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作为封建帝制时期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是是非非历来让人五味杂陈。

虽然清朝末期,我们忍受了被列强欺凌的屈辱,但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大清王朝,毕竟作为一个正统的王朝,它能坐稳天下,自然有着明朝不具备的优势,不然反清便能复明。

只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反清复明最终只成为了一种口号,明朝终究没能死灰复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清王朝的真正奠基者,并不是影视剧中时常出现的那些皇帝,而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一般情况下,开国皇帝总被称为太祖,而第二任皇帝则被称为太宗,所以努尔哈赤被称为清太祖,便是对他地位的一种肯定。

只是可惜的是,野心勃勃的努尔哈赤最终没能破关南下,这一重任他只能交给自己的儿子去完成。

接替努尔哈赤大汗之位的是他的第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讲,皇太极是与大汗之位无缘的,只是他的那些哥哥们实在是太不给力,以至于在皇太极面前,他们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打了一个落花流水,在宁远之战中大败而归,努尔哈赤抑郁不已,身体状况直线下滑,最终他的生命走到了极限,临终前,他指定了皇太极为接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太极即位后励精图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志在破关,在他的苦心经营之下,最终确立了满清政权,而他也登基称帝,入主中原已成必然之势。

可就在清军入关前夕,皇太极却猝死了,关于皇太极的死,历史上有很多争议,而当我们翻阅史料后便能揭开皇太极的猝死之谜,死因确实有些尴尬,这也难怪史书没有详细记载。

皇太极身体倍棒

努尔哈赤对皇太极的宠爱是远远胜于其他儿子的,只是可惜皇太极不是长子,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努尔哈赤对他的栽培。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皇太极对于读书习字也很上心,当他的哥哥们骑马射箭时,他却能沉下心来读书,以至于让他在很小的年纪便已经有了处理政务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努尔哈赤外出时,总会让这个儿子来主持家务,史书中记载,在皇太极七岁的时候,便已经能熟练处理整个家族的事务,有时候甚至能猜透努尔哈赤的心思,一度被其视为心肝。

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分封了四大贝勒,其中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

可别小看贝勒这个封号,他们可是有实权的,按照规定,他们四人轮月值守,负责处理国中一切机务,这也就是说,他们中有一人会是将来努尔哈赤的接班人。

可是等到努尔哈赤临终前,四大贝勒中有三人已经失去了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贝勒代善与王妃纳喇氏阿巴亥有染,使他失去了威信,并且被努尔哈赤废除了继承权,二贝勒阿敏不是其亲子,并且参与到了其父舒尔哈齐的叛逃活动中也被排斥在外,三贝勒莽古尔泰生母因藏金帛获罪而死,其本人也性情粗野无人拥护。

所以,最终皇太极成为了接班人,而他也确实足够优秀,无论是政治眼光还是军事才能都非常杰出,当然他的身体状况也一直很好,毕竟他有15位后妃,11个皇子,14个皇女。

如果没有足够的精力,或许后宫就会成为他的索命绳索。

皇太极猝死争议

细细算来,皇太极在位了17年,这在历代皇帝中并不短。

可是在他52岁的时候,却突然猝死,这在历史中着实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毕竟皇太极的身体状况在史书中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生病记录。

从他的后宫子女数量和日常行为上也说明了,皇太极并没有猝死的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些野史就说,皇太极其实是被人给毒杀的,而毒杀他的人是他的弟弟多尔衮。

多尔衮也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的能力并不在皇太极之下,更为关键的是,他与皇太极的妃子孝庄一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关系。

所以就有人认为,正是由于他们两人的关系害怕被皇太极发现,所以联合起来毒杀了皇太极,这样一来,多尔衮便能掌握大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说法没有任何可以推敲的余地,首先孝庄是个识大体的女人,其次在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也没有称帝,反而是皇太极的儿子继承了大统,如果多尔衮真做了这件事,想必他不敢将自己的侄子扶持继位,毕竟这会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