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美术馆在画廊周北京期间展出的特别项目“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作为2022年“中间思想频道”项目,由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与艺术家、策展人刘鼎共同策划,展览介绍中写道:以18位中国的学者、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写作文本为内容,选取了他们于1997年至2002年间写作而成的关于世纪之交的回想与展望,放置于展厅中供观众阅读,并将他们文本中的代表性话语摘录、展示于墙面上,共同发出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与此同时,展览截取了43位艺术家在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数年间创作的作品,以图片和文字描述的方式再现这些创作样本,形成一份珍贵的艺术史料。

卢迎华 衡量艺术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卢迎华 衡量艺术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中间美术馆在展项目“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约翰·沃克与袁运生在美国”“月之边缘,日出的 两种速度”一起丰富着画廊周北京2022的精彩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家王友身的作品同时也亮 相“笔记”展览。

“北京中间美术馆一直与画廊周北京保持深度紧密的合作,今年不仅带着‘笔记展’参与主单元,再现二十世纪末中国艺术界、学界的思想声场;还推荐了艺术新生力量参与策划特展,反思正在经历的生活。 面对无处不在的不确定,画廊周北京用一盏盏聚光灯穿透种种犹疑,把我们都聚拢在舞台之上。”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在画廊周北京2022开幕式上谈到。

画廊周北京2022主单元特别展览“交叉的宣叙调”A厅“向黑暗里彷徨”展览现场

卢迎华,艺术史学家、策展人、现任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

展览期间,网易艺术探展“笔记”展览与中间美术馆,并邀请卢迎华馆长做客《网易会客厅》,在“文化符码”展览王友身作品前走进世纪之交的中国声音。之所以在现在回溯那段时光,“因为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20多年,我们在二十世纪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一些想法、一些展望今天看到了结果,所以很有必要回溯二十世纪末那个时间节点,重新去想象我们当时是怎样来预设新的二十一世纪?”更为重要的是在卢迎华看来,“要理解今天不可能仅仅从今天的角度来理解,我们需要回到过去、回到历史。”

相比较画廊周北京2022平行展览,“笔记”展览在视觉观看上最大的特点是大量展示文本,正如“笔记” 展览名称一样,走进展览现场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型笔记本。但卢迎华却并不把其仅仅定义为一个文献性质的展览,“在我们的策展的工作当中并没有去把文本和所谓的艺术作品区分开来,我们认为艺术家的书写、想法都是创作之物”。另一方面“笔记”所呈现的从艺术家、学者、策展人文本中摘录的语汇,在卢迎华的策展逻辑中“和作品一样具有视觉感而成为展览的视觉元素。”

谈及“中间思想频道”,卢迎华将它比作中间美术馆的一个旅行箱,对于卢迎华而言“美术馆不是一个楼、一个建筑物,最关键的其实是美术馆里的想法。”相对于一个物质实体,美术馆更应该注重思想的表达与价值观的传递,正因为如此,作为想法载体的美术馆才通过“笔记”展览让我们和美术馆的运营者一起,可以从更加多元的角度观察到90年代与2000年之后艺术家创作的不同特质。谈及观众的反馈,最令卢迎华惊讶的是来自年轻人,尤其是世纪之交出生的观众所给予的回应,“其实《笔记》展览提示 他们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和文化语境。”

策展是什么?这是所有美术馆运营者面对的问题,作为美术馆馆长角色,卢迎华坚信策展是一种创造性 的行为,就像艺术家的创作一样,应该有自己的一个体系、一套的语汇。所以她所主持的美术馆工作强 调策展应该是一种学科,而在这个学科里的无论是技术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需要被充分的讨论和认知。基于此她希望美术馆的策展应该向想法与学术的方向推动,与之相对应,她也非常希望走进美术馆的观众是带有能动性的观众。或许真正的策展就在具有策展性的美术馆与具有能动性的观众互动之中,期待中间美术馆和“中间思想频道”的新展,期待新一届的画廊周北京。

聆听世纪之交的中国声音

网易艺术:首先请您介绍下举办“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展览的初衷?

卢迎华:“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关注的是在世纪之交——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这段时间,学者、艺术家、策展人,他们的所思和所想。我们在展览当中呈现了写于1997年到2002年之间的一些重要的文本,以及艺术家在那个时期创作的一些创作。这些创作是以资料的形式出现,包括作品图片和一段比较详细的还原作品创作背景的描述。为什么要在现在回溯二十世纪末呢?因为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20多年,我们在二十世纪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一些想法、一些展望今天看到了结果,所以很有必要回溯二十世纪末那个时间节点,重新去想象我们当时是怎样来预设新的二十一世纪?要理解今天不可能仅仅从今天的角度来理解,我们需要回到过去、 回到历史,这是我们通过回看二十世纪末来理解今天的努力。

网易艺术:展览中有一段话“你又能如何区分文化和非文化?”您如何界定文化和非文化?

