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2月18日报道 秦,曾经是一个强大帝国的名字,而今天,它被赋予在比亚迪旗下的一款新车身上。震撼的车名是否也代表产品本身的震撼?5.9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1.6L的百公里平均油耗、双擎双模技术,以及综合水平够高的配置。这就是秦自身的亮点所在。随着秦的上市,我们也对其进行了简短的体验。接下来,就让我们结合秦的亮点以及简单体验之后的感受来和您聊一聊它的那些事儿。

● 秦是一款怎样的车型?

比亚迪秦是一款基于速锐打造的,搭载了双擎双模技术的新能源车型。所谓双擎是指它在动力上即拥有一台具备113千瓦最大输出功率的1.5T发动机,同时还拥有一台具有110千瓦最大输出功率的驱动电机,而这两颗“心脏”采用并联的方式集于秦的发动机舱内。在二者共同作用的混合动力模式下,秦能爆发出479N·m的最大扭矩和217kW的最大输出功率,其最高车速超过185km/h,同时百公里加速成绩为5.9秒。传动方面,秦匹配的是一台能够承受350N·m最大扭矩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

所谓双模(DM:Dual Mode)是指秦拥有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两种驱动模式。在纯电模式下,电动机单独带动车辆运行。当电池电量过低或者动力需求加大时,车辆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模式切换至HEV(混合动力)模式。同时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还特别增加了ECO(经济性)和SPORT(运动性)两种不同的驾驶形式,因此秦有四种驾驶体验方式。同时在所有模式中,秦还能进行制动能量回馈,即电机向电池返充电,每百公里约回馈2.5-3度电,可多行驶接近15公里。当然,在双擎双模的动力支持下,秦的官方综合油耗数据为1.6L。

相比之前的比亚迪F3DM而言,秦所拥有的双模是第二代技术,相比DMⅠ而言,它在电池组、电机设计、动力匹配以及整车平台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此之前,网易汽车已经为您奉上过秦的静态评测,所以对其外观及内饰我们就不在此文中赘述。您可以点击下面链接详细了解:

● 价格与补贴:

12月17日秦正式上市,此次其共推出了两款车型,其中尊贵型售价为18.98万,而旗舰型的售价则为20.98万。作为一款新能源车型,同时也基于其自身能够提供纯电力驱动所获得一定的续航里程的基础,结合9月份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新的补贴政策是以在电力驱动下行驶的里程为指标,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R(电动续航里程)≥50每车补贴3.5万元,而比亚迪秦正符合了这一标准,其在纯电动模式下,可以行驶70公里。对此,补贴之后的车型价格分别为15.48-17.48万。这样一来,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的竞争力似乎有所提升,毕竟像丰田普锐斯和凯美瑞尊瑞这样的车型是没有这项补贴的。

另外,据比亚迪官方声音。由于深圳政府的支持,对于秦,在深圳地区除了享受国家给予的3.5万补贴之外,深圳政府还会给予3.5万的补贴,也就是说在深圳市场,秦将拥有7万元的补贴优惠,此时其入门价格已经达到了11.98万元,相当于一款普通紧凑型家轿的价格。

而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得到满足,在发布会现场,比亚迪官方正式宣布,秦将拥有整车最长6年或15万公里的保修政策,同时其电池电芯将终身保修。对于一款全新混合动力车型而言,秦在售后方面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

● DMⅡ相比DMⅠ的升级之处

★ 平台方面:秦(DMⅡ代)是一款基于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的全新车型(速锐)基础上打造的。而F3DM(DMⅠ代)是则是将DMⅠ代系统搭载在传统燃油车F3上的双模车型。

★ 动力方面:但就汽油机的匹配上,秦采用的是1.5TID发动机,并拥有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等技术,同时匹配的是一台双离合变速箱;而F3DM则搭载的是一台1.0L发动机,传动部分匹配的也是一台CVT变速箱。相比之下,秦不仅拥有一套全新的动力系统,同时在数据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

车型名称F3DM
汽油发动机型号BYD476ZQABYD 371QA
排量1.5L1.0L

最大功率(Km/rpm)

113/520050/6000
最大扭矩(N·m/rpm)240/1750-350090/4000—4500

在电动机方面,秦所搭载的全新电动机无论在结构上、数据上还是在设计技术上都优于F3DM所采用的电动机。从数据上看,秦的电池能量13千瓦时、纯电动续航里程70公里,相对于F3DM的电池能量16千瓦时、纯电动续航里程60公里相比,它的能量转化效率大幅提升。

车型名称F3DM
动力系统无污染高容量超安全铁电池动力带制动力回馈-
电池管理系统分布式电池管理智能型集中式管理系统
动力电池能量(kWh)1316
最大功率(Kw/rpm)110M1电力系统最大功率25、M2电力系统最大功率50

