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会写书法,但是想要成为名家,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更别说是名家了。胡秋萍这位女性书法大家,从她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做一个书法家是多么不容易。
胡秋萍原来是开封当地文艺团体的一名演员,她曾经和同事一起骑车四处表演。如果她继续这样下去,要么是在当地小有名气,要么就是像大部分的同行一样,默默无闻。
不过,她从小就酷爱书法,跟着当地的一位老书法家学习,渐渐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书法体系,又借助河南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浓郁的书风,走出了一条充满活力的书法道路,并多次参加国家级的画展,获得过不少奖项,如今已经是中国书协理事,中国画院研究员,河南省书协副主席。
在胡秋萍看来,书法就是人生,她用自己的笔和画来反映现实,用她的笔和画来回应这个时代的病态和常态,也可以用自己的理智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偏见和主流。
她正如《瓦尔登湖》中所唱的:“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简单,简单,再简单。”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文人在这个时代的坚持。
书法的学习,必须要在传统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这样,笔墨的生命才会逐渐发展。怎样确定自己的写作取向,是每个学习书法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的问题。从胡秋萍的书法创作过程来看,王铎是她成功的起点之一。
同年,河南省与日本关西王铎篆刻研究会合办的王铎书法展览,于郑州展出,展出作品多为楷书、行书、行书、楷书、行书等。王铎那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中得到了创作的机会,也逐渐摸索出了一种更好的书法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王铎在明清两代书法艺术中独树一帜,被誉为“河南之豪”。胡秋萍也是一个河南的姑娘,她的母亲也是一个农村出来的。中原的大气、大气、大气,胡秋萍甫一看王铎的字,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胡秋萍在王铎的书法中,不断地摸索着,她将二王的沉稳圆润的笔触改为圆转中含方折,涩滞中见流畅,厚重中见舒展,秀润中见刚健,每一个字都是连贯的,一笔落下,浑然一体。
在用墨方面,他也学习了他的方法,他用的是一种大胆的上升墨,让墨汁从浓到淡,再到粘结,再到有韵律的行笔,让它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干、越来越枯,这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在线条的变幻莫测的变化下,它能给人一种很强的韵律感,也能给人一种很好的视觉效果。
在书写的过程中,他也学会了将原来的单个文字,变成了一个数字,整个画面都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的凝练,形成了一种连续的书法,结字之间,有一种纠缠不清的感觉,有大有小,有小有小。在这一瞬间的跳跃之中,产生了一种大起大落,对比鲜明的艺术效果。
胡秋萍在模仿王铎的时候,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她对王铎的喜爱,对王铎的感情,都是近乎痴迷的,但同时,她也始终保持着一种寻找新的自我的决心。除了王铎,她还从汉隶、魏碑、敦煌书法、《圣教序》、章草、怀素的《自叙帖》和颜柳等古典碑帖中汲取养分,不断地体会和感悟自己的笔墨。
很明显,胡秋萍对“明清调”的演奏已经不满意了。她的楷书和行书,都是清丽脱俗,清丽脱俗,这是她女子特有的细腻气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