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有观众反映成都三家博物馆在标识、展板文字及文物信息等方面存在不准确的问题,而记者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一些错别字、用字不准确、中英文标识不一致、介绍不准确的问题。
比如对于某博物馆对恐龙的介绍,中文版写着产地为“四川自贡大山铺”,而对应的英文却写的是“Beibei,Chongqing”(重庆北碚);展板上明代典籍《天工开物》误写为“《天宫开物》”;某博物馆的参观券上将“仕女拥衾图”写作了“侍女拥衾图”,等等。
严格来讲,这些错误谈不上多严重,或许是疏于校对、检查而出现的一些细节问题,而且有些其实已经被纠正。但是,人们对博物馆总是有特别的期待——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教育场所,理应精益求精,尽量确保准确。
近些年博物馆出错的问题确实时有发生。比如2023年常州一博物馆门前石刻英文拼写出错,把英文单词ladies打成了ladides;2022年,有游客发现杭州一博物馆标识牌将“小心地滑”翻译成了“Slip carefully”(小心翼翼地滑);2017年,有网友发现陕西一博物馆多处标识错误,后来馆方已召开管理工作会议专门整改。
这当中,一方面有工作不够谨慎细致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近些年博物馆大热,游客数量暴涨,观众也越来越“专业”了。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下了历史新高,客观上让博物馆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被反复审视的可能。
既然如此,博物馆也不妨抱着开放的态度,打开门办馆,欢迎社会各界的“挑刺”。其实很多纠错,也能变成一种知识和意见的交流。
成都日报 图
比如有游客在成都一博物馆发现,“骨箭簇”“铜箭镞”同时存在,似乎同一个文物有不同的名字,故而提出质疑。后来博物馆解释,观众所提到的两个字有通用的情况,但为避免混淆和产生误解,馆方决定将文字统一为使用“镞”,接下来将进行替换。可见,这种挑错还有知识普及的功能,或许解决了不少人头脑里的疑问。
所以,博物馆不妨借此机会,拉近与游客的距离,不断完善标识的准确度。前面提到陕西某博物馆的案例,在被纠正错误后,馆方表示欢迎社会各界继续监督批评,并称“凡是在博物院内发现类似错误,一经核实,我院将奖励小雁塔登塔票两张”,这种态度就颇值得肯定。
另外,考虑到如今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博物馆不妨成立专门的纠错机制,可以在第一时间收集游客意见,对此做出充分回应,并及时对错误予以纠正。通过良性的互动,博物馆和游客共同维护知识的正确性和权威性,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也是纠正博物馆标识里的公众期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