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报6月12日报道 在经过几年爆发式增长后,中国车市正经历结构性调整,步入“微增长”时代。为了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先卡位,各车企调整在华战略,以寻求最适宜的发展路线。重视中国市场、加速新车型导入、增派常驻董事、加强本土化研发,这就是Honda(本田)“思变则通”的新棋局。

2012年,从中期战略发布会到北京车展,再到广州车展,本田正在进行着一场变革。去年,本田发布了以“我动 未来动”为主题的中期战略规划,其核心是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以及全面推进本地化,与中国一起创造新价值。一年以来,在一系列“动”作之下,本田的中期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是本田在中国市场积极进取的信号,也是本田加速在中国市场变革的力量源头。

虽然车市迈入“微增长”,但中国车市仍是全球增量最大的市场之一,未来的增长潜力值得期待。众多企业增大在华发展力度,力求抢占制高点。例如大众、通用将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丰田将加速混动车型国产进程;日产则推出为中国度身打造的概念车Friend-ME等。由此可以看出,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本田亦是如此。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成长,“为中国市场开发”的理念不断在本田的最新车型中得到体现。在上海车展上,本田发布了主要为中国市场研发的全新车型凌派和杰德,同时展示了全新价值MPV概念车Concept M,这些行动充分印证了本田在中国市场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就如本田社长伊东表示的那样:“本田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将继续加快中期战略的步伐,向中国市场导入新车型。”

加强本地化研发,则是看重中国市场的另一核心举措。众所周知,本地化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充分应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更能降低研发和采购等成本,增强价格优势。

伊东社长对媒体表示:“我们希望开发出更多的受中国用户喜好的商品,用中国的原材料以及中国产的模具,同时由中国的员工来进行生产销售。”本田积极促成和培养合资方研发人员参与车型的研发。在凌派的开发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的研发工作都是由中国技术人员参与,而且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研发的工作。为了更好地进行本地化研发,本田在今年4月向中国增派了一名常驻董事,目的就是开发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受到中国顾客喜欢的具有Honda特色的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