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走李希霍芬之路

《单读 38·第三次启程》新书分享会

6 月 13 日—16 日单读编辑部受到老朋友 abC 的邀请,来到 Open M Art Fair 限时出摊,单读 MOOK 系列最新一辑《单读 38·第三次启程》单读新书 041《比山更高》都将在展会期间新鲜上市!在旅行中阅读世界,在自由攀登中阅读高山,这与本次展览的宣言“Read, or Not” 隐然相合,让我们一起打开思路,重新认识可阅读的材料,在多维度的表达中,收获理解的共鸣。

同时,我们也邀请各位读者在逛展期间来听听《单读 38·第三次启程》新书分享会。 “”是单向街基金会发起的文学公益活动,迄今已举办了四届。 第 38 辑《单读》也继《单读 24·走出孤岛》《单读 35·当我们重返世界》“第三次启程”,汇编了第二届、第三届部分“水手”的作品,并向持续旅行中的“老水手”柏琳、刘子超邀约新文,呈现重新上路的当代中国新一代作家对远方的热望。

其中“水手”朱英豪的作品被制作为别册《一次横穿 1868 年岩层的成像》,他以《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为旅行指南,重走李氏 150 年前走过的路,用影像和日记记录中国乡镇的风土变迁。在这一时间、路途都相当漫长的旅行中,在与李希霍芬“并肩行走”的过程中,朱英豪“不但看到了历史的岩层沉淀,也渐渐明晰当下的来处”。

6 月 15 日(周六)13:00,在 Open M Art Fair 上,摄影师、艺术从业者、旅行专栏作者朱英豪将与单读编辑何珊珊一起聊聊,他为何发起这一创作项目,又是如何具体执行的,以肉身行走在中国大地,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后附本次 Open M Art Fair 特别展览预告——

【时间】

2024 年 6 月 15 日(周六)

13:00 — 14:00

【地点】

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 2F talk stage

北京市西城区廊房头条 17 号

新书分享会不单独售票

扫码购买 Open M Art Fair 入场门票即可免费入场

无法来到现场的读者朋友

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预约直播

【嘉宾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英豪

浙江金华人,现居北京。毕业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前媒体人,摄影师、艺术从业者、旅行专栏作者。他长期关注中东文化艺术、19 世纪中外交往和食物变迁史。摄影作品曾入选三影堂摄影奖、连州国际摄影节和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同时也是《第一财经》《周末画报》等媒体旅行专栏长期撰稿人。近年来,他重走李希霍芬 150 年前中国考察之路(入选单向街基金会第二届“水手计划”),在传统和现代交会的节点上,追寻西学东渐之草蛇灰线,记录近代中国乡镇风土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珊珊

《单读》编辑。

【相关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单读 24·走出孤岛》《单读 35·当我们重返世界》之后,本辑《单读》“第三次启程”,汇编了第二届、第三届“水手计划”的部分作品,也向持续旅行中的“老水手”柏琳、刘子超邀约新文。“水手”们走访美国的铁锈城市,去得克萨斯州公路旅行,在巴尔干乡间居住写作,重返大屠杀三十年后的斯雷布雷尼察,追踪东南亚华人的流徙生命史……以好奇心和同理心为舵,带领我们了解世界某地的一处景观、一段往事、一次行动和一次交谈。

本辑还收录了由汪天艾译介的西班牙诗人、评论家海梅·吉尔·德·别德马的散文和诗人何小竹的诗作。另有别册《一次横穿 1868 年岩层的成像》:1868 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中国开展为期四年的长途旅行,写作了《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150 年后,摄影师、旅行专栏作者朱英豪以该书为旅行指南,重走李氏当年走过的路,用摄影和日记记录中国乡镇的风土变迁,别册为旅行中部分创作成果的结集。

【Open M Art Fair 特别展览预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bC携手北京坊,于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国家级文保建筑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 “打开 —— Open M Art Fair” 北京,共使用近4000平方米,包含劝业场室内一至三层以及劝东广场室外空间。

由abC团队自主策展的内容占比50%,包括11个与主题相关的展览项目 (5个巡展项目,6个全新策划) ,5个艺术家个人项目 (3个巡展项目,2位新参展的艺术家) 。此次展会 (Fair) 板块为参展方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空间,共有13个独立展位空间与80余个展桌 () 。众多艺术创作者期待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分享,并带来22场讲座分享与7场工作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下滑动阅读↓

