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8月5日报道 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出行,正在驱动汽车走向新的未来,这个重资产的传统行业,已然成为创新和创业的原野。那些指引创新者和创业者的,是他们看到、相信并且想要触碰的未来。2016年8月5日,未来汽车开发者大会在上海举办,此次开发者大会侧重推动未来汽车的技术交锋和产业合作。来自传统整车厂、新能源供应商、智能汽车新晋制造商、汽车科技行业等全球的汽车开发者共聚一堂,共同展望和探索未来的汽车世界。

CSG创始人王超表示:我觉得可以给后来的造车者一些提醒,我们一定要围绕用户开发,第二个谁能够让客户更舒服、更便捷、更自然的用车,就应该邀请他进来一起创造这个产品,你共享的所有信息都不会白白的做了一些形式上的共享,你只要把握住一点,你分享的、你开放的都是能够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的就够了,这样才是作为一个商品、作为一个汽车本身的价值。大型的乘用车是将来共享的一个核心,另外一个场景就是纯功能化的共享。

主持人: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这个环节的主题是“展望未来,我们会通过什么样的路径”,请各位嘉宾谈一下你们的看法。

王超:这里面有一个大理论,传统的汽车厂基于落后于国外很多年,我们落后于其他行业,不够灵活,被别人诟病,导致了什么原因?大家在考虑和对标的时候,国外品牌有什么车,我们有什么车。我们不需要在乎国外和国内的竞争对手怎么想?我们要在乎的是我们的客户会怎么想,这是传统汽车厂很大的BUG。新来的这些造车的,往往他们会更开放,所以在机会上看上去有很多,但是在我看来我们如何能以用户为第一要素,这是我们都需要好好考虑的,他究竟需要什么车。即使我们说要开放,要共享,也要好好考虑兼顾。我相信就像你刚刚说的一样,不可能是完全开放的。我们的用户也不会要求你完全开放,供应商也不会要求完全开放,我们会选一个点,比如说如果要有限的开发给众多的开发者和众多的供应商,什么样的接口,什么样的用户这样就可以了。反过来说为什么开放?就是因为我们要知道哪些是用户做不到的,他们要自己做或者是请别人做,所以开放模式对于我来说,或者是我觉得可以给后来的造车者一些提醒,我们一定要围绕用户开发,第二个谁能够让客户更舒服、更便捷、更自然的用车,就应该邀请他进来一起创造这个产品,你共享的所有信息都不会白白的做了一些形式上的共享,你只要把握住一点,你分享的、你开放的都是能够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的就够了,这样才是作为一个商品、作为一个汽车本身的价值,它被发明出来是缩短汽车、延长人们的寿命和教育,我觉得对于这个目的有利的都是我们欢迎的。

主持人:我们是以用户为中心,刚才也有嘉宾提到,汽车共享可能是未来汽车一个很重要的场景,这个场景和传统汽车的使用场景是不一样的,按照我的理解它的设计视角不一样,原来是面向用户,另外虽然关注司机,但是汽车共享之后从乘客的角度,从使用成本的角度都有一定的视角。我想问一下各位,汽车共享这个概念未来是怎么样的?

王超: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现在都在说共享,共享的东西是什么?希望商场越来越多,可以共享朋友,我认识的朋友再介绍给别人,甚至可以共享儿子,我的儿子给你做干儿子。但是你可以跟别人共享老婆吗?这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我觉得共享这个事不是情景。在我看来,大型的乘用车是将来共享的一个核心,还是场景。比如说周末出去玩,可以去租一辆适合出去玩这个场景的车,另外一个场景就是纯功能化的共享。什么意思?最近在上海特别火的就是实现最后一公里,从我家到地铁站,这就是一个场景,可能电动车给了所有开发者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柔性,你可以设计一个巨大无比的车,也可以设计一个巨下无比的车,也是两个极端,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在城市拥堵的地方,你可以用极小的电动车帮助你做短距离的快速移动,在广大的农村你有一个长距离的新能源车帮你做移动,有一点,我们做了众创、开放,这就意味着什么?包括刚才陈总说的可以定制自己的功能,这就是个性。虽然共享了,但是我还是拥有自己的东西,所以一定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交通工具,这个交通工具我想让它变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就是基于我们的主题:共创、共享。共创也就是我刚才说的两头,当你不需要的时候,我仅仅是完成移动的时候就极度需要共享,只要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不管这个车是谁的,不管这个车长的什么样,反过来到了我自己的时候,我希望这台车别人没有,这个时候共享就是“双刃剑”,没有自我,这个东西消费者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原来滴滴和快滴打的时候,还有优步和易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政策,所以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