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老人家,我们终于找到你了……”两名文质彬彬穿着西装的男人急切的上前抓着一名老人家的手说道。
面对突如其来的人,老人家也懵了,他根本不认识面前的这两人,正当众人都疑惑的时候,这两人才将来意说明清楚,更揭露了40多年前的惊天秘密。
得知是因为往事,老人家陷入了沉思,似乎回到了40多年前,带男子来的村干部也惊呆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40多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两人如此急切的找到老人?
44年后,终于找到捐献文物之人
2012年年底,一名老人在家中休息的时候,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两个男子来到了他的家中,看到了要找的人,两人十分开心,抓着老人的手紧紧不放,随后在两人的解释下,老人才了解他们的来意。
这两人是文化保护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这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安排,寻找一名叫做孔忠良的老人家,经过一番周折,两人来到了咸阳,这才得到了孔忠良的信息,两人先是到村干部了解了老人家的情况,带着期待过来的。
得知两人是从西安来的,又是为了一个白色的石头而来,孔忠良这才反应了过来,想起了那件尘封在记忆中的往事,也了解了两人的来意。
正式了解以后,孔忠良不由的担心起来,是不是当年那件事发生了什么变故,否则为何会时隔44年,还要来找自己。
老人家一辈子本本分分老老实实的种田,并没有见过什么大风大浪,突然有这么两位领导上门,自然就忍不住担心起来,看到孔忠良这样紧张,旁边的村干部也不由得紧张起来,看着两人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两位专家却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对着孔忠良先是安抚了他的情绪,随后才说明两人的来意,当年孔忠良和他父亲曾经到西安,将一个白色的石头捐给了碑林博物馆。
那个石头经过专家的鉴定,不仅是一个文物,还是曾经汉代的吕雉皇后用过的玺印,为中国考古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听到这里,孔忠良这才放心下来,虽然过去了40多年,他对于这件事始终没有忘记,甚至还能隐约想起那个石头的样子。
得知是一级文物,他也十分的开心,两位工作人员直接表达了来意,这次大费周章找到孔忠良,一方面是告知他这枚白玉石头的来历,另一方面就是对他的行为做出嘉奖。
文物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中国,华夏文明发展了数千年,不管是历朝历代的文物,对于中国发展来说都是一个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些文物只要收集到一件,就能揭开历史的一角。
所以在对待那些发现了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的普通老百姓,有关部门都会颁发一个捐献文物的荣誉证书,并且根据文物的价值还会发放相应的一笔奖金,奖金对比拍卖什么获得的利益肯定是不如的,但也是国家在相应政策中能够拿出的最大奖励。
当年孔忠良捐献文物的时候,因为对文物不了解,并没有发放什么奖励,国家又经历了几年的动荡,等时局安稳下来后,这件事又被搁浅了。
直到前段时间,相关人员再次研究这枚石头的来历,这才确认了这个文物的价值,对于当初捐献者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奖励。
这才派出了两名工作人员寻找这名捐献者,当年登记的资料是由一对父子捐献的,父亲名叫孔祥发,儿子名叫孔忠良。
如今40多年过去,也不知道两人是否还在人世间,经过一番调查,只查到了孔忠良的下落,而他的父亲在几年前已经离开了人世。
这次两人上门就是邀请孔忠良到西安参加一场表彰大会,在孔忠良的心里,表彰大会并不重要,他想再看看自己曾经捡到的那个白色石头,就跟着两人再次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
提起自己能捡到这个文物,还要从44年前说起。
路边捡到石头,鉴定是文物
孔忠良1955年出生在山西咸阳的一户普通农家,父母均是靠家里的几亩田地为生,因为不想孩子走上种田的老路,夫妻两人响应了国家的政策,将孩子送进了小学,期望孩子长大能够成才。
虽然两人的期许很高,但是那个时代其他的小伙伴都自由自在的玩耍,孔忠良自然而然对学习也就没那么上心,下课了就喜欢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四处玩耍。
1968年的某天,这天下课以后,不记得是出于什么原因,孔忠良没有和小伙伴去玩耍,反而是一个人独自沿着路边的小水沟慢慢走回家中,那时候他酷爱收集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所以途中他时不时的拨弄草丛,想看看有什么新奇的石头。
正当他专注在找寻石头上时,一晃而过的亮光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这个光很像是反射光,说明附近一定有可以发射光的石头,这让他十分的惊喜,开始在水沟的附近细细找寻起来。
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一个四方的白色石头静静躺在水沟旁,被水边的草掩盖着若隐若现的,风吹过才透露出一角,这才让石头的反射光被他发现,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立刻捡起这个石头,发现底部有一层薄薄的泥,就用水将它清洗干净。
清洗干净的白色石头,俨然就是一块成色很好的白玉,虽然孔忠良不知道什么是成色。
但是这个玉石上面的纹路和光滑的触感,都彰显出这个石头的不凡,尤其是石头上面刻着的奇怪动物,也让他感到十分的新奇。
