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3日上午10时,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天雄向全社会介绍《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编制过程、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等。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冯涛,厅二级巡视员、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唐亚平,厅办公室主任李学斌等参加发布活动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陕西省第一部“多规合一”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陕西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陕西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成果。2024年1月31日,《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规划》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陕西省资源环境禀赋特点,深入分析基本地理格局,系统评估开发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全面研判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厘准开发保护方向。”刘天雄说。

《规划》提出了构建“一群两屏三轴四区五带”的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群:即关中平原城市群。两屏:即秦巴山地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生态屏障。三轴:即包茂高速沿线发展轴、陕北长城沿线发展轴、陕南十天高速和汉江沿线发展轴。四区:即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黄土高原旱作区、关中灌区和汉江河谷盆地四大粮食生产功能区。五带:即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带、黄土高原果畜产业带、关中现代农业产业带、陇海铁路沿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陕南绿色循环产业带。

在强化空间分类管控方面,《规划》提到,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和农村居民点布局,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构建“四区三带多园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秦巴山地和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屏障,推进关中平原生态安全带建设,完善河流绿色生态廊道,构建“两屏一带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增强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规划》中明确,到2035年,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优化,农业空间特色现代、多彩多姿,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稳固,城镇空间魅力和谐、宜居宜业,文化空间特色鲜明、绚丽璀璨,基础设施安全顺畅、智慧共享,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确保《规划》高效、规范、有序落实落地,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建立规划实施制度,健全规划传导机制,分监测评估、全程监督、联动监管、社会监督4个层次强化规划实施监督,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主任李学斌说。(当地供稿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