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5月19日报道 5月7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就《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公开征集意见,并进一步明确了对油耗超标车企的惩罚措施,其严厉程度远超预期。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也表示,“如果不及时出台调整方案,部分进口车企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惩罚措施,有些企业甚至将面临淘汰危机。”

七大惩罚措施空前严厉 利好小排量新能源车企

《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一共包括七大告知事项,其中对乘用车油耗超标的企业惩罚性举措包括:

首先,对于平均燃耗不达标的车企(加入小排量车和新能源汽车后燃耗仍≥6.9升/百公里),工信部将进行公开通报。第二,前一年平均燃耗不达标的车企,工信部将暂停受理改车企新产品公告的申报。第三,所有乘用车企跨类生产和扩大产能的项目,均需要提交企业平均燃料消耗计划,不能达标需要进行方案调整。若前一年度不达标的车企将停止跨类生产、扩大产能审批。第四,燃料消耗量相关国家标准,将被纳入最新修订的《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并予以实施。第五对于平均燃耗不达标的车企,在海关通关审核、进口检验、生产一致性核查上将加强监管。第六,车企将严格按照《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要求,按时递交上一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报告。不达标企业需同时提交“改进书”,并停产或限产现有不达标车型。

除以上惩罚措施外,值得关注的是《通知》第七条,同一汽车生产集团公司下属有多个独立法人乘用车生产企业,可作为一个核算主体统一核算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诚然,用独立法人企业生产的乘用车平均油耗考核企业,可降低企业达标难度,实施奖惩政策,确实是更加现实的做法。既能推动乘用车的油耗降低,又能使用户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以广汽为例,广汽吉奥虽没有在本次油耗测评中打标,但若以广汽集团为核算主体,吉奥则可以通过集团旗下其他产品(新能源汽车、小排量汽车)来达标。

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意味着大型汽车集团下属不同品牌之间更易共享节能车型带来的油耗均值“红利”。

3.15曝光油耗造假是主因 但降低燃耗是大势所趋

今年,央视“3·15”曝光部分检测机构制造虚假汽车油耗后,工信部立即责令产业司和装备司的相关领导带队,对汽车油耗第三方检测机构和所有车企上报的油耗数据进行彻查。

3月,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随即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工信部《公告》2013年第15号),参考欧洲标准,建立了我国对乘用车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及通报制度。5月7日,工信部正式对企业油耗超标行为开出罚单,发布了就《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公开征集意见,并明确指出将对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暂停新品公告和产能审批等惩罚。

虽然,央视“3•15”曝光部分检测机构制造虚假汽车油耗,是促成此次“通知”出台的主要原因。但事实上,我国一直在准备对汽车燃油消耗进行限制,努力达到国际燃耗水平。2001年我国先后制定实施了《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等汽车节能方面的重要规定。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协议》中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将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需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需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需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则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

根据资料显示,从2006年到2012年,中国平均每年油耗降低1 .3%。目前国内乘用车的平均燃料消耗量为7.38升/100公里。虽然中国乘用车企在降低燃耗方面走得并不快,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人们节能环保意识觉醒的大环境下,“降低燃耗”终究是大势所趋。

未来油耗将逐步接轨国际 进口国产车均需调整结构

工信部同期公布了2013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表。据表显示,不论国产车企还是进口车企,我国乘用车达标情况并不乐观。79家国产乘用车企业和25家进口乘用车企业中,有22家国产车企和12家进口车企没有达标。与去年相比,进口车达标率下滑趋势更为明显:阿斯顿·马丁、保时捷、本田、克莱斯勒、雷诺、铃木、日产、现代、通用(中国)等均被列入“不达标”之列。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表示,我国2020年燃油限制标准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约为每公里120克,这将与2020年左右全球汽车油耗水平基本相当,低于欧洲标准但高于美国标准,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但根据目前我国国情,要实现2020年的5.0L/百公里目标仍具有一定的压力,各车企均需调整生产结构。

为达到以上目标,国家通过政策对生产新能源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进行优惠,促进新能源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让车企把研发重点转移到节能减排领域。比如,政策规定能够按综合工况电动行驶50公里的PHEV和纯电动车油耗为零,并且乘5进行优惠;还对小于2.8升/百公里的混合动力车,乘3进行优惠;企业纯电动车产量提高1%,车辆平均油耗就可提高0.25升/百公里,且不被罚款等等。

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王存表示“与国产车相比,进口车大多是高排量产品,面临的油耗压力相较于其他品牌肯定更大。”因此,各大进口车企业都转而寻求新的节能技术路径。此外,随着燃料标准不断降低,合资企业车型也将不断下压,自主品牌小排量车市场压力增大,自主品牌必须有所警觉,提防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可能。

平均油耗制度还有可能推动小型车企的兼并重组;同时给石油行业更大压力,加速提高燃油品质。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工信部出台如此措施,是为了对企业产生约束力,只有让车企真正感受到压力,才能让节能减排付诸于行动。

欢迎参与投票

你觉得此次工信部油耗设限对哪类企业压力更大?

进口车企

自主车企

合资车企

查看结果

起止时间:2014-05-19 至 2014-06-18

作者:高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