卢迎华:文化和非文化只是一种说法。在90年代的中国文化艺术界和思想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争论,就是关于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为什么会有这个讨论?因为90年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浪潮席卷了我们整个社会,很多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开始有一种警觉,就是在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很多并非文化的东西会以文化的样貌出现,所以有一个所谓真文化和假文化的概念,其根本还是在于提出作 为文化人、学者、艺术家不应该完全地去将文化市场化,将经济作为唯一的向往。

“艺术家的书写、想法都是创作之物”

网易艺术:您觉得艺术创作和社会现实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卢迎华:艺术创作就是社会现实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以往的表述方式很容易把艺术和所谓的社会分开, 认为艺术只是属于非常小众的范畴,似乎没有办法和社会有更多的互动和调解,这其实都是认知上的误 解。艺术是属于精神范畴的活动,能对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起到很多的作用,比如说艺术能够给予我们一 个思考的空间。为什么“笔记”展览会把艺术家的创作和学者的文章放在一起,其实是要强调艺术不只 具有审美的价值,也是思考的产物,就像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思考的一样。

网易艺术:我们看到“笔记”展览有大量的文本展示,从策展角度您希望通过文字创造怎样的观看方式?

卢迎华:这可能和我长期以来和艺术家、策展人刘鼎的合作有关。在我们的策展的工作当中并没有去把文本和所谓的艺术作品区分开来,我们认为艺术家的书写、想法都是创作之物,所以展览中呈现的文本并不是作为文献存在。同样的道理,我们呈现从这些艺术家、学者、策展人的文本中摘录的语汇,也是他们想法的化身,和作品一样具有视觉感而成为展览的视觉元素。当然,我们也不会回避,我们希望“笔记”是具有阅读性的展览,展览中有大量的阅读工作,需要观者调动自己的好奇心去阅读这些文本,同时去思考这些文本。

在二十世纪的创作者和二十一世纪的观众中间

网易艺术:您如何看待90年代和2000年之后艺术家的独特性?

卢迎华:90年代艺术家的工作非常具有实验性,媒介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自己的身体甚至成为创作的媒介,内容上和社会互动、对社会思考。但是2000年之后,这样的一种探索的精神、实验的精神、 没有边界的精神慢慢在萎缩,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艺术的市场化。同时在90年代很多创作都带有观念 性的成分,创作需要和思考、智识等层面进行非常密切结合。而在2000年之后,很多的创作仅仅沦为 表层的一种调侃或者是一些符号,创作的源动力、创作的批判性慢慢被弱化。

网易艺术:在展览过程中,有没有一些观者或读者是让您印象深刻的?

卢迎华:这个展览让我非常惊讶的是收到很多年轻人的反馈,尤其是世纪之交出生的观众,他们会回应 到,其实《笔记》展览提示他们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其中一位观众还给我们写道:这个展览调动了他,他以为作为一个年轻人好像是很难为社会和文化语境做一点什么?但是看到这 个展览以后他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从自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 反馈真的是超出我的预料。

当美术馆成为旅行箱 那就让思想去旅行

网易艺术:“中间思想频道”是去年开始启动,为什么会提出这一概念?

卢迎华:“中间思想频道”就像我们美术馆的一个旅行箱。我自己对于美术馆的认知是——美术馆不是一个楼、一个建筑物,最关键的其实是美术馆里的想法,在其中实践的人如何通过自己的能动性——开 展研究也好、策划展览也好,是有思想要表达、是有价值观要传递,所以美术馆是想法的载体。“中间思想频道”正是从这样一个基调和理念衍生出来的旅行项目,它像电波一样可以传递到各个地方,而不 局限于我们中间美术馆这样一个物理空间。 所以去年受邀参加画廊周北京的时候,我们就想可以在其他地方的平台和语境里边,开辟一个临时空间, 把它命名为“中间思想频道”,在那里呈现一些我们想法的片段。接下来的“中间思想频道”也是一种旅行式的设想,如果有合适的平台和语境我们就去构思想法。当然这些想法都是源自于我们中间美术馆 长期以来的学术立足点,比如对中国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艺术史的梳理,以及对艺术史和思想史关系的梳理,都是源自于这样的学术核心,它可以演化成不同的项目。

“约翰·沃克与袁运生在美国”展览现场

注重策展性的美术馆与带有能动性的观众相遇

网易艺术:中间美术馆同时也有一个策展实验项目,这一项目又有着怎样的初衷?

卢迎华:中间美术馆自从2017年开辟了一个长期研讨项目“作为展览”。因为在全球的很多的地方,都会把策展实践当作是一种行政工作,把策展人理解为一个展览组织者,而对于“策展是什么?”缺乏真正的认知。我们的认知是:策展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就像艺术家的创作一样,应该有自己的一个体系、一套的语汇。中间美术馆一直强调,策展应该是一种学科,就像你要去学艺术史、经济史一样。在这个学科里有一些是技术性的问题,有一些是理论性的问题,都需要被充分的讨论和认知。我们邀请了很多具有广泛视野的策展人来分享他们的策展实践,也会组织策展工作坊,让年轻一代的策展在美术馆分享 彼此的工作,更多的把策展往想法、往学术的方向上去推动。

网易艺术:对于观众您有怎样的期待?

卢迎华:我一直非常喜欢也非常希望看到走进美术馆的观众是带有能动性的观众,他们不是等待着信息送到眼前,而是带有发现、欲望、好奇心的观众,这样的观众是可以在我们美术馆获得最多的体验,中间美术馆的很多展览主要还是需要具有思考能力的观众,他们能够进入到我们的研究和提供的学术的资源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