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历史古迹的汇聚地,是增长知识的好地方,很多城市都建筑了博物馆,但在湖北武汉,位于洪山区的华中农业大学里,也有一座高校内部的博物馆,它就是华农博物馆。华农博物馆的规模不是最大,但建筑布局较为宏大,且内部收藏了各类标本资源近30万份,宛若动植物王国。假期闲暇,前往打卡,可以了解很多专业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城市里的公共博物馆不同,华农博物馆位于华农校园里,位置比较好找。前往参观,需要提前预约,一是预约博物馆,二是预约华农学校的通行。交通方面,自驾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皆可,自驾可以走城市的三环线,在文化大道立交下到珞狮南路,之后往北走到南湖路路口,沿华农西北门进去,走到学院路的尽头即是华农博物馆。乘坐公交的话,则有571/576/591等车次,在珞狮南路华中农大站下车,随后在学校西大门上校园巴士1线,至狮子山广场下即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狮子山广场下来,可以一眼瞅见华农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建筑与逸夫楼对着,中间有非常开阔的广场,顺着广场步行至博物馆大楼前,看到它的建筑风格,偏规整的商务风,有五六层高度,辅助以红白色为主题色,外墙有镂空与内陷的结构,纹理立体,窗户都是精准的矩形方框,很大可能是精于工科的人设计的。沿着大门步梯上去,到入口处集合,然后随着工作人员安排有序入内,展览口有背景墙与宣传招牌,充满了高校实验室的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进到馆藏内部,华农博物馆的专业就慢慢呈现出来。一是馆藏的分区布局,完全是按照专业的导引规则设计的,虽然小编看不出来,但顺着宣传册上的文字指引,各个区域的陈列,很有秩序感。二是馆藏的装饰风格,与专业图书馆也一脉相承,尤其是灯光、配色、模型和场景的设计,沉浸感十足。三是馆藏特色区域里,有标本区,这是华农博物馆的核心亮点之一。标本都装在专门的玻璃瓶里,也有架在陈列柜上,隔着观赏护栏,就像看实物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顺着参观线路,小编首先看到了家禽家畜类的展区。这边有一长排的牛羊标本,有整体的标本,也有局部的,包括解剖的部分、骨骼等,因为体型都不小,所以有独立一个展柜的,有直接树立模型的,还有局部骨骼框架。以常见的牛为例,它分成了水牛、黄牛、奶牛等,现场有奶牛的模型,有水牛的骨架,放在一起,对比观察,很容易看出差别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往里走,来到了野生动物的展区。这里的布局以沉浸式的模型为主,比如设计了一排热带雨林的模型,有大树与草坪带,上面则分布了很多动物的模型,几乎都是一比一的大小,包括毛发、肌肉、眼睛等,装饰得非常真实。再者,它们并非一两只,而是包含了鸵鸟、长颈鹿、骆驼、松鼠等十几种,全部站立在草坪上,配合灯光的点缀,十分真实。一边还有对应的解说文字与图片,小朋友也能一一辨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野生动物对着的区域是鱼类展区,这边的空间有限,以玻璃展区为主。比如,常见的四大淡水家鱼,青鱼、草鱼、鲢鱼与鳙鱼,都以模型展示在一起,看着非常真实。小体型的鱼,鳑鲏、鲦鱼、马口等,有的装在玻璃瓶里,有的是图片,还有的是骨架,它们放在一起,对比性明显。淡水类的凶猛鱼类也有,比如黑鱼,它的名字很多,展示出的一条大模型,长势有点像蛇。一边还有各类鱼的标注展示版,小朋友看了,都能一一记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来看,这座华农博物馆,作为高校内的博物馆,展出确实超出想象。对爱好科普、园艺、水产、兽牧类的朋友而言,可以好好探究,而对很多在乡村生活过的朋友而言,这些展品都非常熟悉,毫无违和感。华农博物馆在节假日全天开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预约参观,注意文明游览哦。(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