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林画

2022年8月,一张照片在中文互联网社区引起广泛关注。

照片内,一幢二层民宅突兀地出现在一座正在施工的高架桥中间,将高架桥拦腰截断,以蛮横的姿态屹立于尘土飞扬的工地上。

不过,实际上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可一点都不艺术,甚至太过现实。

这张照片拍摄自江苏苏州一处国家工程施工现场,房屋主人为了一己私利阻碍国家380亿工程进展,屡屡拒绝政府部门的主动沟通。

并嚣张扬言到:“没有一个亿绝不同意搬迁!”

那么,房屋主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何敢如此嚣张地与政府叫板?事件背后有何不为人知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们家的位置比较特殊,赔偿费不能和其他人要的一样!”

听到电话那头女儿信誓旦旦的声音后,张老太重重地点了点头。

在此后两年多的钉子户生活中,张老太始终将女儿当初的话当作信条坚守,而这也成为张老太生活饱受折磨的开端。

时间回到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汤角村村委会的公告栏上多了几张公示,公示张贴出去没多久,便在村里引起轩然大波,一切都源于公示上的两个大字——拆迁。

都已经2019年了,想必应该没有人会不知道“拆迁”两字的含金量,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两个字可能代表着穷极一生都无法挣取的财富以及就此衣食不愁的命运。

而对于汤角村村民来说,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美事,足以令他们陷入狂热的兴奋中。

率先得知这一消息的村民们在村中奔走相告,接下来的几天中,拆迁一事已经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村民甚至已经开始规划拆迁后的财产使用,那段时间的汤角村,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恐怕连过年都没有如此喜悦的氛围。

此时的张老太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尚不以为然,毕竟她已经一把年纪了,丈夫早逝,儿女们又各自成家搬进城里。

除了一些认识多年的街坊邻居,汤角村再无她所值得牵挂的物事,再说政府会给予他们这些拆迁户足额的拆迁款并另外安排新房入住,所以她也就乐见其成,并不发表评论。

再者,关于拆迁具体条款、要求,作为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太太来说,强行理解太过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们看来,就算有拆迁款也赔不了多少,分到的款项和新房就当是给母亲养老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政府工作人员来到村里讲解此次拆迁汤角村的具体目的,对此事并不上心的张老太没有前去了解,只是从街坊邻居口中大致得知政府建设的高铁将经过此处云云。

紧接着,政府方面开始安排补偿款登记,见同乡们纷纷对补偿条件赞不绝口,张老太便跟着大伙儿一起在条款上签字同意。

2020年初,汤角村拆迁与铁路建设工程几乎同时开工,村民们在政府的安排下陆续搬离家乡,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拆迁计划破土动工以来,一切进展都十分顺利,直到工程推进至张老太一家附近时,阻碍出现了。

虽说之前村民们都进行了补偿款登记,但在正式拆迁前,负责此事的政府人员还是需要到村民家中再次确认并在相关文件上签字。

由于事先谈好了补偿条件,所以最后的确认流程基本没有出什么岔子,直到政府人员敲响张老太家的大门。

令拆迁办工作人员意想不到的是,看上去慈眉善目,极好沟通的张老太,见到他们后却板起了脸。

生硬地表示拒绝搬迁,并表示要追加补偿款,否则她寸步不让。

工作人员们顿时犯难,这之前明明做了补偿款登记的张老太,怎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改了主意突然反悔,这一下可算打乱了拆迁计划,工作人员只好先行告辞从长计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张老太的儿女们以为此次政府拆迁不过是小打小闹,加之汤角村的地段比较偏僻,补偿款想必也多不到哪去。

加之他们本身在外做生意,平时比较忙碌,便没有仔细去留意母亲转述给他们的消息。

可等他们闲下来仔细了解汤角村拆迁计划时,这才发现其中涉及的工程可不一般。

早在2014年,相关部门便编制了《新建铁路湖州经苏州至上海铁路预可行性研究》。

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中国铁路总公司、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一直就该项目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申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审批。

直到2018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才正式批复了这一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沪苏湖高铁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正所谓“想致富,先修路”,沪苏湖高铁的建成对于两省一直辖的经济价值更加重要。

在计划中,沪苏湖高铁将成为连接上海、苏州、湖州等长三角核心区的重要铁路运输通道,分担沪宁、沪杭通道交通压力的同时,促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程度。

强化上海向长三角腹地的辐射能力,从而推动长三角经济发展。

正因如此,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对此项目极为上心,将其作为长三角重点工程对待,项目总投资达38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现实生活中却偏偏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执着于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利益,为此甚至不惜与民意背道而驰,与国家机器叫板,最终落得丑态毕露。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张老太的儿女堕落成了这样的人,而张老太则成为了他们的帮凶。

根据张老太的儿女研究发现,与其他村民不同,自家宅子恰好位于高铁轨道处,倘若房屋不搬迁,那苏州段高铁乃至于沪苏湖高铁通车都将前功尽弃。

正是吃准了这一点,所以张老太的儿女在电话中多次强调,拆迁一事绝不能松口。

在他们看来,母亲坚守宅子完全不需要承担时间成本,而政府方面却不得不承担高铁工程停滞产生的时间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他们的条件也十分过分,开口便要1个亿,远远超出房屋本身价值的数十倍。

