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2月31日报道 “几乎叫得出名字的汽车品牌,在中国都可以找到身影;而名字叫得有些响亮的汽车品牌,都在中国实现了国产”——由此带来表面上庞大数据的空前繁荣,即使是背靠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背后“厮杀血拼”的激烈程度也前所未有。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诸多车企开始把海外出口作为“纵深战略”,但挑战是巨大的,成功者并不多见。

中国汽车出口整体增速下滑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中国汽车出口89.37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7.35%。其中,乘用车出口54.86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9.63%;商用车出口34.51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3.5%。

数据显示,1-10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同比年内首次呈现增长。其中:进口金额同比增长0.2%,结束了9月下降趋势;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3%,增幅较前9月有所提升。

即使在出口金额上有所上涨,但整年的汽车出口“下挫”态势已成大局。包括往年在海外表现较好的诸如力帆汽车在内一些品牌,有可能完成不了年初制定的海外销售目标。

业内分析人士崔东树认为,中国整车出口对海外政策和政局、经济影响的依赖较大,最近以来受到人民币兑换美元不断升值的客观影响,导致出口价值不断下降,成本增大但利润下降较为不利的局面。

纵观国内车企的出口战略,大多是整车出口或在当地CKD的简单模式,这两种模式受各种因素制约较多,较难持续平稳增长态势,但也有企业另辟蹊径,开创更为深度的“海外合作模式”,上汽通用五菱便是其中的代表者。

从2007年组建海外事业部开始,跟大多数企业的出口战略不太一样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实施的是“产品输出、管理团队输出和业务模式输出”的国际化战略。截止到2012年,该公司已经开拓了包括中南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业务市场。

“高度本土化”输出或成出口样本

在诸多的海外市场中,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两年耕耘的印度市场,俨然已成为该公司在海外开疆拓土的一个成功样板,并开始迎来收获期。今年5月,上汽通用五菱正式试水印度市场:悬挂雪佛兰标志的CN100(五菱宏光),变身柴油版、汽油版的雪佛兰Enjoy,相继在印度上市。

截止11月,Enjoy在印度MPV市场累计销售14909台,打破了铃木Ertiga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成为市场的生力军。

事实上,雪佛兰Enjoy在印度市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为了让该车更接地气,也贯彻公司的“人力资本与团队输出”的海外战略,上汽通用五菱派出了核心团队参与通用印度公司的运行,并主导雪佛兰Enjoy的开发及柴油机匹配集成、产品制造的国际化标准等工作。

在实施一系列的高度本土化的措施之后,雪佛兰Enjoy在当地取得好成绩,也是情理之中。2013年12月20日,雪佛兰Enjoy(五菱宏光)还一举摘得2013-2014年度Autocar印度年度车型评选中的年度MPV车型大奖。

这种将海外市场看作是本土作战,进行高度本土适应化的研发和匹配,正是很多出口车企所缺乏的。可能更多的车企把海外市场当是一个“淘金地”,真正做到本土化研发的比较少。因为这样投入较大,而且“变现”速度也较为缓慢。反之,这或许也是多数车企在当地选择CKD组装的原因。

但是从长远来讲,如上汽通用五菱把“产品输出、管理团队输出和业务模式输出”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三位一体”模式,既可以在提高输出产品的成功概率之外,也可以让团队在国内外的交流中相互锤炼及促进。

向“知识产权输出”转变

事实上,除了印度项目外,上汽通用五菱海外业务同步运作的还有埃及、拉美的KD项目。更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11月17日,通用汽车埃及公司在柳州与上汽通用五菱共同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TLA)和工程服务协议(ESA),这也是上汽通用五菱历史上第一份技术转让合同,以及第一份工程服务合同。

这标志着SGMW与通用埃及合作的海外汽车CKD项目在启动一年后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汽通用五菱知识产权费将由“缴”到“收”,实现最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输出。

有上汽通用五菱人士表示,未来5年内,在知识产权费用上,公司将持续实现由“缴”到“收”的根本性转变,将成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整车技术输出企业。

除了上汽通用五菱在埃及的开拓中取得进展,吉利于去年把该地区的开拓也上升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从去年开始,吉利汽车开始把汽车出口作为重要战略推进。埃及将是吉利汽车一个重要海外市场。”吉利汽车公司一高管表示。

去年,吉利汽车与埃及GB Auto公司签署了CKD(全散件)供货组装合作协议,以及埃及总经销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在埃及CKD组装吉利产品,首款车型为帝豪EC7,初期设计产能为三万辆/年,组装产品在满足埃及市场需求的同时,将辐射到周边北非中东市场。

显然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耕耘上,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有了更多自己的心得和路数。

或许,对于在一些国内的汽车企业来说,利用国际市场来换取生存或更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是一种残酷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市场现实,毕竟国内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终有一天会面临饱和。

通过海外业务,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量的扩张,以印度、埃及业务为契机,培养了一支从技术、生成、服务、国际贸易的队伍,初步建立了一个海外业务体系,“到十二五期末,其希望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占整个SGMW业务的10%。”

而吉利汽车对于海外出口更是野心勃勃,早前李书福在接受采访也表示,“到2015年,吉利汽车的总产能将达到200万辆,公司出口量将占总产能的一半。”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将有更多的车企走出国门,各自谋求生存及发展的“丛林法则”势必参差不齐,命运也将各不相同,但唯有勇敢走出来,才有可能赢得更广阔的天空。

相关链接:图说车市--中国汽车出口大多是第三世界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