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市场“大蛋糕” 各大品牌都争抢

成都商报2016年5月30日报道 进口汽车品牌的国产化,是中国汽车行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放大了消费潜力,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竞争引向了白热化的境地。近年来,中国也成为各大汽车品牌在全球最大的市场——早在2007年,中国就超过德国本土,跃居大众汽车全球最大市场;通用汽车在今年3月宣布,中国已超过美国本土,占到其全球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其全球最大市场。

进口汽车品牌国产化

放大了消费潜力

20年前,20万能买什么车?可能只能买到一辆捷达。而现在,一辆成都产的全新捷达起售价为7万多元。2012年路虎极光在国内以进口方式上市时,一辆要卖60多万元,很多地方提现车还有几万元的加价。而现在,一辆国产极光最低配置优惠下来大概36万就能入手;其他很多经典车型也都如此:宝马X1、克莱斯勒自由光在国产后的价格大概只有进口版本的一半。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成熟后,竞争的加剧让汽车品牌不得不寻找增加产量和降低售价的方法,国产化就是所有汽车品牌找出的共同方式。进口汽车品牌国产化,是中国汽车行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放大了消费潜力,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竞争引向了白热化的境地。

中国乘用车消费市场的崛起,大概以2000年左右为界。虽然1985年上海大众就已成立,但那时的中国汽车市场,车型少、竞争弱,直到1993年长安铃木成立时,老百姓能够买到的家用车大概也只有捷达、桑塔纳、夏利、奥拓。随着1997年上海通用的成立,短短两三年间,现代、起亚、福特、雪铁龙、标致、日产、本田、丰田等国际主流汽车品牌纷纷在国内合资建厂。车型的极大丰富让中国乘用车消费市场从此进入了一个每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期。

国产化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汽车生产制造环节的各项成本压到最低,并且能够避免高额的关税。随后,早期通过国产化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豪华品牌三强奔驰、宝马、奥迪似乎成了豪华品牌国产化的标杆,占据了中国豪华车市场78%的份额。而紧随其后的捷豹路虎、英菲尼迪、沃尔沃等二线豪华品牌也开始寻求国内合资建厂的道路。

而最近的国产化例子要数讴歌。作为本田旗下的豪华品牌,讴歌与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并称为“日系豪车三强”。自2006年进入大陆市场以来,讴歌始终坚持进口,年销量一直在5000辆左右徘徊。根据2015年中国豪华车市场销售数据显示,奥迪年销量为570889辆,宝马年销量为463736辆,奔驰年销量为373459辆,而讴歌则仅为4100辆,连德系三强的零头都不到。今年1月,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其北京分公司负责运营广汽讴歌品牌,筹备第一款国产车型CDX的上市事宜。据了解,CDX国产上市后价格区间定在25万-30万左右,这个价格在紧凑型SUV市场并不算高,甚至和许多非豪华品牌紧凑型SUV价格重叠。

四川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于建玮认为,国产化是中国汽车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国产化后,规模化销售将为汽车企业带来更高的整体销售利润,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规避进口税费和仓储物流成本,以更低的价格面对消费者。另一方面,国产化还可以扩大产能,加快车企的市场反应速度。

引入中国的车型更多

市场竞争更充分

“奔驰居然有那么多车型,怎么选,好纠结,推荐一下。”这是记者一位朋友发来的微信,她想买一辆40万元以下的奔驰,但在汽车网站一搜,结果搜出上百款车型,“光是C级车,就有长轴距、标准轴距、运动型、优雅型、四驱、COUPE、旅行车,那么多花样。”

这种情况并非只有奔驰,不断挖掘细分市场丰富产品线,将更多车型引入中国市场,是众多品牌近年来的发展方向。这两年销量猛增的沃尔沃,从之前只有S40、S80两款车型打天下的局面,到今天已有S60L、XC60、V40、V60、XC90、XC classic等多款车型在市场上热销,经销商数量也从最早的2家增加到现在的5家。

位于机场路的成都第一家奔驰经销商成都仁孚于今年年初完成了店面改扩建工程,“以前就五六款车型,现在有近二十款车型需要展示,2层楼都不够摆”。销售顾问告诉记者:“以前车型选择少,一款车型可以通吃好几个客户群,比如E级车,下至40万,上至70万的客户都有。现在,仅40万元一个价格区间就有好多车型可选,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据他回忆,2013年卖一台进口车的提成大概是1500元~3000元,国产车大概是500元~800元,但从2015年开始,提成降了一半以上。

除了奔驰经销商,宝马经销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成都第一家宝马经销商中达成宝也在今年开始了展厅扩建工程,“你数数,轿车从1系到7系,SUV有X1、X3、X4、X5、X6,还不算一些衍生车型,如3系GT,一层展厅面积根本不够。”确实,除了几家老店,后来的新店都有2至3层的新车展厅。而2系、X4这些全新车型都是近几年宝马为细分市场全新打造的,下至20万元,上至200万元,每一个价格区间都有不同的车型覆盖。

车型增多后带来价格下探比较明显的,还有奥迪品牌,从奥迪A3国产开始,豪华品牌的定价进入20万元以下区间。豪华品牌不断下探入门车型价格,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直接逼迫以往20万元级别的合资品牌中高级车型,将终端价格拉到15万级别求生存,而以往徘徊在15万元级别的合资A级车则下探到10万元,10万元以下的自主品牌为求自保,则集体转战SUV市场……

其实,车型增多导致竞争加剧的同时,产能过剩也是导致终端价格走低的一个原因。某主流合资品牌目前一年的产能是130万台,但一年的销量在110万台左右,其中20万台的差距,厂家只有压给经销商,经销商要减少库存,降价优惠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近年来,中国成为各大汽车品牌在全球最大的市场——早在2007年,中国就超过德国本土,跃居大众汽车全球最大市场。随后数年间,中国又先后成为现代起亚、奥迪、日产、斯柯达、雪铁龙、标致、宝马、奔驰,甚至于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在全球最大的市场。更值得一提的是,为美国三大汽车集团中最大一家的通用汽车在今年3月宣布,中国已超过美国本土,占到其全球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其全球最大市场。成都商报记者 夏厦 刘爱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