阅读在生活中是一件如此习以为常的事情,以至于我们很少去谈论它的必要性。它也是一件小而具体的事情,以至于我们觉得阅读只关于手中的书、纸上的字,而忽视了它的开放性。

古人阅读天空和自然的变化,制成历法习得记录时间的方法;考古学家阅读掩埋器具的土层或其样式纹理,勾勒历史的线索。时至今日,读懂动物的叫声和语言,依然是人类不断挑战的难题;另一方面,光是理解人类同伴的语言和想法、“阅读空气” 这件事,谁说没有困扰呢?

世界万物都是我们阅读的材料。甚至在博尔赫斯看来,世界或宇宙本身就是一座图书馆。

说到底,“阅读” 关于我们作为 “人” 及认知这个世界的能力:起初我们会 “看”,然后会 “说”,才会 “写”,再“读”,接着有了“理解”,继而产生 “交流”。

本次 “打开 —— Open M Art Fair”,以 “Read, or Not ” 为展览宣言和指令,邀请你打开思路,开放阅读,重新认识可阅读的材料,链接每个人独特的观看与阅读方式。我们期待在多维度的表达中,收获理解的共鸣。

“Read, or Not ” 将整个展厅空间视为可阅读的公共材料。

西班牙艺术出版机构Handshake® Books,继续通过其多面向的视觉研究,牵引观众跟随他们打开视野。“书架的底部”,让我们注意到了书通常不为人知的一面。新项目“园艺指南”,将焦点落向城市中的灌木,研究其生长变化对城市景观产生的影响。

法国艺术家Thomas Sauvin和日本艺术家小池健介都擅长重新创造既有图像的叙事性,此次他们合作了摄影拼图游戏 “易容术”,并邀请观众加入,进行千人千面的变脸游戏。

相邻的另一边空间,Same Paper异曲同工的也展示了摄影幽默、好玩的一面,特别挖掘 “微笑” 这一表情背后的复杂性,向我们强调“幽默很重要”,别忘了笑一笑。

广告牌作为一种商业社会中常见的媒介,被独立艺术空间B09k转换为一期一会的艺术项目,以每个月的新月为期,邀请艺术家、诗人或设计师的作品,并在日落时分点亮广告牌。这一期的“月球广告牌”在Open M展览中庭树立,比利时艺术家 Maxime Fauconnier将带着我们阅读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海浪》里所有关于颜色的词语。

另一项目也关于重读、再读——“围绕马拉美展开的文学博览会”,集中呈现了在不同媒介上开展的基于马拉美诗作 《骰子一掷,不会改变偶然》的重读与重写。

立陶宛艺术家Egidija Čiricaitė的作品 “LOVATIESE”,则在文字与图案朦胧的交叠之处编织语言的认知体验。

阅读的空间与环境,同样作为阅读行为的一部分,构建起我们更为完整的生存空间。fanfare设计的 “姐妹系统” 为我们展现了空间的灵活性与可能性,此次在北京,它将是阅读自习室、休闲亭、会客厅。

3D打印的独版书籍作品《CORPUS》再次强硬地向人们提出了那个滥用的问题:“印刷已死吗?一本3D打印的书籍是否未经存活就已被宣判死亡?” 阅读对象的物质性体现在哪些维度?阅读到底关乎于什么?

“Read, or Not ” 也向你抛出疑问:读,或不读?读什么?怎么读?

展览中还提供了一系列 “指令书(纸令)” 供你参照,或者干脆抛弃吧,跟随你自己的指令,打开——Open M Art Fair!

E01

纸令 Paper Event

策划选书 Selected by

abC (art book in China)

纸本承载图文,“纸令”发起体验。展开书本的那一刻, 无论察觉与否,一系列纸间号令正悄然催化阅读体验。“纸令”是多声部的,时而作为行动手册、表演纲要,启发读者作为客体去实践;时而退身为道具,鼓励读者反客为主,构建开放叙事,挑衅阅读体验 ——“解构”指令也何尝不是一种指令。

由abC策划的“纸令”系列选书聚焦于书中指令的复调性,鼓励阅读的感知与重建、行为的逃逸与想象。何为“纸令”,置身其中的读者最有发言权,无论如何,先开启这场纸间游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Open M Art Fair 成都,照片致谢 阿发奇

