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机动车停车收费定价今年将调整

北京晚报5月28日报道 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表示,到2017年底,北京将有部分区域基本停车位平衡;到2020年底,中心城的居住停车难问题将初步缓解。今天上午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机动车停车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共有10位委员和代表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2017年实现部分区域基本停车位平衡

周正宇提出,按照规划,本市将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全市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居住停车位不足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化解。

到2017年底,重点治理“停车乱、收费乱”。开展居住区基本车位区域平衡试点,实现部分区域基本停车位平衡;加强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集中开展停车秩序治理,实现重点街区出行停车有序。

到2020年底,“停车入位、停车付费”的理念基本形成,中心城居住停车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居住停车和出行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全市停车普查上半年全完成

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60万辆,停车位大约302万个,其中经营性停车位由各区备案管理,大约192万个,非经营性停车位大约110万个。

周正宇表示,本市停车普查工作于去年下半年启动,对本市停车资源供给及车辆停放情况进行地毯式调查。去年年底,完成了东城、西城、石景山、房山4个试点区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抽检工作,其他区的普查外业工作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停车秩序示范街今年扩至150条

从今年年初至今,全市查处违法停车82.9万起、罚款额1.66亿元,同比去年提升25%,其中科技设备抓拍违法停车23.9万起,同比去年提升24.1%;拖移机动车2223辆,同比去年提升2倍。

周正宇表示,去年,本市组建了府右街、广渠门大街、正义路等130条停车秩序示范街,今年将示范街范围扩大至150条。

机动车停车收费定价今年将变

机动车停车收费定价将再调整。周正宇表示,为了进一步反映土地成本、反映供需关系,今年将适度放开停车收费定价权,实施差别化收费管理政策。下一步,将开展新一轮占道停车收费定价政策研究,细化定价范围、统筹定价机制,体现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定价原则。

此外,北京下一步还将利用人防设施设置临时停车位,以此缓解停车难问题。在居住区周边,将倡导公共设施和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夜间开放车位错时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