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7日报道 9月6日-9月8日,201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责任与未来”为年度主题展开交流和研讨,30余位国家部委领导、200余位企业集团高层、7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等共计700余位汽车行业精英齐聚天津,共谋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网易汽车第一时间为您带来论坛的新鲜报道。

一汽副总经理吴绍明先生为本次论坛进行讲演,他讲演的题目是“实施品牌战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汽车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他表示,在新能源车上我们坚持的是“技术上可能”,这是我们的一个发展原则,“经济上可行”,“环境上可融”。

以下是吴绍明先生的发言实录:

尊敬的何部长、汽车界老前辈、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包括小虞会长,好多领导和前辈,特别是咱们的汽车同仁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按照本次会议的要求,本来给我出的题目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汽车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刚才董会长已经说了,咱们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年的主题是“责任与未来”,刚才国宝主任,包括万钢主席,都讲了在新能源的问题,这是从技术上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天结合这个题目我还得讲品牌,为什么一定要讲品牌呢?怎么都去过德国,马上法兰克福又要开展会了,好多领导和同仁都要去德国,看德国各个城市的发展史,二战之后,大多数城市,好象只有海德堡没有被夷为平地,(其它)几乎都被夷为平地了,为什么夷为平地之后能恢复得这么快,后续可持续发展得这么好,甚至金融危机时德国在欧洲还是一枝独秀,我总结起来,对于企业来讲,要想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有什么,企业废了,整个物质的东西废了,我们应该有什么,你看,德国在战后几乎没有新品牌,都是老品牌,品牌的积累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特别是品牌背后的软支撑是可持续的,所以今天我主要是跟大家报告两个方面:第一是把一汽从2010年以来新一轮品牌战略一步步实现的情况跟大家报告一下,分享一下;第二部分谈一谈通过这几年个人的体会,他们给我写的我就不细说了,更关键是从2010年开始,一汽将之作为一个转折点,我们叫做“从制造产品到经营品牌转变”,每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一样,有的企业可能还没到这个历史阶段,有的企业不说经营品牌,而是不断地提升品牌,品牌首先得打造,然后不断往上走。

上次在上海我讲过这个题目,我是从“微增长”说起的,微增长时谁好?品牌好的再怎么增长也不是微增长,而是中增长,而是高增长,所以品牌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讲太重要了,对于企业来说,怎样打造品牌、经营品牌,这样你才能有未来,也符合今天会议的主题。

一汽的品牌从战略规划上进行回顾,2010年4月份车展上,中国一汽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战略,当时徐建一董事长阐述了一汽整个品牌战略及未来规划,同时对一汽整个企业品牌的内涵进行了发布,发布的是什么?品质、技术、创新,可以这么说,一个品牌首先要过品质这一关,从今年开始,协会提出了“中国品牌”,把“自主品牌”用国家的概念提出来了,要想打造“中国品牌”,得先从品质开始,让客户相信你的品质;第二,你的技术要跟上发展,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对于)创新,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都是技术创新,但当时提出来时,对于已经发展了六十年的老国企一汽来讲,对一汽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要求、内涵可能更高,所以当时我们叫“品质承载责任”,是对客户的责任,“技术创造优势,创新引领未来”,下面这张图里是当时提出的一汽品牌,各式各样的,最后就是三把伞,中国一汽商用车,它的LOGO是一汽的鹰,但它是镂空的,大的,中国一汽乘用车的LOGO是徽章式的。

接下来就是红旗,我刚才说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就是三把伞,接下来是产品线的品牌,这个规划对企业来讲,我们从2010年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建一董事长就把它定义为“品牌战略是一汽的最高战略”,所以我们“十二五”规划的发展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统领,以产品为主线,以体系为支撑,以效益为核心,最后说了,可持续发展,包括品牌提升,都是为了提升整个产品的附加值,这是2010年。

2011年,我们发布了技术品牌,未来的低碳节能技术品牌,我们叫“蓝图战略”,这是2011年在上海发布的,未来汽车的发展技术是什么?其中低碳、节能、环保怎么实现,从技术上支撑我们一汽的品牌战略,大的有了,我刚才说技术创造优势,怎么创造,战略上我们把它定义为“蓝图战略”,其中有两方面,传统节能和新能源。

在传统节能上,我们从动力、高效,从轻量化、从低阻、整车,包括智能控制,在传统车上能够想到、能够解决的我们都得做工作,不单单是动力,“十二五”规划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传统节能上我们的潜力非常大,而且我的一个观点,不把传统车做好,新能源车也做不好。

作为汽车整车厂来讲,从技术管理学的角度是四大管理:一是能源管理,怎样管理好能源,让其高效;二是热管理,只要有能源交换就有热产生,要把热管理好,这样才能支撑好能源管理;三是安全管理,车辆必须安全,安全、节能、环保,安全是首要的,安全要管理好,就像新能源,让客户担心那就麻烦了,安全上不说达到放心,也得安心;四是舒适性管理,刚才有位领导跟我交流,说他的车做出来了,也达到了好多高指标,续航里程多少公里,就是到了一百多公里之后车里没法儿坐了,噪声受不了,NAH不行,咱们新能源车夏天空调不行,冬天制热不行,那是不行的,这都关系到舒适性,所以咱们在传统车上稍微展开了一下,在新能源车上我们坚持的是“技术上可能”,这是我们的一个发展原则,“经济上可行”,“环境上可融”,这个发展原则不要看只有十五个字,“技术上可能”,技术上要一定能实现的,技术上实现不了,这个大家好理解;另外一个要“经济上可行”,总靠国家补贴,对一个企业来讲不叫经济上可行,刚才国宝主任讲了特斯拉,其实能走出经济可行不单单是技术上的问题,还包括整个模式上的问题,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营销模式,都需要实现整个价值链的经济上可行;“环境上可融”,因为新能源本身就是为了环境,它主要是整个使用环境的支撑,特斯拉如果卖到中国来了,买完上哪儿充电去?后续服务都得跟上,这都是环境,所以我说我们在按照这个原则一步步往下做,我们认为它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方面,一个产业、一个产品都有它的内在规律,我们都在做,大家可能对一汽的期望值比较高,都说一汽(发展)怎么这么慢?但我们拿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满足这几个原则。

