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6月4日报道 中国汽车产业变革进程渐入白热化阶段,当下市场遇寒不容乐观,未来“三化”技术将进行产业重塑,如何在抓准趋势的同时“创新·图强”?在2019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中,超过300名国内外汽车行业领军人物汇聚于此,碰撞出最先锋的发展路径。

网易汽车直击重庆论坛,其中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张齐先生将深度对话车企领袖与供应商巨头,探寻补贴退坡之后的电动汽车前行之路。

在“补贴退坡之后的电动汽车,路在何方?”专题讨论环节,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振山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各车企要有打持久战的心态,毕竟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产业链重塑的过程,在此之前的汽油车花了几十年才建设完成。因此,在新能源智能汽车时代,也需要5-10年才能有一个雏形。

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大问题。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很难盈利。那么,如何能保证企业健康、经营链健康?这涉及到如何平衡油车和电车发展的关系。现在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比较迅猛,但整个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驱动马达还得靠非一线城市。长期来讲,如何能够拉动二线、三线以及农村地区,这是一个需要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

而纯电动车残值低和电池等安全问题,也是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此外,控制好纯电动车成本,使得纯电动车能够保本或者有威力,这个产业才能向前发展。

以下是演讲原文: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新能源的增长在全球比较超前,整个国家各个部门也制定了很多政策,但是从成熟度的角度来看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思考。比如基础设施遍布世界,包括残值低,包括安全问题。

有一个观点,可能新能源这个领域要有持久战的心态。因为新能源这个领域,刚才克强教授讲的1.5级供应商,给我们一个启示,整个新能源汽车是一个产业链重塑的过程,而且汽油车花了几十年建完,但是在新能源智能汽车时代,也得需要5-10年才能有一个雏形。现在来看,整个业态来看还是靠自发。某一个部件有创新技术,找主机厂合作,但这种模式未来还得通过互动去形式。所以这是一个沟通链的创新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我对新能源一直保持谨慎乐观的一个态度,就是打持久战。为什么?目前来看新能源很难盈利,如何能保证一个企业的健康、经营链的健康,必须保持这种盈利性的健康和持续。所以这涉及到如何平衡油车和电车的关系。基础设施也是一个问题,现在来看在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比较迅猛,政府也去推,包括通过限号的方式去推动,但是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最大的驱动马达还得靠非一线城市,这样的话才能真正带起来。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到现在贸易战,各种专家的观点都是影响GDP1个百分点,但是现在从汽车来看已经不是1个百分点,是一个正增长两位数到负增长两位数的问题,上下20%,这就意味着新能源在汽车领域,汽车的火车头的带动,还得靠中国的梯次经济去推动,而不是一线城市。所以说一线城市新能源的发展,我觉得短期可能是推动,但长期来讲,如何能够拉动二线、三线以及农村地区,这是一个需要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我跟丰田交流,他们对新能源的预测还要谨慎保守,他们对混动比较乐观,对纯电比较谨慎。残值低的问题。目前来看市场发展残值低的问题,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安全问题。包括电池的安全,包括辐射的问题。如果冷静一点,对这个市场一定要冷静分析。

对这样一个分析,短期还得构建一个健康的产业链。比如分析油车和电车的成本构成,如何能够使得电车能够更加让老百姓接受。现在大家都知道,5月份全国汽车的价格战史无前例,5折的车都有,拼命的甩。这种情况下,国6的车价格上来都不容易,这种情况对新能源车肯定也是一种打击。所以如果控制好电车的成本,使得电车能够保本或者有威力,这个产业才能向前发展。烧钱,现在很多投资人也很难继续去往里面投钱。

要从几个方向去考虑。包括技术路线,包括资本的配置,包括供应链的配置。

技术路线。多种路线并存,现实一些,包括混动,包括传统汽油提高热效比,包括纯电,包括插电,多种方式推进,这是一种更稳妥的方式。大众汽车对纯电汽车已经有了布局,像媒体报道一样,我们会在2020年整个MEB系列电动车会推向市场,但是同时油车的布局也会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