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肯定是假的,我们被课文欺骗了好多年!
以下是《宋史》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根据《宋史》,司马光砸的根本就不是缸,而是瓮。
有人说,在宋代,还没有那么大的缸,技术达不到。根据考古,在宋朝确实没有发现那么大的缸。
而且,缸壁很厚实,七八岁的司马光,可能也砸不破。
瓮是泥土塑型后直接烧制,壁薄,而且不上釉,砸破更容易一些。
为什么书上不说司马光砸瓮,而说司马光砸缸?对于现代人来说,瓮和缸区别不大,而且缸比瓮更容易理解。为了方便小孩阅读,就将瓮写成了缸。
而且,司马光砸缸比司马光砸瓮好听一些。
时间长了,就变成了司马光砸缸了。于是,就有了怀疑:司马光那么小,怎么砸得破一个大水缸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