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7月1日报道
变革大潮翻涌而至,新旧势力合纵连横,如何拨开产业前行的迷雾?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前行着、变革者、引领者共聚博鳌,在新时代的变革前夜,以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为契机,共探转型升级、技术更迭、市场调整下的汽车产业前行之路。
在7月1日下午举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投资趋势与合作机会交流会上,网易传媒副总编辑 张齐与捷豹路虎中国政府事务及联席办公室执行副总裁 李洁、Silk EV首席技术官 Peter Tutzer共同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的热点”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核心提示:
1.私家车不会消失,而无人驾驶的到来将激发新的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移动的互联空间。
2. 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企业的生存率较低。
3. 在用户运营层面,造车新势力对比传统企业有明显优势。
无人驾驶将成为传统车企的“生机”
对于传统的出行领域来说,“共享出行”无疑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搅局者”。罗兰贝格数据显示,在过去3年里:共享出行产业实现了17.7亿单的年订单量、创造了550万的就业岗位、吸引了234亿美元的投资。
在此浪潮下,有关“传统出行方式已被颠覆”、“私家车即将消亡”的声音层出不穷,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来做个假设:私家车真的会消失吗?传统主机厂真的要“饿肚子”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认为在中国汽车市场,起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私家车出现大规模的缩减甚至消失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随着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这恰恰成为了汽车厂商的一个机会。”
在张齐看来,汽车市场从来没有某一种既定的规律,面对市场格局的千变万化,一些看似“死局”的“棋局”背后恰恰蕴藏着“生机”。
“目前,随着汽车消费群体的年轻化,95后、00后正在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人群,这个人群的特点是宁愿去挤地铁、挤公交车,只要能把胳膊举起来看手机屏幕,也不愿意花一个小时跟手机隔绝开来开车,这个特点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面临的非常大的一个威胁。”
然而,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无人驾驶汽车出现了,它的出现解决了这样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未来95后、00后的消费群体可以很惬意的在属于自己的私人无人驾驶汽车里,度过自己的闲暇时光。
“通过沟通不难发现,中国消费者还是非常愿意买车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汽车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因此,即使已经有了共享出行的选择,大家还是愿意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当然,通过数据可以看到,中国消费者使用自动驾驶相关功能的频率非常高,这也为无人驾驶汽车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张齐还观察到了一个汽车市场隐形的消费利好,这一点则是中国汽车市场所独有的。
“中国其实是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个人出行成本高于出租车的国家,这个现象在欧洲、美国以及日本是不存在的,他们的打车费用非常高。”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在今年已经进入了一个高等教育率超过50%的国家,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个数字在十年左右会达到70%,中国会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率最高的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再去指望依托廉价劳动力,也就是说未来出租司机以及专车司机这些工作都会被取代,这个对于中国私家车市场来说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造车新势力的生存秘籍:服务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44万辆,同比增长仅1.8%,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速放缓也给行业带来了一丝隐忧。
与此同时,6月26日,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集体断奶期”。由此,新能源车企的生存问题再次被放大在了公众的面前。
“目前,中国能够上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是103家,这个是非常惊人的,因为按照2020年200万辆的销量目标来算,平均下来也就是每家2万台,达不到企业生存的规模,毫无疑问,未来新能源行业是一个生存几率非常低的行业,需要进行激烈的竞争。”
在这样一个残酷的市场环境下,车企压力陡增,而尚属“幼年期”的造车新势力的生存机会又在哪里?
“分析它们的机会点在哪儿,就要先分析对手的弱点在哪儿,传统车企的弱点在哪儿?尤其在今年车市萎缩的大环境下,基本上已经暴露出来了,那就是传统车企基本上都有一个不幸福的‘婚姻’,他们有一个摆脱不掉的,病重的、需要烧钱和高额医疗费用持续投入的‘妻子’,也就是现有的经销商渠道的分销模式。”
在张齐看来,由于目前传统车企的销售及服务都需要依托经销商来进行,这就意味着把用户推给了经销商,这也导致其服务的弹性、灵活性以及与时俱进都相对较差,这些都是造车新势力的机会。
“目前,传统汽车企业跟用户基本处于‘失联’状态,用户一年两次联系车企,都是通过经销商,这对于用户的体验来说是非常不好的,而在这一点上,造车新势力们反倒做的比较好,我个人也是一个新势力品牌的电动车车主,我开了7个月,没有摸过充电枪,起码这家新能源车企在服务环节超越了用户的期待,所以我觉得这正是造车新势力的机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齐:我认为在中国汽车市场,起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私家车出现大规模的缩减及消失这个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没有人买车”其实只是一个假设,就是随着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是大的汽车公司推出的这种新能源驾驶舱这种公共的服务,它因为更高效、更便捷,可以取代私家车的消费,但是我认为恰恰相反的一点是,无人驾驶时代恰恰是汽车厂商的一个机会。
因为现在对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威胁,其实是95后、00后,他们放不掉手机,宁愿去挤地铁、挤公交车,只要能把胳膊举起来看手机屏幕,也不愿意花一个小时跟手机隔绝开来开车,这个是中国汽车市场面临的非常大的一个威胁,但是恰好无人驾驶汽车出现了,解决了这样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未来95、00后的消费者可以很惬意的在属于自己的私人无人驾驶汽车里面,来度过自己的闲暇时光。
而且大家可以注意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隐形的消费利好,中国其实是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个人出行成本高于出租车的,这个是在欧洲、在美国、在日本是不存在的,打车费用非常高,在中国从经济角度来说是一个不理智的行为。但是今年2019年高考刚刚结束,如果我们用2019年的人口除以2019年的高考人数,中国在今年已经进入了一个高等教育率超过50%的国家,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个数字必然会达到更多,在未来十年左右会达到70%,中国会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率最高的国家,在那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再去指望依托廉价劳动力,比如依托外卖、在工厂里面做工,这些行业都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也就是说未来出租司机以及专车司机这些工作都会被取代,这个也是中国私家车市场利好的一个消息。
目前中国能够上牌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是103家,这个是非常惊人的,平均下来也就是每家2万台,达不到企业生存的规模,毫无疑问,新能源行业是一个生存几率非常低的行业,需要进行激烈的竞争。
第二个就是新势力,我个人也是一个新势力品牌的电动车车主,我买这台车一方面是为了尝鲜,更多的是政策导向,因为在北京如果我想换购一台车,是没有办法拿到牌照的,所以新势力造车的机会在哪儿?分析机会点在哪儿,就要先分析对手的弱点在哪儿,传统车企的弱点在哪儿?尤其在今年车市萎缩的大环境下,现在基本上已经暴露出来了,因为传统车企基本上现有的经销商渠道的分销模式,都有一个不幸福的“婚姻”,有一个他摆脱不掉的,病重的、需要烧钱和高额医疗费用的持续投入的“妻子”。
由此导致我们看到,传统车企在几个方面是非常弱的,第一,传统车企所有的销售都要依托经销商,第二他所有的用户运营、沟通,无论他花多少钱,都是交给经销商部门去运营,他把用户推给了经销商,第三因为他的用户服务是通过经销商来完成的,所以导致他的服务的弹性、灵活性以及与时俱进都做的比较差,这恰恰都是新势力的机会。
作者:陈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