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味读年画|从《上海胜景洋场跑马图》看晚清年画的时代性

年味渐近,《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今日起陆续推出“年味读年画”专题。

《上海胜景洋场跑马图》为清代苏州桃花坞年画名店陈同盛画店出品,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晚清时期上海丰富的市政交通、文化娱乐、新生事物及流行装束等,展现了上海作为“十里洋场”所呈现出的经济文化新格局。本文从该年画创作的社会背景入手,逐步解析画面上出现的新式建筑、印度巡捕、各类交通工具以及人物服饰等多个因素,采用图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对这幅年画进行具体断代的个案研究。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始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是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社会主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接纳与吸收。年画作为晚清时期一个世俗文化的代表性载体,在其或有意、或无意表现晚清时期社会风貌的同时,也为我们了解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年画《上海胜景洋场跑马图》作为通俗的图像用品在这一时期出现并非个例。笔者期望通过年画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晚清上海在新兴建筑、交通工具、人物身份、阶级分化、服饰装束等方面表现出的时代面貌,进而剖析该类年画在晚清时期的上海得以出现的根源,并希望能解决这幅年画的具体断代等问题。

一、上海经济文化新格局的确立

1842年,中英签署《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居住并设派领事。1843年11月,上海正式开埠,成为中国对外重要的交往口岸,也逐渐成为远东第一大国际贸易都市。自此外国企业涌入上海占地开店,设码头、办银行,随即带来大量外国商品。1845年到1849年,英租界、美租界、法租界相继在上海县城以北建立,成为洋人聚居区。随着洋人的增多、洋货的繁盛,在这一区域内形成了俗称的“十里洋场”。此时上海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商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一种都市文化新格局的产生。

《上海胜景洋场跑马图》 陈同盛 江苏苏州桃花坞 苏州桃花坞木 刻年画博物馆藏

西洋老鼠嫁女 赵一大 上海小校场

西国车利尼大马戏,空中悬绳大战 文仪斋 上海小校场 上海博物馆藏

二、新兴城市建设在年画中的体现

晚清时期位于黄陂路与南京路交叉口的跑马厅

《新出夷场十景》(后) 上海小校场 上海图书馆藏

跑马场在这一时期出现使赛马活动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流行,此时,诸如陈同盛画店这样传统的年画作坊开始关注社会的发展乃至新兴事物的产生,也说明了年画内容的创作已经不拘泥于传统的祈福保平安,而是拓宽视野开始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陈同盛画店是清晚期苏州桃花坞年画的著名画店,代表作品有《法人求和》《玉堂富贵》《莲生贵子》《姑苏玄妙观》《小广寒》《开市大吉》等。从年画题材的转变上可以看出当时上海经济、文化的发展对近邻苏州的影响很大,能够关注到上海市景并做出如此详细的描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此时陈同盛画店已经在上海设立分店,该画店的作品《法人求和》底稿为吴友如绘制,也可旁证其在上海已设立分店,说明了苏州桃花坞传统年画画店此时不仅走出了苏州到上海这个繁华都市拓展业务,并已经开始和沪上的画家群体合作,从题材内容上着力于描绘现实,这和当时流行的画报、杂志等刊物在功能上已趋相同。此外,由于陈同盛画店在沪上的经营,也使该店的画工能亲眼目睹上海的繁华,并由此激发创作灵感,将所看到的社会情景融入到年画创作中来。

三、年画中的印度巡捕

上海新造铁路火轮车开往吴淞 吴文艺斋 上海小校场 上海图书馆藏

《湖丝厂放工抢亲图》 沈文雅 上海小校场 上海历史博物馆藏

《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图》 王荣兴 江苏苏州桃花坞 上海历史博物馆藏

四、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发展

《点石斋画报》刊登的安徽长人詹五穿着西装在上海街头与友人对话的新闻

《图画日报》中登载的妇女骑自行车

这一时期,电车也在中国兴起。1908年1月31日,英商电车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试车,同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路线正式通车营运,自静安寺始发至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贯穿东西,线路全程6.04千米,车厢分头等、二等两档,实行分段计价。《上海胜景洋场跑马图》中左半幅占据了大量篇幅的即为一辆依轨道行驶的有轨电车,车头上部写有“黄浦滩”三字,一名司机正站于车头处操杆驾驶,车厢中的人物各等形色,既有留长辫的晚清男子形象,也有妇女,还有一位着西式服装、留络腮胡,似为西洋人的老年男子。此外,车身处已写有“二等”字样,颇为写实,由此也可稍加推断《上海胜景洋场跑马图》应该创作于1908年以后。