这个发现让他顾不得再找其他的石头,他快速的跑回家中,想要问问看父亲是否认识这个动物是什么。
没想到父亲孔祥发在仔细看过这个动物,也不懂它究竟是什么动物,当他翻过石头底部,又发现了石头的底部有4个大字。
正是这4个字,让孔祥发意识到,或许这个石头并不简单,很可能是某种印章类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上面的动物十分奇特,联想到常常听闻有人在附近挖出了文物,他第一直觉就是这个石头肯定也是一个文物。
不怪孔祥发有这样的想法,他们所在的地方是陕西咸阳,这个省份和城市是封建时期发展的起源,更是十三朝古都所在之地,这片土地上,随随便便都能挖出几件文物,运气好的话,甚至还能挖出某大家的墓穴,那就有更多的文物殉葬品。
想到这点,孔祥发坐不住了,他和儿子说明了情况,这个白色石头很可能是文物,想要问问儿子准备怎么处理。
得知可能是文物,孔忠良第一反应就是捐给国家,捐给博物馆,毕竟文物对于国家考古是非常重要的依据。
虽然孔祥发是农民,听闻儿子的想法,也忍不住对儿子竖起大拇指,第二天更是找到了村领导,请求对方开具介绍信,准备带着儿子前往市里的博物馆,一方面鉴定一下宝贝,另一方面也当作带儿子见见世面,因为关乎到文物,他并没有说出真实原因,只说去玩两天。
那时候的交通并不便利,两人历经了好几道交通线路,才来到了碑林博物馆,因为心中也忐忑,两人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心思参观博物馆,只向工作人员提出要见馆长,或许是两人的表情太过严肃,工作人员也变得十分紧张,当即请来了馆长。
馆长看到两人拿出的白色石头,眼睛都直了,凭借这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这个石头绝对是文物,先是感谢两人无私的行为,又细细询问了孔忠良捡到石头的地点和过后,就让他们两人在馆内参观,然后自己迫不及待的回到办公室和几名专家共同研究了起来。
几人经过初步鉴定,只知道这枚印章的材质是上好的和田玉,但是具体的来历还需要细细研究,馆长向孔祥发父子说明情况后,孔祥发就决定尽快回家,毕竟家里还有很多的活计要做。
因为不知道文物的价值,馆长也不好发放奖励,孔祥发父子原也就没打算要什么报酬和奖励,和馆长道别后就准备离开,但馆长不可能让两人自费来这里一趟,就先拿出了20元,作为路费发给了父子两人。
研究文物,竟是吕后之物
孔祥发父子离开后,博物馆的专家们对这块白玉石头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从印章雕刻的工艺、雕刻的动物以及雕刻的字,一一做了研究,终于可以确认,这枚印章正是汉代皇后的玺印。
这枚玺印采用的是上好的羊脂白玉,通体纯白晶莹,摸上去触感光滑,并且没有任何的杂质,玺印经测量是长2.8厘米高2厘米的正方体,玺印的顶部的动物正是螭虎,尤其这只螭虎还卧于云纹上,这正是汉代玺印的标志纹路。
螭虎代表着龙子,汉代王室最喜欢用这个动物雕在重要的印信上,可以充分代表他们的身份,而玺印底部的4个大字,正是篆体的皇后之印,通过史献中记录的,汉代皇后的玉玺,正是金螭虎纽,字体内容则是和皇帝一样。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博物馆的专家们都在对这枚玺印的来历不断研究,更是翻阅了无数汉代相关的历史资料。
多次开会探讨后,初步猜测这个玺印很可能是出自刘邦和吕雉合葬的墓地,因为当时发现石头的地方正是在咸阳的韩家湾,距离刘吕墓园很近,应该是吕雉的后印。
提起吕雉,这个女子在历史上绝对是堪比武后的奇女子,她不仅仅是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掌控政权16年之久。
更重要的是她在位期间做出的政绩并不比任何一位皇帝差,一方面更改法制,一方面着重农民生产,提升国家的实力。
当然,吕雉功绩斐然的同时,她残酷的手段也被世人诟病,先是利用文字的漏洞残杀韩信,再是用计残杀彭越,更在自己儿子做了皇帝后,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最后为了霸权甚至连孙子都不放过。
专家们之所以可以确认这枚玺印属于吕雉所有,主要是这枚代表皇后地位权力的象征,只有霸权16年的吕雉才用过。
因为这枚玺印不同于其他的皇后凤印,这枚玺印相当于是玉玺,代表这统治者权利的信物,作用等同于皇帝。
自从弄明白了这个玺印来历,专家们内心十分的澎湃,没想到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被反动分子给看上了,他利用权势强迫碑林博物馆将这枚玺印送到北京,好在当时有专家时时关注着这枚玺印的动态,没让有心人得逞。
在度过了那段黑暗时期,这枚吕后之印重新回到了碑林博物馆,后碑林博物馆改成陕西博物馆,1991年正式将这枚玺印列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也确认了这枚玺印的实际价值。
当专家们调查这枚玺印来历的时候,曾经的馆长想起了那对无偿捐献的父子两人,但因为种种繁杂的事务,无法前往寻找他们,直到为表扬这些无偿捐献文物的人们,陕西相关部门成立了汉文化保护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专门针对的就是保护文化做贡献的个人或者组织进行表彰,不仅会发放表彰证书,同时基金会还会拿出一部分的资金作为奖励发放,孔忠良父子正是受表彰的其中一份子。
碍于孔忠良父亲离世,这份殊荣就有孔忠良一人领取,2012年12月1日,孔忠良走上表彰大会的颁奖台,他只拿过证书,婉拒了奖金。
对于他来说,当年的20元已经是奖励,作为中国人,保护文物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结语·】——»
文物是国家重要的财产之一,保护文物不仅是它本身的价值,更重要是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
很多收藏家虽然没有捐献文物,但是他们妥善的保管也让专家们有了研究方向,这也是弘扬文化的一种形式。
凭借文物我们考古学家才能挖掘更多的历史发展轨迹,见证更多历史文化的传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