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9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 位列“亚洲四小龙”之首。诚品书店、诚品画廊于同年相继在台北敦南创立,为那个年代持续提供审美标准与价值主张。

在世界上商业繁荣的地区,艺术往往会成为被资本选中并被接管运作的生意,将内容与市场、品味与流量、职业与名利、永恒与风潮、未知与范式、诗意与效率、地缘文化与全球语境、旷古一人的使命与按图索骥的方法论等问题长久地留给艺术家思辨、深究、选择...然后日复一日地创造。

面对艺术行业中两类截然不同的群体,一侧是未充分社会化的艺术家,另一侧是追求极致社会化的藏家,赵琍描述自己的角色为“连接两端的桥梁”,构建于湍流水体之间。

若按照线性时间展开艺术史的论述为前提,诚品画廊当下希望“持续经营至预见下一世代的艺术寓言”。那么,以始为终,诚品画廊将如何展开2024北京空间的新故事?诚品这篇书写了35年的叙文,始终未变的立场与价值观是什么?

走进诚品画廊北京新空间,扑面而来的是厚重又轻盈的时间感,理性为感性服务的圆融感。

空间自身的高度、面积、颜色、留白…提炼的线条与光线等设计细节烘托出静谧的现代感,克服着外界的喧嚣与混沌。一个好的画廊空间,能够承载艺术家们的天趣与稚拙、低调与质朴、肆意与灵妙、笨拙与憨傻、伤痛与反叛...同样也可以支撑观者身处其中时遁入自己的精神世界。网易艺术与画廊总监赵琍在这里展开了对话,聊有关诚品画廊35载间经营模式的独家法门、经验干货、行业观察、战略思考...我们更认识了在“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幕后推手”这样响亮的标签下,赵小姐是一位怎样的人。

(提前剧透:真诚且笃定,自由而俏皮。)

以下为网易艺术对话画廊总监赵琍,编辑后以赵小姐第一人称讲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3月8号来到北京做开幕展——“铄:诚品画廊35周年收藏展”,在这半年时间里面,我们可以和北京彼此慢慢观察。

诚品这两个字是创办人吴清友先生取的,创立初衷与核心价值就是风格、品质、创意、生活。这份核心价值后来成为他的信仰,也成为诚品人的共同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仍然会延续在台湾做展览、做生意的方式——诚信很重要,要稳稳当当。

我一定会办我非常喜欢、非常欣赏的艺术家的展览,而不是现在很好卖的。当我好喜欢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自然而然就进入到他的世界。当我不能自已,自动开启我个人的经验与审美,感受到一切都对了的时候,我会像跳水一样跳进去,沉浸享受和眼前这位艺术家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所面对的两端,一端是不完全社会化的艺术家,另一端则是非常社会化的藏家。

如何分别和两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是没有规则或是规律的,你要去为每一位艺术家与收藏家量身打造。做展览、销售…这些商业的过程可以企业化,但与艺术家相处的过程很难有一个SOP。

我们就拿合约来说,每一位艺术家的合约都会略作修改。

如何估量艺术家明年的产量?如何预测他明年的状态?如何与艺术家沟通?艺术家面对销售结果的情绪如何?各有各的样子,差异性很大。

我常和艺术家说,画廊和他们之间是合伙经营艺术事业的关系,和婚姻关系很像。

这种合伙人关系确定了以后,我和艺术家之间会是共同体的关系,而不仅仅是销售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家也是一样,他们是社会上非常独特的一群人,既懂得去获得财富又懂得如何欣赏艺术,非常幸福。但藏家各自也有偏好选择,每一个人我们都要深入认识他是谁,是做什么行业的。比如专业藏家,他们的收藏像堆积木,你要知道他少哪一块,想尽办法帮他找到这块贴上去,他就会知道你在用心,你知道他要什么,而不是你要卖给他什么。

我们做了30多年,我们会知道哪位艺术家的东西适合谁,会优先发给适合的藏家看。

我对收藏家通常比对艺术家更坦白,跟我很熟的藏家,他们都会收到我当面的一句话:“你今年的预算还没有放到我们画廊来。”就是他们今年还没在我们画廊花够钱,我不会跟他们客气的,他们都是商场上的人,我就直接说:“你买太少了,你太久没买了,我要考虑你的优先排名了。”