E02

书架的底部 The Bottom of My Shelf

呈现单位 Presented by

Handshake® Books(西班牙 ES)

艺术家 Artist

Jaime Sebastián

“书架的底部”项目通过一本出版物和一个线上档案提出了另一种阅读书籍的方法:尝试迷失在不同的颜色、尺寸、纹理和装订中。封面、封底和书脊通常是承载一本书内部信息的表面。但书的另一些表面往往被人遗忘,这些表面低声诉说着更微妙的故事,过着不为人知的私人生活。它们的语言更加统一,它们对内容只字未提。但是,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也许就会了解到一些事实,比如一本书被阅读了多少次,它的设计有多么用心,或者它是否被妥善地保管过。换句话说,在这个书架上,书籍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Open M Art Fair 成都,照片致谢 阿发奇

E03

园艺指南A Guide on Gardening

呈现单位 Presented by

Handshake® Books (西班牙 ES)

艺术家 Artist

Rubén Montesinos

《园艺指南》是一个视觉研究项目,深入墨西哥城的灌木园艺艺术。通过寻找在特征、形式、尺寸和物种等维度的各种可识别的模式和重复,这个项目反映了灌木持续生长变化的特性及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围绕本项目出版的图像艺术出版物还分析了灌木作为一种连接不同社会阶层的元素,从而成为一种文化表达工具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andshake® Books|由Jaime Sebastián和Rubén Montesinos主理的机构,通过举办活动、展览和讲座,作为出版社、零售店和传播平台。Handshake 注重视觉研究,探索当代出版实践的局限性,与摄影师、设计师和艺术家合作,创造独特的实验性项目,并在过程中享受乐趣。此外,他们也运营着设计事务所Handshake® Studio。

E04

幽默很重要 Humour Matters

呈现单位 Presented by

Same Paper

在本次展览中,Same Paper以 “幽默很重要” 为主题,向观众呈现轻松、幽默、好玩的摄影作品,阅读图像之中的趣味与玄机。我们通常对于高质量摄影书的印象,大多是严肃的拍摄、宏大的叙事与富有洞见的主题,但这可累坏了各位摄影师朋友们。有的时候,退一步看看,轻松一点,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

Same Paper精选了多本幽默的摄影书供观众翻阅玩味,其中也包括不久前发布的《Closing Ceremony Issue 3》杂志,它同样向我们传递了这一态度。《Closing Ceremony Issue 3》试图挖掘 “微笑” 作为一个表情符号之外的可能性。一方面,笑料是生活的必需品。另一方面,“微笑” 用于表达人们五味杂陈的感受,它是处理严肃话题的创作方式,以及一种对当下的回应。希望你会看到后,露出牙齿笑一笑。幽默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mile Service Center 微笑服务中心",Same Paper

Same Paper|摄影、艺术书分享平台,于2015年在上海创立工作室。

E05

易容术 Poker Face

艺术家 Artists

Kensuke Koike(日本 JP)

Thomas Sauvin(法国 FR)

Poker Face 是一款摄影拼图游戏,将一幅肖像分割到 72 张扑克牌上。这个由日本艺术家小池健介构思的游戏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它允许玩家自由重新组合这些图像碎片,创造出多种超现实的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Kensuke Koike|日本艺术家,以其对现成照片的创造性处理而闻名。他的作品通常以俏皮而精确的剪裁和重新排列为特点,挑战人们的认知,并邀请观众以新的方式来看待熟悉的场景。小池的艺术强调最小干预的变革潜力,在现成照片中揭示新的叙事或维度。

Thomas Sauvin|法国艺术家,他用创新的方式处理现成的摄影作品,将废弃的图像转化为令人回味的视觉叙事。他对无名快照进行精心策划和重新诠释,为被遗忘的瞬间注入新的生命。自2009年以来,他持续从北京郊区的一家回收厂回收废弃的、即将被销毁的底片。他的北京银矿档案库是中国最大的档案项目之一,迄今为止收藏了85万多张1985年到2005年期间的匿名照片,重建了中国大众胶片摄影的很大一部分历史。

E06

The Waves(colors)

呈现单位Presented by

B09k

艺术家Artist

Maxime Fauconnier(比利时 BE)

