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艺术的薛定谔” 观察影响下的世界:清艺博当代艺术展“看与被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

就比如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提到的这句:与恶龙缠斗过久的人,小心自己别成为恶龙;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

看与被看成为一段相互联系可以互相转化的矛盾,过去的痕迹与当下视线相交,并参与经验、理想和观念,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表现性相互渗透,呈现错综复杂的关系。而“看”是有记忆的,艺术家们反映这些痕迹的作品呈现一种碎片式的反射,其中有形式和内容的印记,也夹杂着说不清楚的情感断片。

记忆中的“看与被看”

记忆中的“看与被看”

说到记忆,首先可以联想到的就是历史,这是民族的记忆,是人类的记忆。

摄影和绘画一样,都是将记忆用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艺术创作始终与中国传统美学保持密切的对话关系,也对中国传统审美进行重新思考的一种方式。这幅作品以绘画的方式切入摄影,传递出一种文化认同感,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风景(苏州拙政园)

摄影

1998年

洪磊

历史人物必然有一定的复杂和立体性,画作表现出了民国大家身上体现的风骨、风范,而这也是一种乱世之中的家国情怀。这种宛如潺潺溪水一般的表达便是他在情感、责任、渊源之外的反思。这些画是对他们的一种精神的回溯,是一种历史、精神的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今雨轩

布面油画

2002年

谌河

基于摄影、结合绘画的图像创作根植于现实主义,但又并未受限于写实表现,波普化的艺术语言沉浸于叙事性的档案氛围,丰富了绘作的层次与时态,体现着超越女性题材本身的社会景象和历史意味。这样的图像隐藏着丰富的社会记忆,相当审慎地表露出艺术家的精神洞察力,成就了作品的抒情性及叙事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颜——周璇

布面油画

2009年

刘曼文

这是一位关注民生、关注人文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历程由“写实”转入“写意”。这系列的绘画作品总体上是苦涩的,这苦涩是他的有意为之,这既是他对所描绘题材提炼的语言倾向,也是他成长生活、艺途跋涉所体悟的人生况味……这些“记忆”都在作品中释放着一种强烈的对心灵的冲击和为之动容的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村官

纸本水墨

1999年

郭全忠

当下境遇中的“看与被看”

当下境遇中的“看与被看”

“看”和“被看”与当下视域有关,这决定了你看见什么和忽略什么,并思考如何表达。就像突然被照亮,照亮自身的同时也照亮其中的场域。

她的作品蕴含着世界视阈下的中国记忆,她一直强调中国传统写意精神。她始终保留着印象派的笔触、色彩、光影,强调油画艺术本体语言特征,因此无论表现哪种中国传统或写意元素,始终给人油画的感觉,冷与暖、整与碎、浑厚与清新、急与缓、动与静、轻盈与沉重非常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空间结构处理也越来越富有戏剧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想的明天

布面油画

2012年

闫平

他的作品表达了自我的记忆,多以拼贴扫描图像为形式,使观者重新认识事物和当代生活。与外部世界可直接获取的表象相对应,洪浩塑造了个平面化、消除差别的内部世界,呈现出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丰富性。他通过观察过往,了解自己是以怎样的方式生活着,是什么原因和力量规定了它,而需求又如何被塑造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东西 结算2007(上)

摄影

洪浩

他的摄影作品,传达出一种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张力和复杂性,使“观者”深入思考个体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体验和认知。摄影的力量,不仅在于记录社会发展的表面现象,更在于引发观者对社会背后深层次问题的关切和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逝的风景-4

摄影

2021-2023年

翁奋

他善于从“身体”入手表达艺术思想。他认为,“身体观”决定了世界观和伦理选择。他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个体的关照,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感观察,创造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作品。他的影像语言既兼具写实性和诗意,又表达出对时间、生命和社会问题的追问和对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我的工具-华尔街》NO.2

布上油彩

2012年

杨少斌

文化转换中的“看与被看”

文化转换中的“看与被看”

中国的艺术有两条线,一条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讲求沉郁顿挫、温文尔雅;一条以庄释、楚骚为代表,展现为灵动烂漫、天马行空。

他近些年的绘画属于后者。他以纯水墨黑白灰作为变奏,由物象到心象,由叙事到观念。他带着对生命意义的关切和感知去追问生命,追问自然,通过云、梦等媒介上升到心灵层面,并以此为中心构建了他的笔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纸本水墨

2021年

纪连彬

他将表现主义风格创作阶段的局部语素加以扩展和发挥,创造了物质感、实体感很强的灰色抽象系列,成为中国当代抽象绘画中极重材料实体感的艺术家。他不仅记录着自己极为具体的焦虑与狂喜、压抑与挣扎等精神活动的轨迹,又显示出精神化入自然的空寂气氛。他的内在精神极难用文字阐释,倒是中国惯用的模糊概念,如气、势、骨、力、神、韵,运用起来反而更为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始5号

综合材料

2001年

于振立

他的艺术交织着传统与当代的羁绊,践行着视觉图式的当代探索。创作不拘泥于题材本身的跳脱观念,成就了题材与媒材之间的无限成全,题材与表达之间的无尽反转。“门神”系列完全摆脱了版画效果与民间意趣,以根植于传统符号的现代性表达,以实验性、批判性的创作语言重构了写意的门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持剑门神之三(二联)

2021年

顾黎明

他的场景化雕塑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他更喜欢从个人的角度带领观众去反思存在与灵魂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等。不同于“现实主义”的崇高角度所规定的清科戒律和“伤痕美术”及“玩世主义”所带来的群体感伤和逃避调侃,他更多的是从底层草根的视角来对社会现实进行旁观审视和反省批判,这是传统雕塑作品中所没有出现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风

玻璃钢

2023年

李占洋

作为一位抽象艺术家,他通过形式语言的抽象达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层探索,对存在、时间、空间和人生意义的追寻贯穿于他的创作。他的画作以“十”字及其变形的“×”为核心的视觉符号,表达了他对形式符号的无意义性、结构性的探索,以及对事物本质的图像化的追求。作品中的动静对比,线条的流动和形状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动感和静谧相结合的视觉氛围,在增强了作品层次感的同时,观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仿佛沉浸在一个抽象而丰富的视觉空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示2021-C1

丝网版画/特制多层手工纸

2021年

丁乙

首届当代艺术“存在之境”于2021年10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后,大获好评,成为清华艺博继续策划举办当代艺术研究性展览的良好开端(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加粗的标题扩展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3月,清华艺博再次举办第二届当代艺术展“看与被看”。展览以“看”与“被看”为主题,探讨艺术家与作品、作品与其对象的关系,以及记忆、情感、欲望、认知等现象如何通过视觉形式表达。展览由谌河、刘曼文、郭全忠、洪磊、杨少斌、闫平、洪浩、翁奋、顾黎明、纪连彬、于振立、李占洋、丁乙13位艺术家70余件作品组成,从不同视角展示当代艺术中有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文化景观。作品将呈现艺术家的敏锐洞察力和艺术创造力,向观众展示当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作者 | 杨逸尘

编辑|杨逸尘

审核|王 超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