但当我遇到盲目跟从的藏家,我会阻止他说:“不要买这个,不适合你的收藏。” 、“你现在买,如果后悔要卖,我卖不掉。” 我都是直接这样说。

在2000年初,我遇到过一些大陆或台湾的藏家,他们会直接问我怎样才能买到会赚钱的东西,我说:“我真的没答案,你应该先买自己喜欢的,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喜欢,别人也会喜欢;如果你都不喜欢,别人肯定也不喜欢。要完全从自己出发,从自己的本心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角色是连接两端的桥梁,既然说是桥梁,就应该是坚固踏实的,可以被两端信赖而穿越的,通过桥梁,彼此都能各取所需,这是最重要的。我之前说过,这个行业像是“家庭手工业”,所有的东西都要一针一线地做,我自己会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也许有的人觉得不需要这么讲究细节,但我的个性就是如此。

画廊应该守住本分,帮艺术家多寻找收藏家。同时我也希望我的收藏家拿到的藏品,都是被我们经营的作品,而不是我转手卖给他的,这就可以形成一个很饱满的合作关系——利益共同体。

比如我现在还念念不忘和刘小东的合作。小东是很念旧的老朋友。他2002年到东海大学,用三个月的时间画了一批他在台中旅行时看到的“人物肖像”。我遇到他那时的系主任倪再沁老师,他问我:“你知道刘小东吗?”我答:“不知道。”他说:“他在东海大学有展览,你来看看吧。”

那时小东的展厅在大学里面,非常简单,但那批画让人非常难忘,一打眼就被震撼到。我见到小东,就邀请他:“你来诚品开画展吧,在画廊会和在学校的展览不一样。” 我们就此展开了10多年的合作,在这期间甚至没有签过一份代理合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艺术家非常自我,面对画廊这类商业机构,会有一种作为个体户的危机感。但是小东却觉得我们有一点傻,他都会担心我们画廊赚不到钱。因为我们避免在市场上和同行恶性竞争,所以他会主动为诚品着想。

人家讲“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当然会想,如果我有更多资源,也一定回报给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年我都会提到,台湾有一位艺术家叫赖志盛。有一次在诚品的三人展览,我分配给他最大的一个展厅,是大概长20公尺,宽7公尺的长廊。他告诉我,他现在不能说要做什么,但这么大的展厅给他,作品只有一件,可能卖不了,画廊一定会亏损。然后我问:“这是你真正想做的吗?”他说:“当然。” 我说:“那你就做吧,其他事不用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他用2B铅笔把每一个空间所有90度转角的线都描画下来,是一个“空间素描”的概念。整个展厅就空荡荡的什么都看不到,细心的话可以看到好像有铅笔线。很多有经验的藏家,他们就觉得不可能!这个画廊一定有什么,要破解我们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展览开幕之前看到他的作品,我就觉得太棒了,我知道他在做什么!我们小时候会玩折纸,上面写好东南西北,也会用铅笔线去画那个折纸的折痕。其实将纸打开就是一个平面,但折叠以后,原来的纸变成了一个空间;当你根据素描线将纸调整再打开,又发现其实每个线条中间都代表一个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当时也很兴奋,我就想一定要把它卖掉。懂了就好卖了。

我当即打电话给收藏家、音乐人姚谦。他接了我的电话问:“为什么是我?”