B09k月球广告牌项目(Lunar Practices) 遵循月球的运动周期,在每个月新月的当天,邀请一位艺术家、诗人或设计师的作品来到这里,每天日落时(中国 UTC+8) 广告牌会被点亮。

2024年第六期邀请比利时艺术家 Maxime Fauconnier 带来他的《 The Waves(colors)》, 艺术家收集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作品《海浪》里所有关于颜色的词语。在广告牌展出期间,会在广告牌下方发生一场表演:六位表演者共同朗读《 The Waves(colors)》中所有颜色词语的中文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广告牌,往期照片

B09k|艺术家书籍、展览、广告牌等项目的容器。他们希望以语言为基础,将艺术家、作家和设计师联系起来。用流动的项目摆脱艺术书店的传统结构。他们将书籍作为活动和展览的出发点。空间对他们而言是用各种活动为当地社区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E07

CORPUS: How Do You Kill What Does Not (Need) Bleed?

艺术家 Artist

Darius Ou(新加坡 SG)

策展人 Curator

Gideon Kong(新加坡 SG)

CORPUS是一件3D打印的独版书籍作品,由平面设计师Darius Ou构思、设计、印制。作为单词的“corpus”既指死尸,也有文本语料库之义,作品CORPUS则回应了“印刷已死”这一泛滥口号,也审视了这一现象对于3D打印来说意味着什么,一本3D打印的书籍是否未经存活就已被宣判死亡?以此为出发点,CORPUS的作品进一步探索了物质性与死亡、维度与因果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抄本的来世——这些都经由作品的概念生成和实际印制等步骤来逐步记录、演绎。

此次展览与abC合作,想象CORPUS 原作之早逝,以投影的形式呈现 CORPUS 的“幽灵”。同时展出由Temporary Press 带来的同名出版物,它依据原作而设计,是一本影印的、非3D印刷的复制品,此外,还将附以3D打印的艺术装置物,隐喻从骨架般(二维)图形所衍生的古生物学式(三维)描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Open M Art Fair 成都,照片致谢 阿发奇

Darius Ou|来自新加坡的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实践于排印、动态图形与3D打印的裂缝中展开,为艺术家、机构、商业客户设计视觉识别系统,构造图形传说。此外,他还运营hyperpress,其中系列作品囊集了3D打印与平面设计之关系的持续研究。Darius Ou 是 ADC New York Young Guns 21 的获奖者。

Gideon Kong|一名平面设计师,他也是设计工作室 gideon-jamie的联合主理人,其工作室的实践范畴包括出版(Temporary Press)与运营书店/空间(Temporary Unit)。他于2021年完成了硕士研究——平面设计领域中的批判性设计与艺术实践,自2016年起,他任教于新加坡艺术大学(拉萨尔艺术学院)。

* 展览空间的天然石灰洗支持:THELí 厘

E08

姐妹系统× abC编辑部 Sister System × abC Team

展具设计 Designed by

fanfare (荷兰 NL)

内容策划 Content by

art book in China

在“打开—— Open M Art Fair” 是fanfare首次在其他地区委托创作 “姐妹系统”这款展架系统(但肯定不是最后一次)。展览期间,系统将变身阅读自习室、休闲亭、会客厅,为不同活动提供一个舒适、近乎家庭的环境:放松、聚会、交谈,甚至跳舞。每当它身处于新的环境,或为新的目的而建造时,便获得新的生命。此次在北京,“姐妹系统” 也将作为公共活动的一处特别交流会客厅,等你来碰头碰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Open M Art Fair 成都,照片致谢 阿发奇

fanfare|成立于2014年秋季,旨在为独立设计项目提供一个框架作品,特别在跨学科领域进行探索与合作,挑战当代语境下的创意性交流项目。fanfare 最初以游牧的方式来运营,在阿姆斯特丹的各地区之间游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发了fanfare展架。当fanfare搬到阿姆斯特丹西区历史悠久的前棚户区Tetterode大厦,拥有了固定的门面空间后,继续着游牧式活动,将fanfare项目(与展架)带到各种国际活动中。曾经fanfare旨在弥补独立设计活动与艺术实践之间的鸿沟,此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在全世界创造和支持重要设计项目与合作的平台。在整个发展历史中,展架系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E09

LOVATIESĖ

艺术家 Artist

Egidija Čiricaitė (立陶宛 LT)

