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绘画大师,他让我们知道艺术家可以如此低调,但受欢迎的程度却是如此之高;“瓶瓶罐罐”的简单、重复、组合可以成为经典,艺术的“莫兰迪色系”被时尚与流行定为高级。

从北京到上海 每一次的乔治·莫兰迪真迹作品展都弥足珍贵

“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2021年06月14日在北京木木美术馆798馆落下帷幕,这是艺术家乔治·莫兰迪在国内的首次美术馆个展,包括油画、版画和纸上作品在内的80余件画作真迹,分别来自莫兰迪家族、古斯托·乔瓦纳迪和弗朗西斯卡·乔瓦纳迪收藏、Galleria d'Arte Maggiore g.a.m.画廊等,全面回顾了艺术家五十年的艺术创作历程。时隔一年乔治·莫兰迪作品再次与中国观众见面,同样是对艺术创作历程的全面回顾。

“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 图片来自北京木木美术馆

2022年7月8日“乔治·莫兰迪展” 亮相上海久事美术馆,展览展出乔治·莫兰迪画作真迹51件,包括油画39件、版画6件、水彩4件、素描2件,分别来自罗马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莫兰迪博物馆——博物馆位于艺术家的故乡博洛尼亚,以及乔瓦纳迪私人收藏和IMAGO画廊。作为上海首次大型莫兰迪个展,51件真迹作品的数量也为上海历年之最,同时这也是中国的美术馆与莫兰迪博物馆关于乔治·莫兰迪的首次合作。

“乔治·莫兰迪展”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上海久事美术馆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08年呈现了“乔治·莫兰迪1890–1964”展览,这是艺术家非常重要的回顾展,展出作品110多幅,因为乔治·莫兰迪并非高产艺术家,所以北京和上海的展览展出几十件作品真迹则显得弥足珍贵。

“乔治·莫兰迪1890–1964”展览作品 图片来自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乔治·莫兰迪1890–1964”展览海报 图片来自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

“瓶瓶罐罐”成就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独特大师

乔治·莫兰迪曾经说过“我本质上是一位静物画家。我的作品透着一股静谧与私密。这两种情绪,正是我始终最看重的。”

静物画》布面油画1914年

艺术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家乡描摹着室内的 “瓶瓶罐罐”,这成为我们关于其艺术最显著、最深刻的记忆点,或三五成组,或排列叠加,或和水果、花卉一起构筑。艺术家的目光也会投向博洛尼亚的室外风景,天空、云朵、旷野,房屋、道路、树木,像“瓶瓶罐罐”一样平凡而平静的元素被收入画面。

静物画与风景画的典型作品均有亮相“乔治·莫兰迪展”,并以时间维度展开,1910-1920年代:从早期实验到光影交互、1930-1940年代:成熟阶段-永不过时的风景画与静物画、1950-1960:莫兰迪的晚年诗意。

《静物画》布面油画1930年

《静物画》布面油画1946年

《静物画》 布面油画40.7 x 36.2cm 1956年

《静物画》布面油画30.4 x40.5cm 1960年

在和西方现代艺术一同走过的岁月里,乔治·莫兰迪也和西方现代艺术持续互动,在他五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向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的致敬,从印象派、立体派汲取关于色彩与结构的营养,之后对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尝试,以及转入由意大利画家卡洛·卡拉(Carlo Carra)、乔治·德·基里科(Ciorgio de Chirico)开拓的形而上画派。但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乔治·莫兰迪成为了所有画派与主义之外的自己。“最终回归到将自然造型进一步简化到单纯的几何形状的造型构图方法,从而达到作品形式上极度简洁之美感。”“乔治·莫兰迪展”展览介绍中这样写道。

《白色的路》布面油画1941年

《风景画》布面油画36 x41cm 1962年

沉浸在“莫兰迪色系” 你被治愈了吗?

“由此,欣赏其静物画作,能够缓解生活的焦虑,放慢动作的节奏,重新发现别样的内心时空。” “乔治·莫兰迪展”意大利方策展人斯蒂法诺·祖菲教授在策展文章中写道。很多人说自己会被乔治·莫兰迪的作品治愈,而不仅仅是因为“瓶瓶罐罐”,更重要的是因为“莫兰迪色系”,也是大家常说的“高级灰”——降低颜色的饱和度而形成的一系列色彩关系,被称为世界上最舒服的配色,也被调侃为“性冷淡”的颜色。

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插画配图、创意摄影、美食餐点等都在参考,而譬如杏白、鹅黄、雾霾蓝、烟灰粉、灰豆绿等新的色谱也被创造。近些年《延禧攻略》《清平乐》等影视剧视觉包装对“莫兰迪色系”的借鉴更是让其火出了圈,相比较剧情,服装、化妆、道具和画面也许更能吸引对色彩有兴趣的观众,为下一次的穿搭再找些灵感,更能让社交媒体上的个人分享被赞高级与文艺。

《延禧攻略》剧照与“莫兰迪色系”对比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乔治·莫兰迪在其绘画艺术中的探索,不过乔治·莫兰迪的发现也有其来源,那就是他所崇尚的文艺复兴早期大师,包括乔托(Giotto)、马萨乔(Masaccio)、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o)等,因为他们都是湿壁画的创作者——将壁画绘制在粉刷着熟石灰的墙面,渗入的颜色饱和度减弱。

也许莫兰迪的生活中藏着莫兰迪艺术的秘密

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关乎多重因素,包括艺术家对过去古典艺术的追溯,和当时现代艺术的互动,还有艺术家个人的生活轨迹及生命体验。

乔治·莫兰迪的出生地意大利博洛尼亚是欧洲最古老、最负盛名的大学城之一,乔治·莫兰迪1907年进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学习,1930年开始在该校任教26年。有人说乔治·莫兰迪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安静”的意大利艺术大师,一方面是因为他专注于描绘“瓶瓶罐罐”,一方面是因为他除了偶尔去到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观看古迹与美术馆、展览会,以及一两次的瑞士之旅外,莫兰迪几乎没有离开过博洛尼亚。1964年6月乔治·莫兰迪在家乡去世,享年74岁。就像他的绘画给人的感觉一样,他的履历似乎也显得简单。

乔治·莫兰迪位于博洛尼亚的工作室

乔治·莫兰迪家乡 意大利博洛尼亚

同样简单的还有他的情感生活,他一生都没有结婚,而是和三个姐妹合住。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他也没有被证实过的情感故事,真正的零绯闻艺术家。艺术史家沃纳·哈夫特曼曾谈到乔治·莫兰迪,“他生活和工作的区域都是在这个中等大小的起居室中……这个房间里有他的小床,一张老式的组合桌,一个书架,还有他的画架。这些东西的四周是那些放在架子上的、为我们所熟悉的瓶瓶罐罐。这些酒瓶、花瓶、大水瓶、厨具以及罐头瓶,默默无语地伫立在那里。”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填补着他的世界。

通过艺术家僧侣般的生活常态,我们也许可以尝试窥探其作品风格形成的些许秘密。也许正是这种专注,低调艺术家也同时收获着高光时刻,1948年乔治·莫兰迪在第二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中被国际评委会授予绘画大奖,1949年参加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20世纪意大利艺术大展,1953年在第二届圣保罗双年展中获蚀刻版画金奖,1962年成为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荣誉成员。这也成为越来越多的观众从北京到上海追逐莫兰迪艺术的原因,在被治愈之外或许还能得到更多。

莫兰迪铜版画(蚀刻)作品

展览名称:乔治·莫兰迪展

策展人:斯特凡诺.祖菲

执行策展人:马真正

展览时间:20220709-20221009

展览地点:上海久事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