我们跟收藏家的关系是这样,一些收藏家会被我建议说要买这件作品。(所以他们很怕遇到我,来画廊之前会先打电话问赵小姐在不在。)

我就跟他说:“因为你做音乐的特质跟这件作品太像了,今天的作品就是一个概念,不需要仓库,随时都可以不存在。你的音乐也是,听完之后其实在脑海里也不存在了。音乐可以存在一个物质的东西里面,光碟或是什么载体,那这件作品也可以存在一个保证书或者声明里面,完全一致。” 将来有机会,根据艺术家的作品实现计划再现于新的空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被我说服了,收藏了这件作品,那他要怎样收藏呢?这就是画廊的工作,怎样让藏家收藏这个抽象的或是概念的作品,内心认同的同时又感到共同实践了艺术家的艺术。

首先要有保证书,赖志盛自己做了一份艺术家的声明,声明这件作品的创作缘起、创作精神,还为作品亲笔题了一首诗送给第一版的收藏家。

艺术品收藏声明书很重要,声明这件作品什么时候可以呈现、以什么方式呈现,以及强调不可以在一个时空里同时呈现两个版本。

这个声明对收藏家也很有意义,仿佛这件作品都真实存在。这种作品的创造、展览、收藏,本身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很好玩。其实还可以有更多声明被发展出来,它是一个因这件作品而产生的新的艺术品收藏与再实现的艺术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讲到我和姚谦的私交,我就把他当成彻头彻尾的专业收藏家,有好作品就推荐给他,谈到价钱我们就处在一个敌对的状态。但他一直对诚品非常好,如果有媒体要采访,他都会推荐诚品画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跟艺术家、收藏家的关系很奇妙,像在下两盘棋,一盘是我和艺术家下,另外一盘是我和收藏家。

还有次我们办一档展览,因为做画廊久了我们都知道艺术家展览里面哪张画特别让人上心,因为这个艺术家已经非常畅销了,所以他最好的画不需要摆在最重要的地方,我会把它摆在角落,会希望它被忽略,不被买走。

一个我认识很久也很厉害的藏家来,一眼就看到那件作品,就要买。

我和他说:“你看我主墙上这个好。”

他摇头说:“不喜欢。”

我故意顾左右而言他,反而想要误导他,这时候很像下棋,我又说:“同样是这个系列的作品,其实这张也不错。”

他说:“大小姐,你不要骗我!我告诉你这张最好。“

我就叹一口气说:“好吧,我们来签订单吧。你要后悔了可以告诉我。”

他说:“你这样我更要把它买下。”

然后这张他好喜欢的画,就被他买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行业里头,要当买家,门槛不高。买家只要有预算就能买作品,但是要到一个程度,画廊才愿意把最好的作品优先给你;面对画廊的做法,只有收藏家才能最早知道其中策略或者隐秘之处,这就需要藏家很深入、很用心地在收藏这件事上,成为这个行业的深耕者。我不能一直用游戏来形容,应该说是一个付出与回报的循环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品画廊已经35岁了,我们可能是画廊中找年轻艺术家最勤快的,但不是一个拼命找最年轻艺术家的画廊,因为诚品不是一个实验性的画廊。

这么多年下来,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画廊行业足够成熟,应该等到艺术家从学校毕业十年后再看他,也就是说,第一个十年是考验艺术家是否要做艺术的阶段,他以艺术为生如何可以活得下去。

例如说我们前几档在台北的展览,有一位艺术家叫郑农轩,今年40多岁了。我回想2008年左右的时候,他于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在画廊打工,每一次我们要布展的时候,他就来帮我们搬画、挂画、刷漆,然后算钟点,当然我那时候不知道他穷到没有钱付房租。

去年我突然在另外一个画廊看到他的作品,他最初的作品里有很自由的东西,而现在我觉得他的作品内里呈现出一种很古典的气质,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自最初起)就这样过了20年,他的画突然在我面前出现,我打电话跟他联络,说我要去看他的画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去看他的画室时非常感慨,他的画室非常简单,整个空间里面都是画,只留了一间卧房。客厅有一台很破旧的冷气,他知道我很怕热还准备了一台电风扇。我看了他的画,再看他那个空间,我就知道他这几年全部专注在创作这一件事情。

我问他说:“你靠什么生活?”

他说:“就是尽量降低欲望。”

我问:“你大部分卖画的收入都拿来干嘛?”