启发于立陶宛织物纹样,LOVATIESĖ系列作品由老式打字机敲击而出,游走于纺织、书写、言说间的朦胧地带。传统上,纺织在春耕劳作之余开展,往往还伴随着唱歌和讲故事—— 布料交织与故事编撰的工艺得以结合。LOVATIESĖ项目从立陶宛传统床罩图纹出发,探寻字词与观念间的双语转换,将诗歌谱写成了图像与语言、语言与听觉、听觉与灵觉、灵觉与物质之间的乐谱。

*lovatiesė 在立陶宛语中译为 “床罩”。

“我采用的图样取自曾姑母所织的床罩,她来自立陶宛南部,该地区的纺织物和歌谣出众,也因其复杂的政治历史而闻名。虽然地区边界不定,纺织纹样却同歌声一般,始终如一,在动荡时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 Egidija Čiricait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Open M Art Fair 成都,照片致谢 阿发奇

Egidija Čiricaitė|通过制书、写作、出版、学术研究探索语言内外,塑造“语言认知经验边缘的朦胧世界”。出生于立陶宛考纳斯,定居于英国伦敦,Egidija 正在斯莱德美术学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和伦敦大学学院语言系攻读跨学科博士学位。她曾是大英图书馆的 “Artist Books Now” 组委员会成员,也曾联合策划肯特大学 “艺术家书与医学人文” 项目。她定期参演European Poetry Festival,2023年10月德国PSW画廊出版了她的视觉诗新书。此外,Egidija的艺术家书被V&A博物馆、泰特美术馆、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柏林国家博物馆、荷兰皇家图书馆等多处收藏。

E10

纸间相望Across the Paper: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Alternative Publishing Practice

主办机构 Organized by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Goethe-Institut China

联合呈现 Co-presented by

art book in China

选书策划 Curated by

Miss Read: The Berlin Art Book Fair (德国), 陆冉 Lu Ran (中国)

展览 “纸间相望” 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打开——Open M Art Fair”北京同期联合开放,分别呈现来自中国和世界的多元另类出版实践。展览特邀中、德两方策展人各自策划选书,从不同视角出发,囊及丰富选书,勾勒不同地域基于另类出版媒介展开的创作面貌。在两边平行对望的展厅中,我们邀请你打开感官,倾听页面翻阅间、空间流转间、文化交融间持续生发的对话。

6月13日-6月16日

12:00-18:00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

11:00-18:00 “打开——Open M Art Fair”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选书,滑动查看更多

E08

围绕马拉美展开的文学博览会Exposition littéraire autour de Mallarmé

艺术家 Artist

Michalis Pichler(德国GR)

致敬1969年 Marcel Broodthaers 在比利时安特卫普 Wide White Space 举办的同名展览,本次展览基于马拉美诗作《骰子一掷,不会改变偶然 Un Coup de DIJs Jamais N’Abolira Le Hasard》展开,集中呈现了围绕该先锋派作品展开的在不同媒介上的重读与重写。本次展览是对该历史展览的一对一挪用,因此它本身就是一个 “精选集”。

《Coup de Dés (Collection) 》汇集了不同版本的马拉美作品,以及许多历史上和当代作者的挪用之作,如 Claude Balif、Fritz Balthaus、Derek Beaulieu、Jérémie Bennequin、Christopher Brennan、Marcel Broodthaers、Bernard Chiavelli、Jim Clinefelter、Lucien Desalmand、Mario Diacono、Sammy Engramer、Marie Louise Erlenmeyer、Cerith Wyn Evans、Ernest Fraenkel、Rodney Graham、Paul Heimbach、Angela Grasser、Bar Guy、Felix Philipp Ingold、La Bibliothèque Fantastique、 Ernest Fraenkel、Rodney Graham、Paul Heimbach、Angela Grasser、Barry Guy、Felix Philipp Ingold、La Bibliothèque Fantastique、Brian Larosche、Alexandra Leykauf、Benjamin Lord、Stéphane Mallarmé、Michael Maranda、 Guido Molinari、Monchas、Francoise Morel、Nontsikelelo Mutiti、Aurélie Noury、Michalis Pichler、Henri Pousseur、Nicolas Richard、Mitsou Ronat、Sam Sampson、Camille Soula、Ultralab、Klara Vith 和 Eric Zboy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xposition littéraire autour de Mallarmé, 2024, Center for Book Arts, New Yor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ichler (2008), Maranda (2008), La Bibliothèque Fantastique (2012)

