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2月7日报道 2013年上半年,国产汽车产销规模首次双双跃过千万“量级”,呈现“逆市上扬”。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在达到“百万量级” 市场规模后,对市场需求的期望过高,出现供需不平衡局面,整个行业也呈现库存压力犹存、需求放缓、结构调整、竞争加剧的局面。

如何适应新的市场新形势?如何共担行业责任、谋求有序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推动厂家、经销商、消费者等多方共建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未来新秩序?这是行业内外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以“共担责任与有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12月7日在北京举行,从多个角度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进行探讨。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何黎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汽车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将给进口高端汽车带来很大的市场空间,但增速会有所放缓。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整个市场的回归理性,跨国公司进口车供应商必须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重新进行审视和调整战略,尤其是跨国汽车公司要高度关注供给过剩、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否则将会失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下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何黎明的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今天,第十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隆重召开,首先我代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朋友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不久前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党中央和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准基调,统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选择一条兼顾当前和长远的转型升级之路,着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总体运行趋势是好的,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回升,市场信心增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十分的严峻,在努力增加出口的同时继续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众所周知,自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增速趋缓,今年1到11月份汽车市场相较于前两年已开始有所回暖,且高于我们年初的预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汽车产销量增长达到13.5%左右,其中商用车市场结束了前两年负增长的局面。二、自今年6月份开始经销商库存逐月回落至警戒线以内和合理的库存区。三、大多数汽车经销商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有所提高,业绩要好于去年同期。

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的汽车产能已经远大于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生产企业在2009年、2010年市场高增长的驱动下而扩建的产能,大多已经竣工投产,这些产能的释放将会给市场,尤其是我们经销商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对于今后的车市我们不能过于乐观。

总得来看,今年我们市场产销将突破2000万辆,汽车市场已开始出现国际成熟市场的一般特征,汽车市场增长已由单一的新增需求驱动,逐步转变为新增需求的特征。

新车市场与二手车市场的联动推动进一步凸显,买方市场已经显现。当前,要推动汽车市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看待汽车消费与环境、能源、交通的关系,目前我国已进入汽车消费时代,汽车市场的发展对环保、交通、能源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压力,限购、限行、限签的地方性政策将逐步向更多的大中城市扩散,这将对汽车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此我们要理性看待。

二、正确看待产能与市场的平衡关系,要调整对中国汽车市场预期过高、供给过度的惯性思维。

三、正确处理汽车生产与报废的关系,既要进一步加强汽车报废更新的力度,改变重生产、勤报废的思维。

四、积极建设推动新车市场与二手车市场的联动关系,改变现在二手车交易量较少,二手车流通不畅,对新车销售贡献度不高的现状。

五、要积极营造和建立良好的联动关系,核心是调整汽车供应商与经销商关系研究失衡的问题,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同舟共济,和谐供应,真正发挥各自的市场主体作用。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进步,汽车流通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有形市场、服务方式和服务业态不断完善,企业集团化趋势明显,行业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现代化流通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市场的繁荣,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为拉动内需等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我们也要看到,对业内面临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更值得我们反思,我们行业的法规尚不完善,行业标准缺失,行业发展不平衡,流通制造生产引导消费的作用欠缺。同时,企业存在管理粗放,服务不精、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因此,就汽车流通行业发展看,可以说喜忧兼具,改革和创新的任务还十分的艰巨。在此,建议我们行业企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认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要在现有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经营模式、发展目的等方面勇于改革和创新,从行业上讲就是要完善各项法规,建设开放、有序、高效的现代汽车流通体系。从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做大、做强、做优,目的是要把流通服务与生产,服务与消费者的职责发挥的更好。

二,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要以发展的眼光研究市场,研究科技信息时代发展对我们行业带来的冲击。比如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会不会对我们现有的营销方式带来变革,电商的发展是不是我们行业发展的方向,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我国汽车市场格局会产生哪些影响等等,都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和积极研判应对的。

三,加强行业与企业与上流产业如汽车工业,与下游行业的融合,一方面构建良好的联动关系,和谐共赢,一方面要通过上下游行业的联合携手前行,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平稳理性增长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基调,就进口汽车市场而言,虽然进口数量相对较少,市场份额较低,但是作为中国车市的补充,在我国汽车市场中一直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而且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必将对我国汽车市场的整体运行和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汽车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将给进口高端汽车带来很大的市场空间,但增速会有所放缓。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整个市场的回归理性,跨国公司进口车供应商必须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重新进行审视和调整战略,尤其是跨国汽车公司要高度关注供给过剩、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否则将会失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今天第十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的召开,为我们大家搭建了共担责任,有序发展为主题的交流平台,会上将与政府有关部门、业内专家,国内外汽车经销商、供应商、媒体人士等等,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进行回顾与展望,解读国家汽车相关政策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2013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状况,预测2014年市场走势等等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增强信心,续写辉煌。

最后,预祝第十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