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2月27日报道 昨日,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出席研讨会时表示,自2月5日发布深圳停车收费政策调整最新研究成果以来,收到市民积极反馈。从目前反馈的意见看,市民支持停车收费上涨比重有所提高。对于路外停车收费调整,更多市民倾向选择“错峰出行”方案。

根据该中心本月初发布的停车收费调整方案,针对路外停车,推出“交通方式转移方案”(方案一)和“鼓励错峰出行方案”(方案二)。其中,方案一拟通过大幅提高工作日白天非住宅类停车收费标准,促使上下班交通方式以公共交通为主。按照其公布的收费标准,一类区域全天最高停车收费额可达190元。而方案二,计划对在早晚高峰期开出全市所有经营性停车场(即包括住宅类停车场)的汽车,额外增收停车调节费,并以此方式鼓励市民放弃开车或错峰出行。征收时段为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7:15~9:15和17:15~19:15。其中,一类区域在交通最拥堵的早上7:45~8:45和晚上17:45~18:45,考虑每次收费20元;其余高峰征收时段,考虑每次收费10元。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昨日透露,目前已收到市民通过邮件反馈意见近30封,对深圳拟通过提高停车收费“治堵”,赞成和反对意见各半。而网络上支持提高停车费的意见已超过30%,支持率较去年9月首次公布研究成果时有所提升。此外,结合邮件和网络等各方面的意见,更多市民支持“鼓励错峰出行方案”。

记者了解到,若该方案实施,深圳将成为全球首个以征收停车调节费方式治理拥堵的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表示,方案目前仍将公开向市民征求意见或建议,市民可继续发邮件至sztcsf@163.com。

作者: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