他说:“我要快点把画布跟颜料买下来。”

这就是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同学说他是这个学校里面最早起床的人,他把牙膏、牙刷放在画室,所以早上一起床就必须进画室去刷牙洗脸,他用这个动作来限制自己。每天醒来,就朝画室走去。

因为这一次展览,我觉得他这20年有付出努力,非常朴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我也比较严肃地说,不需要去过早扶持青年艺术家,就像小孩学走路,最好的方式是让他自己走,你太早介入就会走不好。到底要怎么对待年轻的艺术家?我觉得帮他们办联展,观察他们的作品、摸清他们的合作性格就好了。

很多艺术家适合和画廊合作,是一个有合作倾向的人;但有些艺术家一辈子没办法和任何一个对象合作,那画廊就不要花太多力气和没有合作性格的艺术家合作,消耗有限的资源。

艺术家还年轻的时候,要让他花第一个十年去考验他和艺术的关系,有才华的人30岁的时候光芒应该已经露出来了。

我觉得看艺术家工作室这件事很重要,他的作品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在工作室可以看到艺术家更早之前的作品,还有就是可以和艺术家好好谈话聊天,看他怎么生活。

我觉得艺术创作这条路在社会上其实是公平的,艺术就是365行其中的一个行业,并没有特别。艺术家靠才华表达他自己,艺术可能是他去表达他跟这个时代的关系的一种方式,可是这个工作也很脆弱,因为艺术很抽象,不能吃穿用。所以他要不要特别用功?他当然要。他要不要付出更多时间和接受考验?当然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认为艺术家可能不一定非要到社会上跟人们接触,但不表示他不需要生命经历。以前在纽约或者巴黎,街上都常会遇到艺术家,有些人在餐厅里面打工,虽然他们在做跟艺术无关的工作去获取基本的收入,但是他的精神状态跟时间,还是在创作和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每次都用行业来形容我的工作,而不只是画廊经纪人这个角色:我先是这个行业里的人,然后是诚品人。我们要爱这个行业,对这个行业有归属感与尊重,这里面会形成一种次序感,就是所谓的“行业伦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早我也不是经纪人,在第一家画廊打工的时候我是“画廊小妹”,是画廊里“唯二”的员工,工作内容是打电话、挂画、打扫,事情全部包办。我很幸运,我遇到的三个老板都充分尊重我的工作,他们容许我去自己策划展览,然后犯错,在其中学到教训。

做艺术经纪人,第一,要爱这个行业,爱自己的职业。

第二,也要爱艺术。懂不懂艺术史不是不重要,而是可以入行再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纪人的天赋里要有一点审美、美感经验。假如我很想当经纪人,可是审美真糟糕,那怎么办呢?要加强,要多看。如果天生就有,那面对经纪人这份工作,基本上已经长了一对翅膀了,就看要往哪个方向飞。

同时,经纪人还应该感受性很强。有一些人他天生就是桥梁,真诚很重要。我相信在中间沟通的那个角色,不管在哪一个行业,如果很会沟通的话,基本上他应该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他人的信任非常重要。

耐性也很重要,不要着急把东西卖掉,因为艺术品买卖这件事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诚品画廊严格来说没有专门卖画的岗位,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从发掘艺术家到做展览,团队很认真做所有的前置工作,等于所有人都在做销售,这就是很软性的销售。然后通过我们的整个系统,做展览、积累口碑…就是所谓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当然我们这个行业里面也有所谓的Top Sales,很厉害的业务销售员,你会发现他们都是画廊的老板,卖得力道很深。我要求自己很专心做的事是怎么样可以不只是把作品卖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让艺术家很开心,让大家的利益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经纪人也要面对现实。例如面对艺术家,要知道怎么去饱满这个艺术家的优点,怎么去把缺点弱化掉。例如说我们有一个艺术家,我的天哪,他口条好差!他真的不太会讲话,可是我们有记者会怎么办?当经纪人,你要知道他的弱项在哪里,不能让他完全自己去面对记者。我们要想个办法,比如用专访形式,我们陪在艺术家身边,当他有点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快点结束这一部分或者换下一个问题。但是,有一些艺术家是非常善于沟通的,太会讲话,这也要修饰他。

