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3月25日报道 2015年是本轮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收官之年,也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原定的50万辆目标的截止年。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3月23日,在88个城市中,共有49个城市出台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129项,还有39个城市未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至2014年底,长春、哈尔滨、沈阳、贵州省、云南省、内蒙古6个城市(群)未出台配套政策。据调查,已出台政策的城市,或明或暗都竖起地方保护的藩篱,阻碍了新能源车企的跨区域经营。
2015年3月25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学术沙龙第二季上,来自汽车行业的专家和学者一起审视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落地执行中的问题。
究其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流通室主任王青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地方政府为了在本地铸造一种政策高度,但是,当申请通过批示之后,如果发现资金困难,或者是没有把一些产业带进了,那么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就会下降。二是在补贴上还要设置一些新的机制。
那么中央出台的政策如何能更好地落地呢?
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认为,应督促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国家项目的审查不能“走过场”,敷衍了事,应该严把验收关,同时媒体应该给予更多地呼吁和宣传。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说,中央的新能源政策到地方不能落实主要有以下七点原因:一是,个城市的情况千差万别,北上广具有先决条件,各个地方的基础也不同;二是,各地的产业链不同;三是各地的财力不同;四是,发展思路不同。有的地方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五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六是,运用“推拉”的思维方式。运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推的方式,比如对公交车进行油补的限制,这是推。“拉”就是提供补贴等;七是,通过大型的集团购买方式,进行对外租赁。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客户群体不一定是单个的消费者,也可以是大型的集团。这样对于政策的落实也更为容易些。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教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孙立清认为,政府应该研究一下自身政策是否有矛盾的地方。比如在公交车领域,根据政策,目前燃油车超过3.5元都是政府补贴。但是现在的补贴政策影响了新能源公交车的推进。第二,充电贵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从消费者角度讲,一升油是2.5左右,一度电现在有的是2元,这造成了消费者积极性不高。第三,不能用商业思维解决技术问题。第四,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使用一致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资深汽车评论员张超认为,目前有“两个不积极”是主要原因,一个是传统汽车产业不积极,因为国家给的补助无法弥补电动车投入的资本。还有一个“不积极”,是消费者不积极。因为市场没有给消费者一个购买的理由。同时,张超认为,低速电动车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为中国购买新能源汽车“第一人”启辰晨风的车主于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他说,作为车主,我的愿望只有一个,就是不被骗。厂家不能因为满足国家政策的某项标准才能拿到补贴就欺骗消费者。
综上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到地方不能落实有诸多原因,一方面,主要是国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另一方面,各地要针对自身的特点,用全局观,通过“产业链”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虑问题。三是从技术层面考虑,电池的安全性问题,还有充电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此外,以前新能源汽车主要销售目标群体为个人,或许可以转转思路,以大型集团购买再租赁的方式,或许更有助于政策的落实。
作者:张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