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寂照”近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展出,呈现了艺术家海铨自2017年至今的四十余幅油画作品。展出的具象表现绘画总是隐现和折射出一种超现实的意象,无论是那些面目模糊的人物,还是处在不同场域里的静物,所透析出的多是游离现实世界的况味。

展览“静观寂照”分为“情境”、“物境”、“意境”三个部分,全面的展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与创作脉络。其中,“情境”部分,是艺术家主要以身边的人为情感链接创作了一系列游离于现实与幻境之间的作品,在朦胧胧的具象人物里析分出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意味,这种抽象性“间离”了我们观照画面语义的线性逻辑,进而导入一个更为繁复和多义的审美取向和可能性。

海铨在展览自序中说,“我企图用一个个时空切片构建我的宇宙,看清假象,静观人与物在时空中的存在。一个杯子,一把椅子,一个人,这一切都穿行在时空中,分秒不停,我获取某个切片,将其呈现,希望在生灭之中找到那个永恒的存在……”

艺术家海铨,生于1977年,原名李海泉,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目前以自由艺术家身份工作生活于上海。他的具象表现绘画总是隐现和折射出一种超现实的意象,无论是那些面目模糊的人物,还是处在不同场域里的静物,所透析出的多是游离现实世界的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策展人徐明松说,“观看海铨的作品,那种‘模糊’的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游移的意象或然成为我们寻找‘精确性’的动能,艺术家创作的‘心源’和与之‘冥想’共情的支点则是我们解读海铨作品的‘精神之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锅》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花No.1》2024

“物境”部分,艺术家则以身边的物象为观察对象,将自己对时空与物的冥想置入了一个更大的宇宙背景,以绵延流变的时空观来观照一切平常之物。此部分多为小尺幅的静物画,有着极为朴质中和的调性,但能以小见大,阐发洞幽烛微的生命喻义。

“意境”部分,艺术家则不断地尝试更为简洁的语言,试图找到那个可以描绘“出世间”法则并展现另一个生命长在维度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年孤寂——绿沙发》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定》2023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傅军表示,“在我看来,他很多创作的题材来自于日常生活,或者是人生经历中遇到的各种境况。他的绘画作品涉及到了很多的议题,包括生命、欲望、存在、关爱等等,这也是千百年来文学和艺术探讨的永恒话题。所以他的作品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生命终极问题的一些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花No.2》2024

展览期间,策展人徐明松,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副馆长、策展人马艳,上海油画雕塑院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李诗文,当代摄影艺术家朱锋与艺术家一起探讨绘画创作的“精神内观与语言外化”的丰富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