我们的工作是让艺术家像艺术家,像一个创作者。因为世俗社会对艺术家还是有一种想象和设定。艺术品的材料没那么贵,加起来我们可以算成本是多少,作品为什么可以定出超过材料好多倍、上百倍的价格?就在于他的作品让整个社会对他艺术家的角色是有想象的,这个想象现在叫“人设”,不是给艺术家做人设,是让艺术家这个角色和他创作的作品重叠、融合在一起,让作品替艺术家说话,而不让艺术家说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纪人要管的事情很多,我们要帮艺术家把故事说得好听,让故事够漂亮迷人…所有视觉出现的描述都是要有想象力的。

我们也要关心艺术家谈恋爱失败、他们家房子被拆了等等这些生活中的事。最严重的当然是在他创作低潮时期,陪伴他身旁,漫长等待。

有些艺术家,可能太沉浸在自我里面,因为不了解自己和展览的关系,所以他会做错误的判断。展览这件事学问蛮大的,画廊团队的强项就是强化作品的展出性,使展览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有和艺术家展望合作展览的经验,那个展览的经验很难忘。我当时到中国美术馆看了展望的大展“园林乌托邦”,当下觉得好壮观,而且看得出投入了很多资源。如果他到诚品画廊,但我没有那么多资源,要怎么样去跟他合作?(那时候我们已经搬到信义店,算有1,100平方米。)

当展望答应了展览,我就把他所有的画册都打开在画廊的大桌上看了一遍,然后每天一进画廊就在趴在桌子上跟同事说:“怎么办,这个展览我怎么办。” 我的问题在于,他已经做过那么大的展览了,现在让他来台湾展,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能够不让他觉得突然降级到一个画廊来卖作品?我痛苦了好几个月,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要跟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做的完全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就想,第一个我不要园林,第二个我不要乌托邦,第三个我希望画廊的呈现是非常当代的,那就要创新。我找了一个专业做“空间叙事”的人。

我们开始讨论,我说经典的展已经有过了,我们的空间只有那个展览的1/10不到。我们钱很少,同时还要打破所有以往的作品与空间的陈列方式,让它脱离园林的风格,呈现一种非常前卫当代的感觉。

后来我也请展望把北京的青砖运过来一些,我们也有用透明玻璃的台座和油桶,以及高密度泡棉染色的颗粒…创新的陈列方式。最后结果他很满意,我也很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经纪人要非常了解展览的现实和理想性。

有时候你在画室里面看到艺术家的画很好,但是不见得照样展出是对的,就要重新编辑与转换,同时去跟艺术家沟通讨论。

有时候艺术家有点不问世事,他们的某些要求和这个社会太脱离,也要和他说实话。曾经有一位年长但又没有在艺术市场出现过的艺术家,我对他说:“你的定价太贵我要降价。” 他当晚回去血糖跟血压都飙高,他觉得我胆大包天!怎么敢降他的价钱。我跟他解释说:“你这个价钱太贵,人家会觉得你炒作。” 那最终他有没有接受我的建议?是有的,但这中间风险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觉得经纪人有两种,第一种是他可以帮艺术家在市场上很快地成功,像坐飞车,把这个艺术家送到顶点。

还有另外一种经纪人,可能是像我这种,所有的经验都告诉自己,我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人,必须敬畏自己的工作,如履薄冰,百折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艺术生态,应该是从艺术家到画廊到艺评家、策展人、收藏家,然后艺术中心、基金会、美术馆、群众,接下来还有学校的美育。教育系统里应该要教导艺术学院的学生离开学校后如何分别应对这些机构、要准备好什么。当进入不同性质的机构,艺术家的对应分寸要转变,这样艺术家就不会到美术馆去自己卖画,也不会到画廊想要实现不能达到的学术目标和浩大作品。

画廊是相对自由、灵活、商业化的,依靠画廊跟艺术家合作产生的共识,有很多技巧跟手法,可以让艺术家表现出更好的形象。还有一些因为美术馆的单位属性而不能实现的想法,画廊要帮他解决。同时画廊帮艺术家卖画、找收藏家,这样艺术家才有接下来的收入去实现他的艺术生活,让他在行业里的影响力扩散出来。

