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政府都禁止文物买卖,苏富比、佳士得、保利、嘉德等拍卖行全部强制关闭,文物变得一分钱不值,只能放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

会感到遗憾吗?恰恰相反,我会非常高兴,因为终于不用头疼现实问题了,文物也终于回归了它本身纯粹的文化属性,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带来的就是心态上的平和。

可世上没有“如果”,民间收藏之所以面临如此的困境,就是因为从来没有“公平”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湖田窑牡丹纹梅瓶

去年北京某拍卖春拍时,一件南宋湖田窑牡丹纹梅瓶拍出了2507万天价,打破了湖田窑的最高拍卖记录,刷爆了瓷器圈,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还因此特地写了一篇文章大书特书。

后来听说圈内人爆料,货主是一位台湾藏家,2015年的时候在内地发现了这件湖田窑,那位原货主是一位民间藏家,因为没有渠道,万般无奈之下,才把瓷器以6.8万元的价格卖给台湾藏家。

6.8万和2507万,内地藏家卖出的价格,不及台湾藏家的一个零头。你说是什么原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馆藏宋瓷

我还亲眼见过一个更极端的,有次在参加交流会的时候,见到一位藏友拿出来一堆南宋官窑碎片,是一件完整器摔碎的,原本和馆藏的器型一模一样,是他在一个古玩店里淘到的。现场不少藏友看了都认为到代,连几位文博专家和古玩商都说可惜。

藏友却说,这是他亲手摔碎的,原来他之前参加了某个三流的鉴宝活动,有好几位专家都说不到代,气得他一时冲动干了这件蠢事。然而摔掉之后,其中一位没听过名字的“著名鉴宝专家”,却要花6000元把他的碎片全买下。

既然说别人的东西是假的,为何还要花钱买呢?藏友事后想想才觉得不对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当下收藏行业的真实现状,如果没有强大的能力和人脉渠道,就算手上的东西再好,也只能被别人捡漏,因为你不知道到底哪个人才是说真话的人。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跨越了野生动物的野蛮,从创造工具和文字开始,就进入了文明的始端。而文物,就是人类文明最大的见证者。

文物本身是不创造实用价值的,但能让人类可以藉之缅怀过去、激励将来,因此具有重要的普世价值。而商业时代来临后,因其不可再生的属性,具有极强的投资价值,因此文物开始和金钱挂钩。

怎样让一个行业非常活跃,创造出经济价值呢?就两个字:流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民间文物处于事实上的“半封杀”状态,藏友们玩得那根本不能叫文物,只能叫古玩艺术品或者工艺品。一切拿不出“传世证据”的古玩,就拿不到合法的“身份证”,寻路无门。

古玩贩子会说:“这都是国宝帮的托辞,真正的好东西拿出来肯定有人要。”可等你真把一件到代的宋瓷拿出来时,你能进得去拍卖行吗?能入得了会员吗?能拿出来“传承有序”的证据吗?

然后古玩贩子又适时的站出来说:“哎呀,你这东西看着不太对,这样吧,低价卖给我,反正你自己又找不到渠道。”

这里面有多少贩子充当着高端市场的“掮客”,表面上说着冠冕堂皇的话,事实上却打压贬低民藏,伺机低买高卖,利润都被某些群体赚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拍卖会上,永远都是“名人”的东西才是天价,国外“回流”的文物才是正规,民间出来的东西只要不乖乖和他们“合作”,把利润大头让给他们,就不可能得到承认。没经历过的人会觉得这话很偏激,但有太多的资深藏友亲身经历过,才明白民间文物贱不如草,因为民间市场根本没有“流通性”。

除非你只玩清代民国的传世古玩,否则一旦涉及更久远的文物,就必须要过“合法”这一关。问题是谁知道在市场淘到的东西哪来的呢?就产生了一个悖论,拿不出证据就“不合法”,永远卖不掉。

文物贩子在其中就扮演了一个角色,一面打压民间收藏,一面又从民间大量廉价购买文物,然后经过走私、洗白、编故事、拍卖行刷纪录等手段,将其变成了“合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开头所说,如果文物变得一分不值,反而没那么烦心事了。问题是高端市场的“做局炒作洗刷刷”等手段层出不穷,几乎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了,那么民间藏友看到了心里会怎么想?不是说保护文物吗?这么就变成个别群体的“金钱秀”了呢?

如果对专家鉴定进行法律监管,赋予了民间文物的合法流通性,那么民间藏家就可以放心的购藏文物,不但刺激了经济,更是将有关文物的鉴赏和传承代代相传,这样的文物保护难道不是更有效吗?这几十年的文物流失有多严重大家都看到了,试问“封杀”民间收藏真的有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