首饰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文明初始时期的玉首饰艺术到商周的金银饰品艺术,到了唐代,金、银、珍珠、宝石等首饰文明到达到鼎盛。而在当下的首饰艺术设计与教学,又有着什么样的现状?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首饰工作室于2003年建成,从2006年首饰专业迎来第一个研究生以及留学生开始以来,首饰研究生教学已走过了整整15年。澎湃新闻获悉,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主办的学院首饰工作室年鉴展览近日在上海武康路积庆堂展厅对外展出,展览汇聚了学生们在工作室期间完成的多件不同创意和设计的首饰作品。从展览可以看出,不少设计师尤为关注“流动性的美”。

展览开幕现场

展出首饰作品

展出首饰作品

展出首饰作品

展出首饰作品

展出首饰作品

郭新认为,教育其实是“以生命影响生命”,她特别看重学生们个体的生命成长。希望他们能够了解自我、发现自我,从而有自己作品的独特风格,有自己特别擅长的工艺或材料。在这个年度师生展里,有在校的师生,有已经毕业的研究生,也有来进修访学过的高校老师。

“当代艺术首饰不同于传统首饰,更着重于观念、思想的表达,而不在于材料的贵重与否。在于探索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旨在培养创新意识、批评精神。艺术首饰也被称为‘可以佩戴的艺术’,所以表达形式多样,材料多样。”郭新介绍说,“其中有一些采用了非遗工艺,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学前人的手艺,讲自己的故事,这个时代的故事。因此大家所看到的作品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有的在观念表达上有思考有突破,有的在商业首饰设计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今年的展览分为两个场地展览,一楼为商业首饰产品的尝试;二楼则是以学术性、实验性为主的艺术首饰作品。学院派首饰一直习惯在院校圈子里自娱自乐,但今年因为有了商业拓展合作伙伴上海鼎层文化传媒公司的帮助,师生们的作品和产品开始面向社会,希望院校首饰专业的发展对首饰行业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通过媒体让大众也了解当代首饰,通过首饰了解艺术,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一些设计师认为,艺术往往源于艺术家对生活体验的一种情境或是心境的展示。在业界人士看来,首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从展览可以看出,不少设计师尤为关注“流动性的美”。借由不同材料的延展性、可塑性,线条之间交错、穿插,便有了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展览开幕现场

据悉,展览开幕活动上,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还与上海鼎层文化传媒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产学研基地,共同搭建推广当代优秀首饰设计师的平台,促进当代首饰的学术发展。

编辑: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