但如果要画廊做很多事,其实不可能,行业有它的宿命,画廊交易是一个商业行为,是销售艺术做生意的。画廊的花费和赚的钱,画廊要自负盈亏。

像李元佳的作品,最早是诚品画廊先去找他,但后来还是台北市立美术馆为他完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展览,过程中派了两个人去英国住了整整两年,专门对李元佳做研究和田野调查,紧接着派出一个人去做纪录片,研究人员把李元佳从年轻时候的第一个朋友,一直到在伦敦他的邻居亲戚,都访谈、拍照、记录了,还把他所有作品打开来看,这也是非营利组织才能做到这种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税人的钱,给美术馆编预算,这些钱是来服务艺术家的,让艺术家不要从自己口袋掏钱去做不可能的事,群众也可以享受到艺术家的付出。美术馆可以办综合性、回顾性展览这件事本身就是很不得了的,每个艺术家都觉得受到美术馆的邀请是莫大的荣幸,那美术馆会具有学术权威,权威性跟学术性是用钱买不到的。

我觉得大陆很大,市场很多元,大家各有其道,这些不同的画廊最后形成了行业。就是像射标啊,会有一个靶,我们如果把它当成市场来看,这个靶的圆心应该是画廊,然后外面是二手市场,然后是私下的交易,然后另外是金融投资或是炒作。知道行业链里每一个角色是做什么,大家尽量发挥,最后形成一个很健康的产业链,就不会太辛苦或本末倒置。

在我的观察中,大陆因为经济迅猛增长,开放以后突然富裕起来,还没有画廊就先有拍卖市场,这也是非常奇特的一件事情,在全世界绝无仅有。西方的艺术市场是从画家的工作室到画廊、再到拍卖会,画廊跟拍卖会最早的时候井水不犯河水,画廊是第一手市场,艺术品来自工作室,拍卖会是第二手市场,来源是藏家的收藏品。现在行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但我觉得可以参考的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市场总营业额)中要有恰当的占比,才会运转的更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都在追求一种绝对跟纯粹,像昨天广军老师说的,他看我们“铄:诚品画廊35周年收藏展”这个展览会有一种“涤荡”的感觉。我觉得从市场的角度有所谓的成功,但纯粹的艺术创作跟艺术家的身份,比较不容易去达到“速成”这两个字。艺术可以启发人的想象力跟创造力,但是创造艺术品的艺术家不会在现实生活里面有立竿见影的成功。

很多真正的艺术家,他们跟艺术是一种自我发掘、自我对峙,处在一种亦敌亦友的关系,不然他们怎么会这么痛苦呢?好像是跟世俗化的幸福无缘的一群人,一天到晚在“自找苦吃”!

在本次展览里面有很多作品都是创办人吴清友先生选的,我选择的相对比较少。我尊重这个画廊留下来的传统、审美。吴先生在1985年后开始收藏艺术品,我觉得他有受到现代主义的洗礼,也有受到个人成长经验的影响,例如跟乡土有关的作品,即便是抽象的,他也会有很大的触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档展览的画呈现的氛围会特别安静,看了心会静下来,吴先生很喜欢这种安静的、有厚度的作品。我也有受到影响,我们更倾向于跟专心在某一种创作型态的艺术家合作,这样的艺术家会自然呈现出一种样貌。但是我个人还有另外一个部分,我喜欢新的媒材,例如说新的动画、新的影像…“新”对我来说蛮重要的。

至于我们的营业额也没有是像别的画廊突然很高,或是赚很多钱让我们暴富,但也不至于全部见底了活不下去,就是稳稳的。我们也不会特别摆场面和挥霍,让人家觉得我们特别有钱,会赚很多钱,因为这些都不是事实。

我觉得当下很多事情没有难言之隐。只有一个就是,现实上获利与理想的实践不要成为反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同事会说诚品【老员工】这三个字是一种荣誉。吴先生好像一个传教士一样,不停地、深信不疑地在传递他想要传达的有关这个品牌的内容、思维、主张、创意…最重要的是质感。我们要有理想性,然后社会上有一些认同这个价值的人,他们恰巧就是收藏者,想要买艺术品,我们就达成合作。

吴先生最早成立诚品画廊的前两年表示绝对不给折扣,把全台湾的艺文圈子都得罪了。他说:“我为艺术品琢磨出定价,艺术怎么可以打折?”

