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自2019年开始践行“馆校共建”以来,该院(馆)已与42家大专院校、中小学、文博及其他单位合作,探索共建、共享、共赢的馆校合作模式,致力于让博物馆资源不断走进大中小学的课堂与生活;师生的研究、创作,又能深度融入博物馆展览与服务。这是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记者从馆方获得的信息。

5月18日上午,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再一次在康陵遗址现场与公众见面。这是以南汉康陵遗址为创作元素的跨学科融合馆校合作项目,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和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为这座“帝陵”,提供了视觉和声音的“活化”。在此,收藏周刊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及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的视觉形象作品,由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创作。2024年5月18日展演现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朱志远摄

深入探究遗址现场及相关展览的创新性呈现方式

●受访者:曹国媛(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导、信息与空间教研中心主任)

收藏周刊:与南汉二陵博物馆的馆校共建合作,特别是在“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这一项目上,给你们教学的最大启发是什么?

曹国媛:此次馆校合作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实践,它不仅加强了学术机构与文化遗产机构之间的联系,更使我们深切体会到“设计”作为新思想、新观点、新能量催化剂的潜力。设计在这里不仅仅是指艺术或造型的创造,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跨学科的整合。师生团队通过参与沉浸式艺术剧场的策划与设计,不仅学习到文物知识,还能亲身感受历史,这种教学和实践体验比传统的设计课堂更深刻和持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与南汉二陵博物馆在进行活化项目研究。 受访者供图

收藏周刊:从2023年开始,围绕上述合作,学院开设了什么对应的课程和研究,获得了哪些主要成果呢?

曹国媛:从2023年到现在,围绕上述的合作,学院新增了专业课程——博物馆联合工作坊,为(南汉二陵博物馆)“笙歌醉太平”展览定制多个展项、公共活动绘本及道具;创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沉浸式展演系统研究,同时关注社区儿童群体,研究如何通过设计促进儿童共创游戏、参与展览;申请并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五年一度的国家顶级艺术展览——全国美展,已通过初审;此外,学生李昱德以南汉二陵博物馆文物原型创作的作品《文物的重塑》在浙江卫视播出;2024年信息与空间教研中心毕业设计师生团队,继续以馆校合作方式探索以设计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多元可能和策略。

收藏周刊:将来,围绕馆校共建,从您的研究角度出发,有什么新的设想或期待?

曹国媛:馆校共建在增强教育体验、促进知识共享,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未来我们期待与博物馆建立一种持续性的合作模式,共同开发项目和课程,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充分参与设计实践,开展跨学科项目,将艺术、历史、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我们将持续对广州重要的文化遗址进行梳理,深入探究遗址现场及相关展览的创新性呈现方式,保证文物展示信息的真实性、系统性、易读性,同时探索利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多媒体特效交互技术(TD)等技术,创建互动式展览,让观众能够沉浸在历史场景中,增强文化体验与感受。

这些设想的实现需要博物馆、学校、专业学者和教育专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和持续投入,我们期待通过这种跨领域的协作,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和更广阔的视野。

将博物馆课程纳入大学特色选修课

●受访者:郑敏(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馆长)

围绕与南汉二陵博物馆的馆校共建合作项目话题,郑敏对记者表示,在前期就有一些非连续性的孵化课程和讲座,到2022年开始就有了课程开发、教育研学、文物“活态”等共建项目的想法,随后他们就加入了“馆校合作”,正式成为南汉二陵博物馆的合作高校之一。

她说:“‘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不是我们双方合作的第一个文物‘活化’项目,第一个是2022年的‘皓月’,两个项目应该都属于跨界的成果,‘皓月’是比较纯粹的舞蹈活化,具象性很强,‘倾听·康陵’是在其基础上扩大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并且与遗址文物更为靠近,对受众的艺术想象力是很好的体验。而这两个项目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在音乐舞蹈表演实践方面,更是在创作过程中跨学科的学习和对历史的再认知。这样的合作应该是对学生常规学校课程体系学习之外的重要的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团队为倾听·康陵——沉浸式艺术剧场,建构了一个基于音乐组合而成的剧场空间。2024年5月18日展演现场。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朱志远摄

“2023年之后,我们加大了项目在学校的辐射,不仅是将博物馆课程纳入我校岭南板块的特色选修课程,更是围绕项目面向高校师生开展专题讲座,并将社团活动的建设,同时也纳入到音乐博物馆2024年‘融汇’系列活动中,同时也进行了创作梳理,作为《跨界创新视域下当代音乐博物馆遗产资源转化与传播实践》案例之一,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2023‘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未来之星奖,也很开心南汉康陵遗址剧场化展览新模式案例在2024年3月获评‘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案例’,这应该是馆校合作、跨界活化、共筑共赢、讲好岭南故事的生动体现了。将来,围绕馆校共建,我们将就课程更系统化建设,争取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特色课程,同时加大研究的力度,在文物保育和活化上进行专项的开发合作,整合本学科学术,与南汉二陵博物馆一起形成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研究项目和创演项目。”

广美年轻设计师:我用编程修文物

●受访者:李昱德(独立设计师,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

用电脑修文物,你听说过吗?李昱德,来自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现在是一名独立设计师。今年4月25日,在浙江卫视“中国心”系列文化美育节目《金石中国心》节目中,李昱德讲述了他传承“金石”文化的独特方式:借科技手段,将破碎的文物重塑还原。“通过点云编程,我重塑了8个古文物,用独特的视角目睹破碎的文物如何在时间的涟漪中重新焕发生机。红线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联系和努力,将破碎的文物重新聚拢,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物的重塑》静态内容截图。受访者供图

他说:“作为一个学展示设计的学生,我本身对博物馆是有一定了解的。有一天我在做设计,在不停调试新的效果,突然想出去找找灵感,便去了离我住处很近的一个博物馆——南汉二陵博物馆,我就在里面散步,在博物馆寻找灵感。看到碎掉的陶片,我就想:或许文物只是于历史长河中存在的刹那见证,残缺不是不完美,而是等待另一种形式的重聚。那我能不能用我擅长的领域,用数字艺术的方式让这些文物‘重聚’呢?我开始尝试去搭建对应的编程程序,去编排整个作品的形式语言。文物用红线作为纽带,将破碎的文物们重新连接,交织着古往今来的时光与人文。我用新的视角赋予它们生命和美感,其实也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作品在多媒体平台上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反馈。我能够看到,用我自己的手段,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数字艺术,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我相信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艺术是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结合,通过现代美学的方式重新诠释传统文化,更多年轻人能够接受并且喜爱它。”

如何从传统文化里汲取灵感运用到工作?李昱德表示:“我会从传统文化的色彩美学中汲取灵感,像我文物重塑这一个作品就有从《千里江山图》中获得灵感。《千里江山图》画面采用了大量的石绿+石青颜色搭配,分别来自蓝铜矿与孔雀石,这两种矿石也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山水画派——青绿山水,因此我作品中的‘春秋王子午鼎’也选用了这种颜色搭配,它给人温和、舒适的感觉。”

采写: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