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需要人来用,而人用器物的时候需要技术,不然就会出现不能使用或者浪费的情况,严重地还会伤及自身。可以说,技术与器物的结合才是人们需要的,而单纯依靠器物,就会陷入工具主义的窠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明了各种器物,有利于扩展自己的能力,办事更加方便。类人猿时期,人们发明了石刀、石斧等工具,可以用来切割东西,用来打野兽,用来打仗,用来自卫等。后来,人类发明了锅碗瓢盆,用来煮饭,发明了钟鼎,用来祭祀,都用特定的器物干特定的事情,却并不会抛开器物谈技术,也不会抛开技术谈器物的随便利用。当然,简单的器物可以供人们直接使用,而复杂的器物就需要人们学习一些使用技术了。钟鼎相对于锅碗瓢盆来说,使用技术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合乎礼仪的使用技术,就需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传授,有专门的人来使用。有了阶级差别,也就有了不用阶级使用器物的不同。统治阶级会使用很多器物,只是喝酒的酒杯就有很多种,有金杯、银杯、夜光杯、犀角杯等,就更别提服饰有多少种了。他们不会使用农具,只会使用统治阶级才能用的东西。而老百姓大多是农民,会使用农具,却不会使用统治阶级使用的一些东西,不会穿官服和龙袍,不会使用钟鼎,甚至根本没见过夜光杯和犀角杯。他们更在乎亩产多少,有没有粮食吃。要想获得好收成,就要祈求上天,风调雨顺。

他们会跟着官员求雨,会使用农具干活,技术早就成熟了。只是,他们不会像官员一样享受荣华富贵,也不知道皇宫里使用什么器物,生活如何奢华。一切关于皇宫生活的想法都只是想象,却没有亲眼见过。皇帝出行,驾驭龙撵的车手需要技术,给皇帝打黄罗伞盖的宫女需要技术,皇帝遵从礼仪规定,走什么方位,走什么样的步子,都需要技术,甚至连给皇帝穿衣服的宫女都需要技术。很多技术不是那么简单了,甚至非常繁琐。于是,就有了专门的技术人才。清宫有造办处,专门给皇帝制造一些需要的东西,不但能造黄花梨的家具,而且能造玉石的手镯、项链等。技术人员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社会生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分出一部分技术人员,让技术人员凭借技术混口饭吃。由于古代重视农耕,技术人员混得并不是很好,没有太广大的市场需求,也就让技术人员成为“躲在深宫人未识”的娇娇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市场需求扩大之后,技术人员才有了立足之地,靠技术混口饭吃。无论是开汽车的还是修电脑的,都能凭借技术吃饭,甚至赚不少钱。汽车司机把驾驶技术应用在汽车上,会办成很多事。当然,驾驶技术有高有底,高级的驾驶技术可以让汽车在狭窄的山路上奔驰,而低级的驾驶技术可能导致汽车栽进河里,导致汽车撞坏墙头,直接开到人家的屋里。修电脑的也是如此,高级的技术可以让电脑起死回生,而低级的技术可能导致电脑报废。于是,在各行各业都有了技术人才,即便是摊煎饼的、炸油条的也需要技术,需要获得好口碑。

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的层面,就需要获得技术专利,或者获得价格保护。芯片制造技术早就不是秘密,但高端芯片制造技术需要申请技术专利,获得法律保护,不然被人抄袭,就会得不偿失。毕竟,研究芯片需要长期投入,耗费巨大,研究出来就要投入市场,搞商用推广,不然就会赔钱。倘若芯片技术被人抄袭,就会让前期投入的研发费用付诸东流,必须要保护,必须要不断研发,不断更新换代。有些国家有芯片制造的原材料,但就是没有芯片制造的机器和技术,就只能靠外部引进了,步人后尘,即便很多资本投入研究领域,也不一定能够研发出高端芯片。技术越来越值钱,而器物本身并不值钱。就好像一个人买了一万多块钱一把的吉他,却弹出了一百多块钱吉他的效果;而会弹的能把一百多块钱的吉他弹出一万多块钱吉他的效果。人们可能会买得起一万多块钱的吉他,却并不一定能弹出一万多块钱吉他的良好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就是这样,需要有专门的人来学习,来研发,来推广。现在很多技术都涉及人工智能,不是远古时期使用石刀、石斧、锅碗瓢盆那么简单了。需要人们接受新鲜事物,不断学习,才能获得一些技术,不断积累,就能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而不至于买了东西却不会用,拥有原材料,却没技术支配,岂不是仍旧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