但画廊还是要生存,要在这个行业里面跟大家长期相处,画廊若把画都买断了,那藏家以后都不理你的。收藏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内心是通透的,他们知道画到哪里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先生过世的时候,蔡国强直接从纽约飞过来,从机场直奔吴先生的灵堂,在他的灵堂前面画了一个天梯,当场烧给他,鞠躬行礼,然后就上飞机,这样一天来回。吴先生是泉州人,他们是同乡,他们两个都是瘦瘦高高的,讲的闽南语腔调也是一样的,他们两个非常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廊经理人要让收藏家知道艺术家的优点,因为这个故事我们要一直写下去对不对?像我们这样的角色,满脑子都是这些艺术家不能忍受的事实,但说出来都是非常好,这就是审美的能力、审美视角。经纪人其实就是要把一些事情都下去,然后自己转换成对工作有利的,转换成这个专业上你应该要表现出来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先生还有一个特别好的优点就是他完全尊重专业。那时候诚品书店的企划部就是整个诚品的创意核心,下午3点上班,甚至有的时候老板还买上花带着酒去他们办公室,和他们聊天。那个时候也有同事奇装异服,但对他来说都是小事,只是考验他的审美的宽容度。

我们同事有时候是会做错事情,但如果不讲风格、不讲究品质,老板说你没有品味no sense,这就是很大的挫败感,简直已经全部否定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都知道熊秉明先生,这也有一个让我很遗憾又很难忘的故事。应该是一九九几年,我在当时台北的某画廊看展览,看到熊先生的雕塑,我吓一跳,怎么有那么棒的作品!我就想尽办法,打听到熊先生在法国的巴黎的住址,写了亲笔信,我写道:我看到您的作品,感到振奋,我已经工作那么多年了竟然不知道有您和您的作品。我发自真心地认为我应该要引咎辞职的,我怎么会不知道您呢?我希望将来有机会见面,我可以再看到您的作品!

我写的第一封信没收到回复,然后圣诞节我写了贺卡仍然没收到回复,我想我可能还要再写第三封。

但是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熊先生他人已经到台北了,住在福华饭店。他托人通知我去见他。我“兴奋死了”!他虽然没有回信,但是来台湾直接邀我见面。

我请他来画廊看空间,那时候诚品画廊已经搬到敦南,画廊中间有一个天井,有一个咖啡座,我们就在那个地方聊。他个子瘦小,孩子般的眼神,很直接,很真诚。

我问:“熊先生,我们能帮您办展吗?他答:“可以啊,但是我不展画也不展雕塑,我要展书法。”

虽然我是看准了他的雕塑,可是当我喜欢这位艺术家,他说什么我都答应。虽然我心里有一个很大的问号(我这辈子没展过书法),但是我说:”好!”

他说:“名字我想好了,叫《书法与生死》。”

我答:“好。”他说什么,我一定都说好。

我后面到巴黎去看他的画室,他就把他所有的创作都给我看。

他的工作室非常感人,就是一个艺术家、雕塑家的工作室的样子。他非常崇拜鲁迅,他有各种材料做的鲁迅,瓦楞纸石膏等等。他家离巴黎很远,我在他家住了两个晚上,这中间陆丙安下厨,熊先生洗碗。那几天我陪他遛狗,吃早餐,他跟我聊天,他讲了很多,我获益良深,非常难忘。

但是很遗憾,我们回来准备展览,隔年就突然听到他脑溢血过世。但我觉得跟他答应的事情没有结束,我就跟老板说:“可不可以再给我一次出差的机会,我去他的墓前跟他献花。”顺便跟陆小姐说:“我们既然没有办法办展览,可不可以收藏作品?” 诚品就这样收藏了熊先生的一批作品。

