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威廉与我》再度在京演出,用三小时走过莎士比亚的一生

谈及文学、艺术、戏剧,莎士比亚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无论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台词,还是被一次次改编搬演的剧作,又或者新奇灵动的十四行诗,他留下的养料,历经四百余年洗礼而愈发光华璀璨。他将人性、生死、爱恨、权利与欲望、希望和绝望书写得入木三分,面向时刻变化却又不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指向登上世界这个大舞台的男女老少。也正因如此,长久以来,人们看向莎士比亚的视角总是仰望。

在今天,除了传记作品和莎士比亚本人留下的剧作、诗作,除了标准答案般的生平简介,我们还能以怎样的方式和角度,打破时空的阻隔,认识这位带着重重滤镜的大师?又或者,在作为丰碑和传奇之外,对于莎士比亚的想象还能是何种模样?

近日再度在京演出的话剧威廉与我》提供了一个答案——平视地、亲切地、亦庄亦谐地走近他。

《威廉与我》剧照 李志刚摄

用三小时走过莎士比亚的一生,《威廉与我》不仅把这件事做到了可行,还称得上稳健而有质感。故事由四名剧场工作者代入,一班演员正在商量要演出莎士比亚的哪部作品。四名演员既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全部角色的扮演者,在不断地跳进跳出间随时切换叙述者与具体角色的身份,将十六七世纪的英国与当下时空交织勾连在一起。密集的台词和流畅的叙事,显示着创作者对莎士比亚生平和作品的高度熟悉,对莎翁原作台词的化用则在丰富文本内涵的同时,呈现出古雅韵味与生活化表达并行的巧妙平衡。

除此之外,这部戏令人惊喜的根源在于整体基调。就如“威廉与我”这个名字,它将静止的肖像画变成了灵动的个体,并将其拉到创作者和观众这每一个“我”身边。

大多数人对莎士比亚进入伦敦前的生活知之甚少,遵循时间线展开的《威廉与我》开场就带领观众走进他的童年。随着四名演员的讲述和扮演,眼前出现了十六世纪中期上演道德剧的舞台。小莎士比亚误打误撞冲上台,被演员抢走饼干,大声哭泣,却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一个人心碎的眼泪,竟然能换来掌声与喝彩,舞台以及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就像是一场奇妙的仪式,把本无交集的人们聚在一起,陌生的人们开始拥有彼此——这成为莎士比亚对舞台的第一印象,他也由此与戏剧结缘。故事从此处落笔,莎士比亚的成长画卷徐徐展开。

在这样的开场里,莎士比亚只是一名五岁的幼童,会因为巧克力糖浆饼被抢走而哭泣,对与戏剧有关的一切尚且茫然懵懂。当故事里年幼的莎士比亚成为斯特拉福德市政厅舞台的闯入者,他也自那一刻起打破了观众心中那个被框定的、平面的概念化认知,从神坛回到人间,摘下“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沉重王冠,回归为那个能够与你我产生联结的“威廉”。

青年离开家乡,只身到伦敦闯荡,从打杂的学徒做起,终于迎来自己第一部作品上演;中年声名鹊起,不仅成为克里斯托弗·马洛之后,伦敦甚至英国最出名的剧作家,还和其他6位合伙人一起盖起了属于剧作家和演员的剧院;老年衣锦还乡,得到了家徽和绅士身份,又遭遇儿子早夭、父亲去世、妻子出轨,在戏剧界的地位也渐渐被后来者取代……《威廉与我》中,可见莎士比亚的波澜一生。通过开掘史料,加入合理想象,提炼关键节点,我们如同与威廉一道走过半个多世纪光阴,看着他扛起家族的期望,漫长路独自去往远方。

纵观全剧,如同一个人追逐梦想的成长史。第二幕中,威廉为了筹建环球剧院,将亨斯洛剧院拆下的木材通过冰封的泰晤士河运到对岸。在讲述者的描绘里,“他谨慎地迈着每一步,他不停地敲击着冰面,他要确保通往梦想的每一步都万无一失”。这是为建造剧院的小心翼翼,又何尝不是他在夹缝中寻求理想的一生的缩影。时而左右逢源,时而挣扎纠结,时而春风得意,时而无助狼狈,在得到与失去、高峰与低谷、理想与现实面前,威廉展露的心绪、做出的抉择与台下的观者并不遥远。剧中展现的那些人生况味、生活无常与命运跌宕,以一种混杂着陌生与熟悉的样貌出现,在戏谑、批判、关怀、理解的交织中,引发共鸣的,是历史也是当下,触及人心的,是变化背后的恒常不变。

而在为莎翁作传之外,《威廉与我》通过讲述威廉为理想奋力挣扎的一生,指向的实则是“一出戏应该为谁而写”的思考。青年时的威廉不认可马洛“戏剧写给自己”的观点,认为戏应该写给看戏的、演戏的、买戏的人,被马洛视为“太嫩”。而暮年时他与本·琼斯再度说起这个话题时,却给出了和马洛一样的答案:戏要写给自己,为了“碰一碰这个世界的天幕”。

莎士比亚一生从未离开过英国,却用一支笔描绘世界,他生活在四百多年前,作品却超越时空面向整个人类。将真实和虚构、个体和历史融合在一起,通过重述莎士比亚的故事,《威廉与我》的创作者们先在个体生活褶皱的共性间寻得了让情感落地的可能,进而于历史与当下的相似处找到了投射自身思索的方式。诚然,它依旧有许多尚可打磨之处,比如一些与核心内容关联较弱的段落可以适当压缩、部分为贴合流行的用梗与剧本整体调性存在割裂……但瑕不掩瑜,对于今天的创作者而言,《威廉与我》抛出的发问真诚而可贵,它不仅仅停留在戏剧这一具体的艺术形式,其所抒发、探求和追寻的,是文艺创作面临的共答题。

终其一生,威廉曾为生计、为权贵、为女王写戏,也为理想写戏,还曾想过迎合观众的口味写戏,一出戏到底为谁而写,台上的威廉最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时间与历史却替莎士比亚作答。尽管莎士比亚在当时戏剧界、文学界的地位不及与他同期的马洛、格林甚至比他年轻的本·琼斯等人,但当时间的指针来到十九世纪,他的作品终于被后人挖掘出新的价值,他也终于成为今人所熟知和仰慕的巨匠。不知威廉是否终其一生,总会不断想起五岁误闯舞台时因心碎泪水而获得的掌声与喝彩,一次次从这里出发去寻找并最终领悟一部作品生命力的来处;但我们这些了解历史走向的后来者,却大体能从时间长河的淘洗中,明了艺术何以不朽、斯人何以伟大。

威廉终是把作品写给了岁月,把名字刻进了时代。戏究竟为谁而写?对今天的创作者而言,或许《威廉与我》这出戏本身,就是答案。

(原标题:戏为谁而写:“威廉与我”共同的发问)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