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0月21日报道 随着2015即将过去,企业重视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必然现象。这是因为,国内汽车市场不仅成为国际品牌优质资产的发展环境;还在于,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中国内的中产阶层的人口也已1.09亿已跃居世界第一,这不能不说,国内汽车市场极具消费能力,这自然对跨国汽车企业的吸引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正是由于国内汽车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也使得国际企业的目标更多的瞄着国内市场来制定。

可能是受到国内面临着规划十三·五战略的影响,众多车企也不失时机的推出了自己的未来战略。其中通用、福特的2020年规划,虽然仅一字之差,但能够直接传导出对中国市场的觊觎;而北汽所推出的新战略,有是以全面提升自己以及强化外方成就豪车老大的地位,这不能不让人另眼看待;二更引人注目的则是丰田推出了2050年远景战略,确实是令人始料未及的,这一计划所排除了电动车技术之外,无疑又使汽车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甚至有观点将丰田汽车与世界汽车的对错进行衡量,足以说明了这一战略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美系车新战略为何紧盯中国内市场

虽然说,这一次通用语福特的战略仅有一字之差,但他们对待中国汽车市场的想法明显的暴露出各怀心腹事的一面。像通用要实现百分之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福特的不断增长,这都反映出美系车在国内市场的信心爆棚。一方面他们要用自身最优质的资产与技术,不断强化在国内市场的增长率;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通过合资的成效,进一步使国内形成美系车的势力范围,这恐怕才是通用与福特战略中最引人注目的考量。我们能够通过通用的技术标准,明显的与国内燃耗逐步的缩减所契合就可看出,2020年通用的如意算盘。

而对于他们各自所承担的合作与发展看,又有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是福特的技术由于品质的问题,不断的在国内形成消费者的顾虑。尽管,企业推出了一整套技术发展方案,但对于售后服务与质量的保障,却在规划中难得一见,这不能不让国内的消费者产生更多的忧虑。相应的,通用战略更多的想借助中国市场的声势,为自己在世界争霸中造势,这明显的看出,通用已经争夺的世界霸权的筹码,更多地放在国内市场。而对于通用来说,与国内的合作,关键在于低端品牌的进一步冲量。如果通用汽车不能很好的提升品牌的力度,也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北汽战略会不会说着容易做起难

就北汽提出的新战略而言,很显然是为了踩着他人的肩膀上位。这是因为,新战略中北汽所制定的规划,不仅使自己要进入国内的三甲、而且也要是合资的奔驰汽车坐上国内的豪华车老大位置。这就意味着,在两大发展方向上,都必须超过排在各自前面的一到两个竞争对手才成。像北汽要在国内市场进入三甲,作为一直徘徊在四位、五位的北汽,显然需要扳倒一个到两个和型企业,才能够如愿的上位;而要想使合资的外方奔驰汽车成为豪车的领头羊,也同样面对着同为德系车企业的宝马与奥迪进行赶超,这才能够进一步实现北汽的2020年新战略。

从北汽的新战略中可以看到,新能源电动汽车显然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机会。考虑到北汽所处的市场环境巨大,而且也更多地有消化电动车的市场,这就是北汽有底气捷足先登的大上电动车项目。只不过,相应的技术仍难以拔高,这就很可能成为拖后腿的关键。所以,在北汽推出新战略以后,业界担心的不是企业的发展路径有多么的坎坷、而是担心北汽自身是不是能够克服自己的薄弱,这恐怕才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丰田汽车战略可信度几何

对于丰田汽车的战略规划,显然是与各个企业不尽相同的。这是因为,丰田在失去了争霸的竞争对手以后,已不可能有销量层面的压力,而更多的是存在着战略方面的调整问题。就以丰田汽车战略舍去电动车发展这一项而言,并非是他们不重视电动车技术、而是发展电动车丰田有先天的不足!相应的舍去电动车发展,显然是与日本作为欠缺能源国家的战略相一致的。特别是,在日本大地震后损坏的福岛核电站,让日本汽车的后续技术必须适合于自身的整体生存与改变,这才是汽车制造知己知彼的关键所在。

具体到2050年战略,很显然也并非是为了画一个大饼充饥、而是日系车在很长时间段的具体大战步骤。谁都知道,日本政府为了发展本国的足球事业,曾一下子制定了五十年夺取世界冠军的远景规划。起初,当时比日本更强大的中国足球,就曾不止一次的笑话日本足协的画饼充饥,但从发展的现实成效看,这些年日本足球不仅全面的超越了中国足球、就连女足也早早的摘取到了世界冠军……,相比之下,中国除了揪出了越来越多的足球腐败之外,几乎使足球成了拖体育后退的问题根源!由此就不能不说,这一次丰田的远景规划,确实是值得国内重视的发展步骤。

平心而论,这些企业所脱出的规划,很大程度上都与国内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更需要国内企业从这些规划中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方面、发现可以与之竞争的部分,并由此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这才是真正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的关键所在。否则,仅从这些已曝出的规划就不难看出,这些企业的占有率,正在进一步吞噬其他车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尤其是国内面临着产能过剩与淘汰落后的前提下,更需要国内的企业客观地看待这些规划,才可能使对国内汽车的影响真正的降到最低……!

作者: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