在他离开的那天的白日,他写书法,他在案头上最后写的句子是: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这很奇妙,要走了,这就是他自己的一生的写照,我就把这个句子背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一直很遗憾,到现在还没有出一本他的全集。其实熊秉明比赵无极小一岁,比赵无极早一年到巴黎,他们和吴冠中是同学,也是同一代艺术家。我在巴黎见到严培明、杨诘仓的时候,我跟他们聊到巴黎还有一个老艺术家叫熊秉明,他们完全没听过,这件事情使我觉得大陆在文化的传承上有一个断崖式的缺口,四九年以后的事情很清楚,四九年之前的事就没有,我觉得这太遗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如果严格按艺术创作的材料来区分的话,熊先生是一个十足的雕塑家,但他的雕塑,纸上作品、书法,都非常非常好,这是同一件事情。在我们进入到现代主义和当代之后,艺术家才开始分工,在此之前,一个艺术家身上具备多种多样的才华,他是一个大学问家、哲学家,诗人,作家,书法家,教育家,更是艺术家。

像此次展览中的艺术家曾佑和,也是那个年代的人,了解的人都讲他很重要,学贯中西,精通各种语言,读过各种书籍,但不是现在所谓“专业人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这里,确实有很多需要慢慢展开和培育的东西。台湾有很多大型的基金会做了很多政府做不到的事情。当然也有很多人用基金会避税,大家都晓得。但是很值得赞赏的是,有很多很好的基金会,是在做贡献社会,跟文化艺术有关的事,那都是政府做不到的。我觉得藏富于民这件事情很重要,在民间形成一个共识,怎么样把自己的财富拿出来,变成社会最需要的东西,企业不只是做公益救助,也要有人对文化艺术有回应,有人做文化艺术的基本功。我希望大陆和台湾的所有基金会能够踏踏实实地做非盈利的事情,并且是永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诚品画廊北京798北京新空间,砖红色外墙上银灰色LOGO不卑不亢、诚恳内敛,推门而入则豁然开朗。对于变幻莫测、风云际会的当代艺术,行业内众生各有其道,但诚品不忽视、不放大,稳扎稳打犹如一枚定海神针。

“一个非常专注在一件事情的人,他自然会有一个样子。”十年,可以看到一位年轻艺术家的破茧成蝶,三十五年,可以看到诚品画廊的一片丹心:安静、耐心、厚度、理想。安静,所以摒弃噪音;耐心,所以水到渠成;厚度,所以洞悉堂奥;理想,所以坦诚无碍。

从1989年成立,诚品画廊始终贯穿着一种理想性,从创始人吴清友先生的人文情怀,到接班人吴旻洁董事长的与时俱进,百折从容。“老诚品”文化使命让大家不辞万里聚首北京,借此风水宝地,续写诚品的下一段传奇。

【关于展览】

「铄:诚品画廊35周年收藏展」

·收藏展一丨展期:2024年3月8日—4月28日
·参展艺术家:

王攀元、陈夏雨、谢景兰、李德、熊秉明、曾佑和、李元佳、夏阳、顾福生、陈建中、袁旃、刁德谦、戴海鹰、庄普、司徒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藏展二丨展期:2024年5月10日—6月30日

·参展艺术家:

陈道明、霍刚、江贤二、曲德义、黄铭昌、陈文骥、徐冰、黄宏德、池农深、苏旺伸、蔡国强、郭旭达、林延、连建兴、王玉平、展望、郑君殿、刘小东、郭思敏、喻红、王淑铃、洪艺真、谢素梅、陆亮

·收藏展三丨展期:2024年7月12日—8月18日

·参展艺术家:

黄本蕊、林明弘、松浦浩之、郭淳、赖志盛、王雅慧、崔广宇、金氏彻平、萧筑方、郑帛囱、郑农轩、郑先喻、迟明、王玫玲、吴长蓉、林彦玮、张安、桑拿大可、刘文豪、龚宝棱

地点:诚品画廊北京∣100000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7路B06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11:00-18:00(周一公休)

采访:刘畅、刘道一、王静宜

撰文、编辑:刘畅、王静宜、孙淑琪

特别鸣谢:刘道一、孟祥雁、傅雪榕

*本文图片均由诚品画廊惠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