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达)凡是老牡丹江人都知道1903年中东铁路牡丹江火车站建成时,掌握牡丹江城经济命脉的是“八大家”,这八个大地主、资本家把持了牡丹江80%以上的财富。在抗战胜利之前,后来居上的刘绍臣仍没有占据八个富豪中一个席位,但他却在本地的民愤最大。

发迹

发迹

读过私塾的刘绍臣,原籍热河。蛇蝎心肠的他,能够发迹完全是靠着那一套明火执仗的巧取豪夺,其盗抢手段阴险毒辣、伤天害理,令人不齿。

(清末兴建的宁安县望江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末兴建的宁安县望江楼)

民国初年(1911年)年轻的刘绍臣闯关东来到了东北,经同乡保举,在吉林省宁安县政府司法公署一个姓赵的承审手下当差。
善于专营的刘绍臣整天向这个姓赵的献殷勤,赵承审果然被“攻陷”,他将刘绍臣视为心腹,办起事来对刘某人也再也不加以避讳。
后来,赵承审瞧刘绍臣越来越顺眼也越来越喜欢,故将自己的独生女许配给刘绍臣为妻。并且,把刘绍臣安排进县里的“租赋处”(掌握征收地租的机关)任要职。
刘绍臣与赵家宝贝闺女结婚后不久,赵承审一命归了西,老赵头几十年辛苦置下来的家业,直接落到刘绍臣的手中,他的家庭地位迅速飞升,“从奴隶到将军”。
死去的赵承审原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假公济私,在家里私自藏匿了一大箱子空白“地照”(用来证明土地所有权的一种文件)。当刘绍臣发现了“地照”的秘密后,不禁心中狂喜,感觉发大财的机会来了。
刘绍臣肆意而疯狂地填写地照,只要他看中了哪块地儿,就把自己的名字填写在伪造的地照上,然后,拿着“假照”去讨要和霸占他人的土地。
原来的土地所有者当然不甘心丧失田亩,纷纷到宁安县衙去告发刘绍臣的恶行。刘绍臣多年的“司法掮客”生涯,早与司法人员沆瀣一气,打的每一场官司都毫无悬念地获胜。
随着刘绍臣每一次官司的轻松打赢,他所吞并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只用了两三年的工夫,刘绍臣一跃成为牡丹江周边的大地主之一。且不提他在宁安县附近的土地有多少,即便是在牡丹江市附近的八达、四道沟,他就霸占了大量的土地,甚至在五河林(原林口县五林镇)和穆棱县马桥河也拥有不小的地盘。

(民国清丈时使用的”官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清丈时使用的”官契“)

“山寨货打败真地照”,这个事听起来简直是天下奇闻,但在民国时期的宁安县,却是活生生的事实。但愿此类是非不辩、伤天害理的司法判罚,永远也不要再发生。

发达

发达

民国七年(1918年),宁安县税捐局在牡丹江设立分卡,县城的“大红人”刘绍臣,不出所料地当上了卡长。
有了“官身”的狐假虎威,刘绍臣俨然成了牡丹江税捐届的“土皇帝”。手中定税定捐的权力,成为刘卡长大肆结交国内外商人大户、投机商,为个人牟利的工具。同时,掠夺贩夫走卒的财物愈加肆无忌惮,行尽雁过拔毛之能事。
火车的开通,给牡丹江带来发展的新机遇。1920年后的10年中,中东铁路哈尔滨地亩管理局三次委派李春林来牡,在现文化宫附近的老牡丹江站周边发放街基号。看到牡丹江日后的发展前景广阔,刘绍臣毫不犹豫地西新安街一带置地建房,开办商店,还在原西安电影院附近开设了妓院。
凭着欺诈和投机大把赚钱,买房置地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刘绍臣在牡丹江混成了”名人“。

(日伪时期的牡丹江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伪时期的牡丹江站)

日寇侵占牡丹江后,日本主子成了税捐系统的“太上皇”,刘绍臣的大权旁落,沦为了“落架的凤凰”。
沉寂了几年后,善于钻营的刘绍臣靠勾结日本鬼子上位,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复出的刘绍臣在牡丹江市再掀血雨腥风。
刘绍臣在伪满康德5年(1938年)换了赛道混入金融界,还一下子就任了两个社长,很是荣耀。
是年,日伪当局要求在城乡设立金融合作社组织,牡丹江市的金融合作社和商工金融合作社随之成立,社址在金铃街(原爱民商场旧址),社长是由名声不佳的刘绍臣担任,理事是日本人鸭川弥三郎。
实际上,这是两块牌子的一个机构,同一套班子,在同一地点办公。另外,金融合作社还下辖一个东满农场株式会社,是专门经营农业金融的机构,负责人还是上面的刘和鸭川。
在官面上重新粉墨登场的刘绍臣,因长期在税捐部门工作,便娴熟地将“敲竹杠”手法应用到了金融领域,满肚子坏水的他敲骨吸髓般祸害牡丹江百姓的昭彰劣迹,更使其臭名昭著,人们避犹不及。

吃人

吃人

若探究牡丹江市“套路贷”的鼻祖是哪一位?刘绍臣肯定当之无愧。
那些家庭较富裕的金融合作社贷款户一旦被刘绍臣盯上,合作社营销人员即按照刘绍臣的授意,令借贷人贷款到期时无法还款,还要被处以高额的违约金。
这时,就有好心人授意债务人去找刘绍臣社长沟通一下,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旨在骗人上钩。
伪善的刘绍臣告知来人,可以到原沿江小学原址开办的当铺,再次办理抵押贷款用于还贷,这样变通一下,他也好运作。热心的刘绍臣还介绍说这个当铺非常惠民,该店的抵押物估价高、利息低于市价、砍头息少等等……
其实,刘绍臣指定的当铺以土地、房屋抵押等办理优惠贷款,只是一个诱饵,只要这笔生意达成协议,即落入刘绍臣精心策划的欺诈陷阱,借贷人就会体味到“套路贷”毒蛇缠身的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刘绍臣的当铺办理的抵押借贷,即借了“驴打滚”的”套路贷“,贷款在虚构圈子里的每次循环,都将债务额巨量攀升,堪称是杀人不见血。
刘绍臣手下的无赖,暴利催债手段令人毛骨悚然,轻则逼人卖儿卖女、卖房卖地来还债;重则扣上一顶“通共”的帽子,或家人遭土匪绑架。一系列心狠手辣的逼债,借贷人很难躲过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命运。
刘绍臣却发了大财,截至抗战胜利之前,西新安街一带几乎都是他的。
恶鬼刘绍臣以权谋私,常年利用“套路贷”吞噬牡丹江人民的血汗,他敲骨吸髓般的疯狂敛财,胜过“吸血蚂蝗”千百倍。牡丹江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吃人肉喝人血的“吸血鬼”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