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朝鲜族服饰、优雅的长鼓舞表演、精致的编织工艺品、惟妙惟肖的铁艺品,在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的热闹氛围中,延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为参观者们提供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更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延边地区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历史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届书博会于5月17日至19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成为了文化爱好者的重要聚集地。在2号馆的显眼位置,巨大的“延边”二字吸引了无数目光,而旁边的非遗体验区更是成为了展会的亮点,其独特的装饰和布置充满了朝鲜族的传统特色,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延边,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从小巧的草编笤帚到实用的纸灯笼,每一件展品都成为了参观者喜爱的纪念品。他们纷纷表示,购买这些非遗产品就是想将延边文化带回家,分享给亲朋好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春市民卓玛非常喜爱延边文化,当她走进非遗体验区时,那种熟悉的文化氛围让她感到如同回到了延边。她看到现场展示的延边元素印章,便兴致勃勃地将它们盖满了自己的笔记本。卓玛表示,去过延边的人都会被延边的文化所吸引,这次逛展让她有幸再次感受延边文化非常惊喜。

除了工艺品,参观者还能深度体验延边朝鲜族文化,身着朝鲜族服饰,游走在书香之间。来自长春的小王第一个尝试拍摄了朝鲜族服饰的写真。

延吉市宥茗职业培训学校的校长宋春涛在本届书博会上表示,非遗体验区精心挑选并展示了朝鲜族服饰和玉米皮编织技艺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的展示旨在向公众展现延边地区的民族特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部分技艺传承人亲临现场讲解,让参观者不仅能够欣赏到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还能深入了解这些技艺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日的活动现场,还上演了朝鲜族短箫和朝鲜族长鼓舞表演,展现了朝鲜族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也让观众们对朝鲜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她们的表演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延边地区人民生活习俗和精神面貌的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记忆的承载体,它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轨迹,是一个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和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源泉。作为公共文化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传统文化生命的延续至关重要。本次书博会的非遗展示活动,让延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