当然,在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的示范城市里,当时选择长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汽在,更关键的是它是北方城市,电动车锂电池的低温特性大家都熟悉,长春不行的,投入试验从十度几个小时到现在做到了二十度几个小时,长春去年冬天冷,三十度造了将近两个月,这也不行啊,长春市,省里头都比较着急,这次苗部长715到长春去也在问,因为电池解决不了,我们得靠保温和加热来解决,加热就又得费电,老百姓、出租车没车库,走公共用车,有车库还行,但放外头吃个饭,几个小时后出来开不了了,这也不行,电池的高温不行,低温也不行,还得冷却。我简单回顾一下2011年。

到2012年我们在北京钓鱼台发布了红旗品牌战略,把红旗这个品牌作为我们的一个高端品牌,单独发布了红旗战略,包括整个品牌内涵,包括红旗下一步的发展,刚才蔡总问我,红旗系列化考虑了没有?这次715没见着我,它也有品牌的发展规律,肯定是从Top Down一步步系列化,就像奔驰一样,A级车什么时候才开始做?今年新一轮红旗品牌规划已经开始往下滚了,这里我就不展开了,红旗的整个内涵是大气、尊贵、经典、科技,把它作为国车的大气风范(展现出来),从4月底开始接待外宾都开始用我们的L5了,省部级开始用我们的H7了,我认为中国品牌汽车到时候了,不单单对红旗,尊贵经典,怎样传承品牌基因,引领过车发展,我想这是引领中国品牌的发展,整个国车是指中国品牌,现在红旗打造了两款品牌,包括车型平台首款产品都已经推出来了,后续车型也在做,包括服务,因为这个车的服务是承诺四年十万公里,整个体系都在打造,这是红旗品牌战略。

同时,在2012年,要支撑我们整个的品牌战略,我们当时讨论的时候本来是“品质、技术、创新”加不加“服务”两个字,我们当时说,再加就太多了,要想把服务作为支撑,品质、技术、创新要解决,我们把战略里的服务品牌叫做“全品质关爱”,首先已经有品质了,服务品质也要提出来,在“品质承载责任”里要有服务,怎样把它支撑好,所以当时我们提出“全品质关爱”,不论何时何地何事,中国一汽将以标准化、专业化的高品质服务,细致入微的个性化关爱满足客户的需求,践行品牌承诺,“全品质关爱”的“全”字就是由我们的整个体系来支撑,不是光靠售后服务人员,而是全集团、全体系支撑,这里面服务品牌整个的打造也是一步一个台阶在走。

这几年一直在做的工作,给用户的直观感觉,渠道、标识,这些都在做,当然,红旗起步我们就把它放在展示店做的,而且没有马上追求量,把展示店和服务铺到哪儿,红旗才能走到哪儿,所以H7向全市场投放时只有九个城市,每个月的量我们都是有节奏的攻,而不是全敞开式。

这是一汽从2010年新一轮品牌战略整个情况的简单回顾。

我谈三点认识:

第一,经营品牌一定要从市场、从客户(入手),特别是满足客户价值,满足了客户价值,给客户提升了价值,你才能最终获得市场的认可,从客户认知到认同,最后才能认可,第一步是认知你,第二步认同,第三步才是认可,这样你的品牌(有了)知名度、美誉度,最后才能有忠诚度,我们提出来,“千标准,万标准,客户满意是标准”,所以一定是以市场为导向,一切围绕市场转,前两天中央电视台一个论坛让我参加,李稻葵最后问我一个问题,“一汽红旗,国家这么期待,老百姓这么厚爱,你们下一步怎么发展?”我回答的就是这一条,最终是靠市场,靠用户的认可,而不是靠大家捧着,这是红旗最终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我就不说了。

第二,经营品牌一定要持之以恒,长期打造,千万浮躁不得,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大家的不理解,而且要不断积累,不断投入,用老百姓的话讲,“着急不得”,一定要想好,算好,你才能干好,想明白了,算明白了才能干明白,这一点上我觉得确确实实,耐得住寂寞二十年,一分钟保证完,大家以前不理解,其实要想企业可持续发展,岂止二十年呢?这是我的第二点感受。

第三,经营品牌要全员、全岗位、全过程、全体系的品质工作质量保证,不是只靠一款车,靠一个环节,靠一时。

我的体会就这么三点,可以这么说,面向未来,确确实,对于汽车来讲,对于企业来讲,我们的挑战很多、很大,但挑战和机遇永远是并存的,只要我们面对挑战、认识挑战,一定能够找着我们的发展机遇,所以最后我还是做一下广告,品质承载责任,技术创造优势,创新引领未来,一汽不断去践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