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0月20日报道 随着汽车从传统的功能单一的交通工具转为大型的移动智能终端整个汽车产业定位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引起了人们的深入思考,但是在变化的过程中安全仍然是核心要素。特别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汽车安全也从被动安全主动安全,逐步转智能安全的技术发展

居高不下的事故伤亡率也是各国交通法规以及汽车技术安全法规所关注的重点。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汽车上的融合发展,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是行业有共识的终极解决办法。但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乃至最终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是否就是解决汽车安全问题一劳永逸的方法也引起了更多人的思考。

汽车安全一体化 主被动安全融合成新课题

安全带、安全气囊、车身钢架结构等被动安全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防护措施来事故发生之后给乘员造成的伤害。而ESP、ABS等主动安全配置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希望在碰撞威胁来临之前就能够采取措施,降低碰撞风险。

我们也普遍认为辅助驾驶最终会过度到自动驾驶,将能够使车更加智能化,弥补驾驶员的不足,让行车更加安全。但是,智能网联、无人驾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能够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无人化,被动安全也有应当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所的所长冯屹表示,随着将来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的进步,有人认为车就撞不上了,不需要被动安全了,发展主动安全就行了主动安全作为智能网联的主要部分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够去掉被动安全的作用。

冯屹认为,人、车和路都是一体化的,比如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以后,乘员开车、坐车的姿势也随即发生改变,那么这种情况下车内的安全带如何重新设计,怎么有效的保护驾驶员。主被动安全融合成为了另一个摆在研发人员和汽车制造企业面前的新课题。

“主动安全不是消除碰撞,而是消除零伤亡,碰撞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在碰撞之后做好被动安全保护”,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主被动安全产品结构变动,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赵会,就以长安汽车的安全路线例举了一个例子,“在我们的假人碰撞试验中,我们摄像头的方式去启动安全气囊、安全带用主动安全来去识别碰撞的物体的物理特性,是什么东西,形状大小如何,我们提前起爆安全气囊,这样可以更好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这是我们下一步所努力应该做的。

再比如,传统的碰撞试验中,没有AEB,但是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提升,在模拟碰撞时就要考虑到碰撞前AEB所带来的刹车效果对试验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气侯、道路环境,雨天、雪天、雾霾天等等。这都需要重新建立新的模型、以新的试验方式来统筹智能汽车主被动安全融合,甚至碰撞事故发生后的救援也都要作为考虑的因素。

自动驾驶的根本出发点不是取代驾驶员

自动驾驶越来越成为汽车行业热点话题,各大主流车企及互联网公司纷纷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然而现阶段的舆论对于这项技术也有过度夸大之嫌,实际上目前来说,真正能够应用的大部分属于L2层次的半自动驾驶技术。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甚至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还抱着非常令人兴奋的想法,是否高度自动驾驶的到来就意味着驾驶员就可以随心所欲,能够彻底的“解放双手”。

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研发总监顾剑民表示“自动驾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取代驾驶员,剥夺驾驶乐趣,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安全,减少人为事故引起的车辆事故碰撞,这是安全技术真正的目的。”

全球NCAP秘书长David Ward对此表示,现实的情况是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的让全自动驾驶来实现在道路安全方面的效应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更应该着手去做的是采取手段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率,例如车险的完善、ABS/ESP等等,乃至一些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这才是当务之急。”

虽然这些“当务之急”的技术已经在不断的开发升级,逐步应用到汽车上,并推向了消费市场,但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以能“减少90%碰撞事故”的AEB自动紧急制动技术为例。曾经某厂家面对公众进行试车时,声称这项技术能够使汽车自动制动,然而结果却是,在公众的见证下,搭载AEB的车辆还是发生了撞人的意外。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赵会表示,这些技术的实现使得我们的车有了技术亮点,但是如果最根本的安全问题解决不了的高技术都无从谈起

构建信息网络安全体系

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是自动驾驶,也必然是网联化的。它们不仅仅车辆本身和乘员进行连接,也会和其他的车辆、服务商以及监管部门接口进行连接。而这所有的连接都会带来新的机会,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保证各个接口的安全同样不容忽视,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首当其冲。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WP.29)制动与行走系工作组专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道路车辆主动安全工作组专家邓湘鸿对此阐述了专业观点,邓湘鸿表示驾驶服务系统发展到自动驾驶系统,技术的形态和产品的形态发生重大根本性的变化,现有的法规和和标准都是及与现有的技术基础这些技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候,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肯定有不适用的地方,基于这个背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系统性研究。

智能网联汽车属于车联网“端-管-云”架构里的终端环节“端”环节的安全也不是仅仅依赖法规的约束,这也离不开可信操作系统安全、固件安全、数据安全、密钥安全等多个维度共同进行安全防护。需要监管部门和服务提供商、技术开发商、产品制造商等领域共同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体系。

智能网联汽车,亦或说自动驾驶,其本身在替代人完成驾驶任务提升道路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危险工况。我们指望用自动驾驶汽车来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但自动驾驶汽车先要解决其自身安全问题,否则将成为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