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0月18日报道 10月17-18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武汉车展组委会协办的2013年全球汽车论坛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今年适逢中国汽车工业60年、对外合资30年的历史时期,这种双重周期效应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一个独一无二的战略机遇期。因此,今年全球汽车论坛将紧扣“汽车未来发展之路—目标·策略·模式”这一主题,围绕“战略机遇期的选择”、“城镇化与汽车业”、“中国自主车企整体提升的路径”、“解惑新能源汽车战略”、“国际化人才”、“股权合作”等热点话题,展开精彩对话和研讨。700多名中外专业人士参会,为中国汽车社会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一汽集团营销管理部副部长李杰主持了主题为“中国自主车企整体提升的路径”圆桌会议,他表示, 近几年进口品牌、合资品牌不断在渠道上进行下沉,在价格上进行下探,渠道上直逼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城市,在价格上下探,直接逼近我们自主某些车型的价格水准,给自主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以下为李杰的演讲实录: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建立60周年,一个甲子的时间,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逐步从弱到强的历程。特别是近十年间,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飞速发展后,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和生产国。记得十年前,在汽车业内有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叫“井喷”,这是在2000年初的时候,当年这个词可以说是脍炙人口。这个词就是形容当时的汽车市场,非常火爆。记得当时有一位业内的同仁跟我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现在你把马车装上发动机都可以卖出去。当然了这是一句玩笑,但是足以说明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这种火爆现状。用六个字形容当时的市场,可以说是“车好销,利易得”。

中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十年的迅猛发展之后,汽车销量不断攀升,今年汽车销量预计可以突破1800万辆。在这块巨大的“蛋糕”中,我们自主产业当然占有一席份额,但是从整体看,自主产业相对于整体市场来说还处于相对的弱势阶段。特别是近几年进口品牌、合资品牌不断在渠道上进行下沉,在价格上进行下探,渠道上直逼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城市,在价格上下探,直接逼近我们自主某些车型的价格水准,给自主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构建我国自主汽车企业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整体竞争能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之路,这一课题就摆在了我们每一个自主汽车人的面前。下面就今天的论坛主题请我们每一位嘉宾发表他们各自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