海上第一名园 筠香斋 上海小校场

五、人物服饰的“西化”进程

晚清时期的上海,中西合璧的男装打扮开始时髦,中式对襟衫配礼帽均已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男人作这种西式打扮的并不多,上海也未必是最早出现中国人穿西式服装的城市,但最晚到1870年以后,随着西方来华人数的增加,人们对西式的打扮充满着好奇之心,而当时的“西学东渐”之风也将清代传统装扮形式等同于落后中国的标志,希望在对中国进行“救亡图存”的同时把传统的服饰也一并改变,于是西式简便的服装在上海流行起来。清末西装大多出自“红帮裁缝”之手,这种最初只有外国人穿着的衣服,被中国人视为“奇装异服”,但随着上海社会风气的转变,对于西方服饰的需求进一步增加,除了一些受西方文明影响较深的上海男性,如洋行买办、洋学堂的学生以及从西洋回来的留学生等成为中国最先接受和采用西方服饰体系的群体外,越来越多的平民男子将其作为日常衣着,出现了长袍马褂和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的场景,而留着长辫子穿西装的情景也时常出现。究其原因,除了当时社会改良清代传统装扮的呼声渐高,西式男装与传统中式服装相比,样式简单、装饰较少、配伍固定、适应性好;而且西装的经济成本大大低于中装。比如传统中装一身茧绸十几块钱,再按着装规制,棉的、皮的、单的、夹的一年到头换上,需要百十块钱;而西装可以穿四季,消费成本大为下降。此外,西式服装“裳无绊足,举动步履间轻捷便利”都成为西式服饰在晚清时期的中国流行的原因。《上海胜景洋场跑马图》中电车前方的男子呈西式打扮,其身穿对襟短褂,短褂上的两排扣子大而醒目,头戴一顶西式礼帽,在众多戴“瓜皮帽”的男子当中显得颇为与众不同。1900年,《申报》多次刊载了这一社会风气的转变,有“沪上私设各学堂诸生之浮躁飞扬者,亦往往去辫改装,以示矫同之异,甚至有身衣华衣而头戴西帽者,足穿西履蹀踱于洋场十里中”的报道。

晚清时期,汉族妇女服饰也一改之前普遍宽大臃肿,衣缘极尽宽大,镶滚繁复,低领大襟,流行假袖口的风格特点,开始去裙着裤,又受西方服饰文化影响趋于修身朴素。妇女服装偏向瘦紧之风,比较贴身,但衣服的轮廓外形依然讲究平直,不求刻意显腰,为典型的窄衣长裙的打扮。表现在上身长袄的摆线延至膝盖,下面虚飘飘两条细小窄口的裤腿,配着小脚,显得更为空荡。《上海胜景洋场跑马图》中出现了多位女子形象,其发型和所穿服饰基本相同,且大概与1900年以后的服饰相类似。除了对这些妇女服饰打扮的表面刻画外,该年画最突出的就是对传统年画中相夫教子、弱不禁风的女性形象的突破。年画中的女子虽然也是三寸金莲,但她们徜徉在上海闹市的街头,坐上了黄包车、骑上了自行车,神情风度已向现代转化,是1910年以后出现了所谓“新女性”群体的代表,并成为民国中后期“摩登女郎”出现的先声。

结语

《苏州铁路开往吴淞》 江苏苏州桃花坞 中国艺术研究院藏

和《上海胜景洋场跑马图》相似,晚清时期还出现了《苏州铁路火轮车公司开往吴淞》《上海新造铁路火轮车开往吴淞》《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图》等一批反映社会新生事物的年画,它们共同丰富了晚清时期我国年画的内容,并作为一种文化转型期的纽带,不仅勾连起了传统年画与石印年画、月份牌年画等新年画类型,而且主动参与到中国文化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而这一时期年画中的市政建设、交通工具、外来人口、现代服饰等种种颇具现代化特征的事物看似是外在的“西风东渐”,实际上这一时期的人物精神面貌乃至思想皆已向现代化迈进。同时,彼时上海社会的基本模式已初具现代主义的模样,甚至整个中国也已开始从清朝的“天下国家”准备进入到“民族国家”的序列。

(本文作者单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原文标题为《晚清时期年画的时代性表现——以〈上海胜景洋场跑马图〉为例》,全文原刊于《民艺》,澎湃新闻有编辑。)

作者:邰高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