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月28日报道 据雅虎新闻报道,打车应用Uber和Lyft的用户针对美国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市议会公布的新条例,已经掀起反对政治浪潮,这在美国历史上尚属首例。

2015年圣诞节前夜,奥斯汀市议会引用来源可疑的公共安全担忧报告,发布了一项令人吃惊的条例。该条例要求Uber和Lyft的司机必须通过强制性的指纹背景调查。尽管精心设计成要保护乘客免受司机骚扰的表象,这项条例还是遭遇了群众的一致抗议(当然除了保守的奥斯汀出租车行业)。Uber和Lyft威胁说如果条例生效,它们便会撤出奥斯汀。奥斯汀警察局长和特拉维斯县警长表示这一条例过于苛刻,而且失去打车服务会让奥斯汀来之不易的已经降低的酒驾数量重新攀升。奥斯汀居民也表示了不满。

2016年元旦之后,Uber、Lyft、一些失业音乐家和市中心酒吧吧主成立了一个奇怪的联盟,名为Ridesharing Works For Austin。本周该组织向市政厅提交了一份超过6.5万人签名的请愿,要求市议会否决之前的条例。假如该请愿通过(可能性非常大,因为该组织再三检查名单,确保至少两万人的签名合法),市议会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颁布新条例,要么就该事件举行公开投票。根据奥斯汀法律规定,只要签名人数达到城市合格选民人数的5%或者两万人,政府就必须接受请愿,而Ridesharing Works ForAustin在三周内就集齐了6.5万个签名。

全世界范围内针对Uber和Lyft的抗议已经层出不穷,不过通常都是由担心收入降低的出租车或豪华车司机发起,而奥斯汀的战争显示了打车应用公司在政治领域引起的影响,尤其是对从小就了解打车应用的年轻选民的影响。

事实上,奥斯汀年轻居民对政治并不关心,此次事件主要是由于他们深受奥斯汀糟糕交通系统的荼毒,而市议会颁布的条例又影响了他们出行才引发的。市议会成员大多为拥有SUV的郊区居民或年长的城中患有“邻避症候群”(NIMBY)的嬉皮士,这部分人群并不使用Uber。

“邻避症候群”是心理学中反映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现象的概念,通常在以下情境中出现,即一件事或方案正处于酝酿之中,通常这种事会得到许多人的广泛支持,同时,他们也认可这是为了大家的利益;然而,当这件事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利益时,他们则会断然反对。

近年来奥斯汀城市人口爆炸,街道拥挤不堪,十分危险。奥斯汀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处于上升态势,去年共有91名行人死亡。

作者:朱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