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汽车综合9月7日报道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目前,全国汽车三包协议的宣传和贯彻专项活动,已经完成了合肥站奇瑞4S店调研,只剩下北京最后一站。调研结束后,国家监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汽车三包”的细化准则。

此次“汽车三包协议”宣传和贯彻活动,是由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组织调研,共六站,46家汽车经销店被列为测评对象。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于元渤说,用户体验是此次调研任务的核心。

于元渤:在消费者调查的指标设计上,我们侧重于,测评消费者反映比较大的,维修透明性,维修保养价格,维修等待时间,一次修复率和过度维修等问题。

新规、好政、无人知晓;

汽车三包,简单理解就是汽车企业对所售商品实行:包修、包换和包退。2013年10月1号,我国开始施行新的汽车三包法,明确规定:在2年三包 有限期,或者行驶5万公里以内,如果汽车修理时间累计超过35天,或者同一个产品质量问题,累计修理超过5次,消费者可以要求换车。

此外,还包括发动机、变速器更换两次后,仍然不能正常使用,消费者有权要求销售商退货;修车时间超过5天以上,消费者可以提出驾驶备用车等要求。

不过,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郝庆丰坦言,很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有这些政策,多数属于盲目消费。

汽车三包争议不断

总的来看,新的汽车三包法实行后,因汽车质量问题而投诉的事件不增反降,一方面,说明新规消化了部分矛盾,给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一些汽车企业开始加大资金投入,改进产品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升了售后服务质量。

而且郝庆丰认为,大力推广汽车三包,还可以减少一些无端投诉事件的发生,降低了汽车企业风险。

但是,部分消费者质疑:新汽车三包法检验和鉴定条款操作性不强,需要细化,在调查中也发现,汽车行业测评量化标准模糊,部分企业普及三包法缺乏实质内容,甚至打太极。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建议,应当放开汽车质量鉴定限制,由消费者自由提起,降低鉴定费用,设立信誉度和透明度高的独立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监督。

汽车大卖场将回归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郝庆丰预测,未来的汽车销售将回归于大卖场模式,类似于苏宁、国美,降低4S店和生产商的话语权,多一个责任主体对消费者负责。

郝庆丰: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有可能汽车销售的主导模式,又回到大卖场,谁的车好卖就卖谁的车,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来驾驭大卖场,这样就有能力把售后服务三包协议搞好,有可能削弱厂家的话语权,不仅是4S店,就连厂家的生存也面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