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汽车综合7月19日报道 最近,有业内人士说,面临可能出现的在SUV市场销售表现的回落,尤其是所谓的市场拐点,中国品牌可能要回到原点。对于这样的观点,我认为是不客观和不理性的。无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品牌的发展都是向前的和取得了实质进步的,不可能回到原点。

中国品牌体系能力有提升这是事实,不会受市场波动而改变。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品牌无论在产品还是在营销层面都取得了令业界和消费者看得到和满意的进步。中国品牌在汽车市场的销售表现,虽然与市场的旺盛需求有一定的关系,但更离不开中国品牌自身在产品和营销等领域的实质进步。

如果回想一下中国品牌近年来的发展,如果我们去比较一下中国品牌推出来的历代汽车产品,如果我们去感受一下中国品牌在营销领域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我们就会真切的感受到中国品牌的实质进步。

很多人在谈到中国品牌的不足时,更多的会谈到所谓的抄袭问题。但实质上,纵观全球绝大多数车企的发展历程,从逆向开发到正向开发都是这些车企必经的历史阶段,没有哪个车企从一开始就能够完全依赖正向开发而取得成功,这不仅是技术层面难以支撑,市场层面其实也不允许。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车企的发展历程都是先从重度甚至完全抄袭的纯粹逆向开发的阶段,逐步发展过渡到完全依托自主研发的正向开发阶段。我们应该积极看到的是,在中国品牌的发展历程中,从最初的完全抄袭阶段到目前主流的只借用合资品牌车型平台的阶段,实际就是一种明显的进步;而随着未来,中国品牌研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终将会摆脱对合资品牌车型平台的依赖,实现从逆向开发到正向开发的彻底过渡。因此,对于仅实质发展了二十年左右的中国品牌,业界需要的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即要看到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也要认为到这样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目前拥有最强研究实力的全球知名车企,其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也同样且一直存在相互借鉴之处,尤其是在产品设计方面,相对更加明显。因此,相互学习和借鉴并无不可,对于中国品牌而言,现阶段的借鉴也就更无可厚非。

对于在汽车研发等领域积累的这些经验,对于在这一领域的一些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投入,难道会因为市场的拐点而出现所谓的回原点?稍微想想就应该知道这个逻辑不对。

中国品牌确实也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但这也是发展的必经阶段。

对于仅有二十年左右发展真正发展历程的中国品牌,虽然过年二十年来尤其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也还是应该客观看到中国品牌仍有需要提升之处。我曾在《中国品牌或迎来第二波发展阵痛期》指出,在SUV和MPV市场需求回落,合资品牌与中国品牌的竞争更加在价格方面“接轨”以及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能力升级和日趋理性的情况下,中国品牌可能会因受限于管理体制而步入第二波发展阵痛期。

应该来讲,随着中国品牌对于汽车产业体系能力建设的认识逐步深入,未来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存在的差距肯定会不断缩小,但如果要真正实现对合资品牌的赶超,可能中国品牌不仅需要在硬件方面持续提升,更需要在软件,尤其是管理体制方面有所突破。而目前中国品牌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不真正一切以市场为导向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国有车企存在,民营车企也同样存在。

当然,对于中国品牌未来可能面临的需要在管理体制层面的突破,是需要有一系列的宏观因素和自身发展因素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也就是所谓达到一定的“量变”时,才能触发这种需要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突破的“质变”。

因此,对于中国品牌会因市场出现所谓的拐点而回到所谓原点的观点,即不理性也不专业。

(本文转自网易订阅号平台车业杂谈,版权归车业杂谈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作者:车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