Michalis Pichler |出生于西柏林,Pichler花了大约12年在柏林、雅典和纽约的不同大学与艺术院校学习不同的学科方向。在此期间,他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并成为了一名建筑师,并在雅典卫城遗址接受了两年的雕塑学徒培训。

作为艺术家、写作者和藏书家,他往往独立于商业画廊系统之外,在视觉艺术和文学的想象边界两侧运作。他也是一个社区建设者,致力于创立和运营艺术家机构,如Conceptual Poetics Day(自2013年起)和Miss Read(自2009年起)。2002/2003年前后,他发明了“Recto-Verso-Collage 双面拼贴法”和 “object perdu 被发现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觉设计

萧宇呈 yuchenghsia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Open M Art Fair · 北京 主视觉海报
设计师:萧宇呈

此次“打开——Open M Art Fair”的关键词分别为Manifesto(指令)、Material(材料)、Maker(创造者)、Margin(边界)、Mind(头脑)、Manual(手工)、Media(媒介)、Matter(物质)。这八个以M为开头的关键词,既是活动策划的内容及方向,也对应着材料的使用与创作。

本次视觉以Open Material为概念展开,图形皆取自Adobe Illustrator内建的笔刷素材库,从现成的电子素材中找到适合的图象去应用,建立了对材料的新的观看和理解。

展览设计

建筑其中 studio Eki Ong

建筑其中 studio Eki Ong 是一个以建筑设计为轴心的移动工作平台。受东亚多层次城市与生活纹理的启发,于2019年开始耕耘于台北及广州两地,实践多样貌作品。擅长探问既有定义与场所可能性,在复杂环境之中挖掘线索,建立平静、清晰并丰富的体验。致力在空间之中创造余裕「让心自由探索的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度品牌挚友

纸张支持 |康戴里纸业 Antalis Paper

印刷支持 |经纬印业 Landl Printing

展览输出支持 |乐图 LOTOART

字体支持 |汉仪字库Hanyi Fonts

精酿啤酒合作 |北平机器 Peiping Machine

本场活动 品牌合作伙伴

独家社区内容合作平台|小红书

茶饮咖啡合作|崎寻 Taymeet,InOrder Coffee

冰淇淋合作|PUJO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主办:北京坊 位于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连接了北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创立之初,即定位于打造“集大成”的“中国式生活体验区”——在建筑上创建历史基因与城市未来的“和而不同”的“中国式建筑集群”,在商业上创建中国与世界、传承与创新、经济与文化融汇的业态格局。在文化上展现中国当代精神与世界视野,呈现出独具中国智慧的文化、艺术、设计和生活。目前入驻品牌代表有 :无印良品酒店,PAGEONE 24小时旗舰店,星巴克臻选北京坊旗舰店,曼联梦剧场,国药中服免税店,保利国际影城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即廊房头条17号,与天安门广场零距离,与国家大剧院遥相呼应,是一座融合当代文化、先锋艺术和科技创新展示的复合型文化艺术场馆。

abC是一个致力于推广中国本土的艺术创作与实践的机构平台。创始于2015年,以“书”为起点,开放阅读。abC始终保持前沿视野,展开多媒介、跨学科的探索,关注具有媒介性、材料性、作者性的表达方式,挖掘独立文化的潜能与价值。

我们将abC重新解读为“a not b but C”——敢于打开歧径,在常识与反常之间思考游走,可变地、流动地理解事物和参与世界。

问候/咨询 hi@a-b-c.work

参展/展务 fair@a-b-c.work

商务/媒体合作 partner@a-b-c.work

Open M·2024·北京 工作组

负责人:周玥 Yue Zhou

展览/展会统筹:刘小门 Yaya Liu

项目管理:杨丹 Dan Yang,许珂 Ke Xu

商务与媒体拓展:杨子艺 Ziyi Yang

公教活动与新媒体:陈家心 Jiaxin Chen

活动执行:郑云沧 Yuncang Jung

设计助理:姚泓妍 Hongyan Yao

展览设计:建筑其中 studio Eki Ong

视觉设计:萧宇呈 yuchenghsiao"abX"展具合作:敬人纸语 Jingren's Paperlogu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