张老太自己哪需要这么多钱,她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也不懂什么国家建设,只知道自己的孩子绝对不会害她,这才改变了主意,当起了“钉子户”。

此时,拆迁办的工作人员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稍作分析后,工作人员认为张老太或许隐含苦衷,也或许是拆迁条件中有不到位之处。

比如他们听说张老太的丈夫英年早逝,是张老太独自一人将儿女拉扯长大。

如今要求老人家离开这片承载着家庭记忆的土地,老人家或许心生不舍,这都是可以理解和开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解下,张老太始终保持沉默,如同一颗不开窍的顽石,多少有些油盐不进的意思。

直到工作人员询问张老太有何难言之隐时,张老太冷不丁地回答道:“赔偿款要加到1个亿,不然我绝不签字。”

张老太这一句令工作人员大吃一惊,饶是在拆迁办工作多年,听说过无数奇葩传说,这般漫天要价的,工作人员还是第一次见到。

见张老太说完这段话,再度陷入沉默,工作人员们意识到此事想必要从长计议了,只得告辞后悻悻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拆迁办在张老太处吃瘪后,得知此事的汤角村村委会表示愿意协助拆迁办进行沟通,想着都是同乡,应该更好说话一些。

可惜事与愿违,张老太并没有给村委会的同乡们半分好脸色看。

不仅如此,她还按照之前儿女们告诉她的方法,表示自家房子有两层,当初修建第二层以及装修时都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完全有资格多要些补偿款。

见张老太丝毫不肯让步,村委会来人只好退下阵来。

将村委会来人应付走后,张老太不禁松了口气,以为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毕竟自己的态度已经表现得如此坚决,想必政府不久后便会让步。

张老太将此事想得太过简单,对于一个合格的钉子户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而对于政府来说,张老太一家如此过分的要求,更是如同潘多拉魔盒,倘若同意,那么未来等待政府的将是无比庞大的经济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元人民币都需要通过财政审计,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绝不可能为了满足张老太一家的贪婪而让步,更何况倘若这次为张老太的事大开绿色通道,那便坏了规矩。

往后肯定会涌现出无数个“张老太”,到时政府又将如何处理?是一视同仁?还是把张老太作为个例?恐怕都不合适。

张老太没有想到的是,她原本用于搪塞来访人员的借口,却无意中把自家的破绽暴露。

原来,当初村委会工作人员离开后,特意去查证了张老太一家的房产证,发现房产证上只有一层楼的使用面积。

第二层楼是张老太一家后来搭建的,属于违章建筑,尽管这种情况在我国乡镇并不罕见,但从法律角度出发,政府完全有权力将张老太家的二层楼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偌大的国家重点工程不可能因为一家的贪念而停滞,当汤角村地段因钉子户陷入漫无止境的拉扯时,苏州其他地区、湖州、上海等地已先后开工。

实际上,以中国“基建狂魔”的土木工程速度,这项庞大的工程只需短短两三年便能竣工通车。

在一座座高架桥拔地而起,一段段铁轨成功拼接中,两年多的时间转瞬即逝。

时间来到2022年下半年,有一直关注沪苏湖高铁工程的网友发出疑问,开工近三年的沪苏湖高铁,究竟何时能全线通车。

恰巧有苏州当地的网友对高铁在苏州段的建设情况有所了解,知晓张老太一家闹剧,于是特地来到吴江区汤角村,拍下那张引起网友广泛讨论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不言而喻,对于一位年迈的老人来说,钉子户的生活令她苦不堪言,尘土飞扬的工地现场令张老太房屋附近的空气质量急剧下降。

昼夜轮替的施工噪音令张老太夜不能寐,汤角村的村民陆续搬离后,张老太成为方圆几里内唯一的住户,水电等物业问题解决起来极为困难。

更重要的是,这时的汤角村某种意义上已成为荒郊野岭,安保问题得不到保障,为了防止盗窃,张老太的儿女们只能在房屋附近安装摄像头。

因贪婪致使生活处处受限,种种不如意,张老太甚至一度患上神经衰弱,只能进城与女儿一家生活,后来又在儿女的鼓动下,再度返回老屋,继续与政府部门顽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在评论区下提议,既然张老太房屋二楼属于违章搭建,何不将其二楼拆除,让高铁从房屋顶部穿行,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同样也能让贪婪的一家人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方法听上去似乎合理又解气,但实际上却对张老太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于向来奉行“人民利益至上”的人民政府来说,断不可能采取这种极端方案。

时间步入2023年,江苏钉子户事件终于引来转折。

网络上的口诛笔伐对张老太一家的生活造成困扰,政府的强硬态度又令他们看不到坚持下去的希望,张老太一家只好作出让步,表示会与政府好好协商。

而就在前段时间,苏州市领导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透露,沪苏湖高铁建设已经临近尾声,预计在2024年通车,如此看来,钉子户事件想必已经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从张老太事件中,同样能看出,地方政府在执法过程中越来越人性化,这是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