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文坛,从没有人像鲁迅这样,红得如此彻底!“当你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时,就当是鲁迅说的吧”,网友们的这段戏言,令人捧腹。最后为了“打假”,鲁迅博物馆不得不上线了一套在线检测系统,让大家自己去查哪些真的是鲁迅说过的话。若是鲁迅先生还在世,怕是要说上一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爱说大实话,鲁迅生前得罪了不少人,甚至有人说他骂遍了当时半个文坛。不过颇有意思的是,这些被他骂过的人在对他下定论的时候,都“一脸崇拜”。郭沫若和鲁迅打嘴仗打了半辈子,却用“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来评价他;胡适没少被鲁迅讽刺,却说他“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是我们的人”。郭沫若和胡适的评价,除了让我们见识到他们二位的大度,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的魅力。

对后世的我们来说,除了背诵那些年年入选课本的作品外,似乎没什么资格去评价鲁迅这样的文坛泰斗,毕竟我们真的没这个资格。但我们不敢做的事,陈丹青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丹青,画坛大家,生于1953年,鲁迅去世时他还没出生。老实说,陈丹青的画确实是有水平的,但文学作品却实在没有什么能让人记得住的。但令人惊讶的是,从2007年起,陈丹青突然在公众面前大谈鲁迅。他从鲁迅的生前种种爱好,讲到他的作品,甚至他的死亡,能讲的基本都讲到了。因为之前文坛这种言论少,所以他为鲁迅写的这些文章居然火了,2011他索性将这些文章拼在一起出版成一本名为《笑谈大先生》的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书收录了陈丹青的7次演讲内容,都是关于鲁迅的。有人说他炒作,也有人说他说了实话,但不管怎么说这书的销量不错,他也因此赚了一笔。本来这事到此就了结了,但没过几年,他就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承认自己当年不知天高地厚地谈鲁迅是无知,并因此觉得羞愧。这是为何?

我们来看看《笑谈大先生》一书中的这7篇文章的题目:《笑谈大先生》、《鲁迅与死亡》、《鲁迅是谁》、《上海的选择》、《民国的文人》、《文学与拯救》、《鲁迅与美术》。说实话这7篇文章每一个都话题感十足,陈先生当真是很了解读者的心思,知道大家想看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7篇文章中,最出名的便是第一篇《笑谈大先生》,在这篇文中陈丹青讲了两点自己喜欢鲁迅的原因:第一,鲁迅长得好看;第二,鲁迅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为了让文章更有可信度,陈丹青举了很多例子,写得是不错的。

既然书卖得挺好,钱也赚了,为何陈老师却觉得自己当年这样谈鲁迅是无知呢?他说了两个原因:

  1. 自己并不了解鲁迅。陈丹青表示要评价鲁迅得把他放在民国的大环境里去,得真的了解他的人才有资格去评价他到底是哪样的人。陈丹青曾多次强调,我们了解的鲁迅并不真实,并呼吁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但他自己所了解的鲁迅也并不全面,写这些文章无疑是自己打脸。
  2. 他表示再读了很多鲁迅的作品后,体会和多年前完全不一样了。这一点其实是我们很多人都有的体会,年少时读《孔乙己》和《阿Q正传》,和现在读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陈丹青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陈丹青对鲁迅的态度上来看,他也算是一位有节操的文艺工作者了,毕竟敢于承认自己的问题。而对于鲁迅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笔者想起当年莫言接受采访时的一句话:“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所有作品去换一部《阿Q正传》”。或许像莫言一样,仅从文学本身来评价鲁迅,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吧!大家觉得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