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2014年1月9日报道 当美国底特律汽车城还徘徊于破产时,当部分欧洲车企还未摆脱欧债危机时,201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依旧高歌猛进。2013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越上一年,站上了2000万辆的全新台阶,并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汽车市场在2013年气势如虹的表现说明,经历2011年与2012年的缓慢增长后,车市已经摆脱了上一轮经济刺激政策收拢后的影响,经济增长的总量支撑起了车市的刚性需求。不过,也有不少声音认为,2013年车市的猛涨受到了消费力提前释放的强烈影响,并不能客观反映中国汽车市场的实际消化能力。但不管怎样,蛇年车市的猛涨带动了诸多车企的发展,而车企的进步也丰富了车市。不同于往年,在中国汽车消费黄金十年的最后一年,市场与车企在追求销量的同时也纷纷表现出了迎接下一个十年的新姿态。

先来说2013年车市中那些如火如荼的车企,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占据前三甲依旧毫无悬念,但就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三家巨头都有相当可观的销量增长成绩单。除此之外,日系车企的强势复苏引人注目,不少业内人士所预测的2013年日系车企会更惨的言论并未化为现实,取而代之的是众多日系车企用新产品、新战略带来的销量迅猛提升。而如同福特、现代、起亚等车企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阵地,并且成功分得了市场增长的红利。

除了销量,车企在2013年的新车发布也与往年颇为不同,如上海大众朗行、奇瑞艾瑞泽、东风本田杰德等车型都不再带有为卖车而造车的传统气息,而是不约而同地在营销上向汽车生活的多元化这一方向靠拢,这也从侧面体现出车企对下一个十年中国汽车消费心理的预测以及对汽车消费结构即将发生变化的准备。

2013年还是“新品牌、新车企”之年,以观致为首的新品牌的出现为汽车市场注入了全新活力,不同以往粗糙的品牌建设思路,新品牌在推广上全面国际化,特别是诸如奇瑞等自主品牌,产品与品牌全面向合资车企靠拢,折射出自主品牌对未来企业出路的不懈探索。同时,奇瑞捷豹路虎、东风雷诺等新合资企业的出现也表现出2013年合资末班车来临之时,市场依旧有足够的容量和更好的发展前景。而英菲尼迪国产项目敲定等事件则清晰地反映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潜力,虽然这一分支市场未来的增长可能会有所减缓,但市场基石依旧巨大。

纵观2013年的中国车市,增长是第一关键词,而伴随增长的是市场整体以及市场中个体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市场结构优化。一言以蔽之,2013年的车市不是在无头绪地向前狂奔,而是渐渐走上了规划有序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