★ 电池方面:由于新技术的加入,使得电池单体指标以及电池包总成方面,比亚迪秦也远远优于F3DM车型。

DMⅠ代和DMⅡ代的电池单体指标对比
项目DMⅠDMⅡ

基本性能

尺寸(mm)28/100/37620/115/173
容量(AH)5026
中值电压(V)3.33.3
体积(L)1.0530.398
质量(Kg)2.20.7
体积能量密度(w/L)157216
质量能量密度(Kg/L)75123
最大放电能力倍率/10S4C23C
低温充电能力-10°0.2C0.5C
-20°0.1C0.2C
DMⅠ代和DMⅡ代的电池单体指标对比
项目DMⅠDMⅡ

基本性能

尺寸(mm)1896/967/131953/369/307
组合数/串联100152
体积(L)240.18107.96
质量(Kg)220.1150
能量(Kwh)1613
标称电压(V)330506

通过对比来看,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结构的调整,使得DMⅡ代相比DMⅠ代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同时这也对秦在空间和动力传递效率方面有着相对不错的表现。

试驾体验:动力输出直接,底盘偏软

在上市发布会之前,我们通过简短的时间对秦做了一番体验。当然,在此之前,比亚迪也针对秦百公里5.9秒的成绩做过一项挑战赛,面对各个系别的不同级别车型,秦获得了19胜15负的成绩。

关于秦挑战赛请点击下面图集了解:

通过之前的介绍我们也了解到,秦搭载了一台1.5T增压发动机,这款机器与比亚迪G6上搭载的一样,最大输出功率113kW,另外还有一款额定功率40kW、最大功率可达110kW的电机与其匹配。传动部分,新车匹配的是一台DCT双离合变速箱。

此次的体验,我们首先在200米的直线跑道上来体验秦的加速实力。为了获得最大的动力输出,此时的秦采用的是混动模式中的运动驾驶形式。当绿灯亮起,我们所做的就是不顾一切的将油门踩到底,剩下的就由秦来完成了。

在起步初段,得益于那479N·m的最大扭矩爆发,秦的前轮出现一定频度的打滑,同时强大的扭矩也会对转向有所影响,有点抢方向盘的意思。而在打滑消失后,所获得的就是顺畅的推背感,虽然不算强烈,但是很直接,基本能延续到跑完200米踩下刹车的初段。不过由于车况的差异,0-200米加速,秦的成绩在8秒上下浮动,作为一款紧凑型家用车而言,这样的表现已然不错,至少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让你体验一下“冲刺感”。

而在后面的赛道体验上,由于条件所限我们并没有让秦发挥出它的极致。不过,通过2圈的体验,秦所带给你的除了非常直接的瞬间加速能力之外,其所匹配的双离合变速箱也很跟劲儿,换挡的顿挫感很小,相比于速锐的驾驶感,秦的动力输出更为平稳,不过,在混合动力模式的运动驾驶形式下,中高转状态下发动机的噪音还得来的太早太快,而且有些恼人,而当切换到经济的驾驶模式下,动力传递的直接性以及噪音的出现都相对弱了一些。

在底盘方面,秦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纵臂扭转梁结构,不过在调校上,或许是出于舒适性的考量,所以秦的弹性元件偏软,在入弯时,它的侧倾还是很明显的,坐在车内明显感觉支撑力有所不足。另外,秦的转向采用的是电子助力转向,在低速时力度偏轻,高速时转向力度略强,不过在指向性方面,秦似乎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得益于强劲的动力输出,如果在将底盘调校的扎实一些,那么秦的运动性表现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由于现场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以及车辆电力的不足,所以我们此次只能算是对秦进行了一番初体验。在日后,当网易汽车拿到试驾车之后,将为您奉上我们对秦所做的详尽评测文章,敬请期待。

● 配置亮点:安全配置丰富

除了动力方面的优势之外,秦在配置水平方面也很抢眼。从配置单来看,两款车型均标配了17寸铝合金轮毂、全尺寸备胎、双模式电动天窗、定速巡航、智能钥匙、遥控驾驶系统、倒车影像、右前泊车辅助、GPS导航系统、车载蓝牙、多功能电动可调方向盘等配置。

安全方面则标配整车8气囊、ESP电子稳定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HAC上坡辅助系统、刹车优先系统、胎压监测系统、紧急制动双闪警示功能等。旗舰版车型还增配了全景影像泊车系统(可通过多功能方向盘控制开启或关闭)、带有记忆功能的四向电动调节方向盘以及真皮座椅等。

● 前景:

作为比亚迪的又一力作,秦秉承了比亚迪一贯的高水平配置规格,同时基于其在电池方面的成熟基础,新的双擎双模动力匹配也非常成功,而且,在动力表现上也拥有极佳的成绩。不过,作为一款全新的新能源车型,个人认为秦在模具用料以及内装的设计风格上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至少拉开与速锐的距离,才能体现它的与众不同。另外,就产品本身而言,虽然它有着很高的质保条件,但相信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产品部件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而这我们只能从时间上去寻找答案。

另外,综合比亚迪秦的自身实力,它在动力和油耗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再加上丰富的配置,结合价格来看,它的性价比还算不错,而官方给出的2000台的月销预期相信也能够得到满足。不过,对于各个城市而言,虽然秦只需要220V的接口就能完成充电,但我们更希望的是政府能够多增加一些配套充电设施,而不是让车主在缺少回家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满街寻找充电口。

作者:张钧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