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报10月31日报道 “自主品牌、草根品牌更有能力和优势从产品设计、制造、销售乃至服务等方面做出改变,让城乡居民在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作为长期研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知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出席“城镇化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时表示,新型城镇化要围绕“人、业、钱、地、房”五大要素深化改革,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中国城镇体系的最大短板是中小城市发展不够而特大城市的“城市病’严重。随着我国农村和已进入城镇的人口逐步真正市民化,随着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大发展,汽车消费需求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依托一大批城市群发展城市化和依托县城发展农村城镇化“两条腿走路”的城镇化道路将给我国汽车行业,特别是三四线车市带来重大机遇。

前瞻市场机遇要“抬头看天,低头看地”

城镇化将会为汽车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要分析这个问题,必须“抬头看天,低头看地”:“天”就是中央政策,“地”就是经济形势,尤其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和方向。

当前社会上在讨论“李克强经济学”,关注李克强新政。我认为,如果有“李克强经济学”,它应该有三大要义:一是新方向,以转型打造经济升级版;二是新引擎,用好新型城镇化等新“四化”内需“最大潜力”和创新驱动战略;三是新动力,用改革释放“最大发展红利”。李克强总理有三个最具有他个人特色的政见,城镇化是内需“最大潜力”,改革是发展“最大红利”,服务业是就业“最大容纳器”。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改革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要把城镇化这一最大潜力变为现实动力,必须通过改革。城镇化如何改革?城镇化要围绕“人、业、钱、地、房”五大要素深化改革。人是城镇化的核心,是出发点和归宿点。新型城镇化最关键的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转移人口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产业支撑和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钱是城镇化的重要保障。解决城镇化“钱从哪儿来”的问题,要建立多元化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和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土地集约使用和土地改革中使农民利益最大化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使进城人口住有所居和安居乐业是城镇化的关键所在。要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供给体系满足进城人口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

城镇化是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防范五大误区:一要防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避免使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的“拉美化陷阱”。二要防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避免地方一哄而起搞大跃进,一味追求城镇化的高速度和规模扩张,陷入速度至上陷阱。三要防城镇化的“房地产化”,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避免过高地价推高房价、陷卖地财政陷阱。四要防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消灭村庄,大量农民“被上楼”,陷掠夺式发展陷阱。五要防特大都市“大城市病”,避免重物的城镇化而轻人的城镇化,陷高楼林立而居民幸福感下降、特大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粗放开发陷阱。

城镇化要“两条腿”走路,中小城市发展空间巨大

均衡的城镇化发展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依托大都市发展城市群,实现城市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比如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等,这将是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很重要的方向;另一方面要依托县城发展中小城市,提升其人口聚集功能,鼓励更多的人就地城镇化。县城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依托县城发展可以推进就地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减轻农民工异地流动造成的社会代价。把县城发展成中小城市,既有利于避免土地浪费、污染难以治理的“农村病”,也能避免过度发展大城市造成的“大城市病”。

改革建制市,推进县辖市发展,在县域发展一批小城市。内地有一大批城镇人口都达到十万甚至是几十万人,但还是镇。在这方面,可借鉴台湾县辖市体制经验。台湾大中小城市在功能上呈三层级模式:一是五个大城市如台北、高雄等;二是省辖中型城市如基隆、新竹、嘉义等;三是一大批县辖小城市如宜兰、台东、屏东、苗栗等。20世纪80年代,台湾大型城市人口占比25%,中型城市占22%。大量县辖小城市有效缓解了城乡对立,克服了“大城市病”。依托县城推进农村城镇化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建设不同规模的城市: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县把县城发展为30-50万人的中等城市;在50-100万人的中等县以城关镇为依托建立20-30万人的中小城市;在50万以下人口的小县要把县城做大。

三四线市场扩容,谁主沉浮?自主品牌VS合资品牌

城镇化是内需“最大潜力”,这就意味着城镇化将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新型城镇化会带来人流、物流、钱流、信息流,它会为汽车产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不赞成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规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应该是中西部地区以县城为依托的中小城市和城市群中的中小城市及小城镇。这些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是我国汽车行业,尤其是汽车自主品牌的重大机遇,因为自主品牌企业在三四线市场上的最大优势,除了一直坚持的重视性价比策略,还有对于市场的熟悉程度与灵敏度。自主品牌企业更了解中国市场,更懂本地消费者,产品定位更加精准。

应对三四线车市大大扩容的机遇,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供应链管理,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提高三四线城市市场占有率。

一要加大自主技术创新。要增加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招聘熟练的技术研发人员,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汽车的技术含量,特别是加强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二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需要转变汽车经营理念,由经营汽车产品向经营汽车品牌转变,加强品牌设计、营销、维护,不断提升自主品牌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打造优势品牌。

三要延伸汽车产业链。我们不仅要重视汽车制造业,还应高度重视与汽车相关的服务业,因为中国汽车服务业未来发展潜力极大。汽车服务业被称为汽车后市场的黄金产业,涉及汽车美容、汽车装饰、汽车养护、汽车电子等多种服务项目,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中的价值比重日益增加。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整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的利润约占20%,而50%至60%的利润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在汽车贷款信贷方面,美国贷款买车的比例为80%至85%、德国为71%、印度为60%至70%,而中国10%。我国汽车企业要大力开拓整车和零部件市场、汽车物流、汽车金融和汽车保险等服务市场,二手车市场、消费者服务市场等,实现汽车生产基地向产业基地的跨越。

四要明确不同市场定位,实施差异化战略。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市场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满足不同人群对汽车的不同需求。例如,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汽车市场中,居民购买力相对较弱、对油价敏感,加油、养护不是很方便,销售策略应以售价适中、油耗较低、养护成本较低的“草根车”为主;而大中城市汽车市场,乘用车趋于饱和,面临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停车难等问题,但消费能力较高,可以发展高档车和新能源汽车。

五要完善市场营销网络,提升市场占有率。广汽吉奥的“双千”工程扶持1000家汽车品牌代理经营者和1000名人才加入营销团队,引发创业和创富浪潮。这种通过创业创富发展营销网络是应对城镇化机遇的一种好尝试。因为城镇化、市民化必须要有稳定的就业作为支撑。有就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够实现汽车消费有有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