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汽车综合7月25日报道 自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恒大已迅速完成了整车制造、三电系统、销售网络、智慧充电等领域的布局,构筑了行业绝无仅有的全产业链。

但恒大并未止步于此,近日,恒大与德国hofer动力总成集团,在德国合资成立恒大德国hofer动力科技公司,这标志着恒大一举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三合一动力总成核心技术,拥有了世界最高水准的研发制造能力,从而牢牢确立了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强大的竞争优势。

签约仪式现场

许家印与Johann HOFER为恒大德国hofer动力科技公司揭牌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晋造车势力,恒大是如何实现如今的“后发先至”?

清晰战略体系 激活后发优势

所谓“后发优势”理论:指起步晚,但发展中借鉴、学习、引进先发国家的技术,而实现弯道超车的现象。

而今商业现象中利用后发优势反超的不胜枚举,恒大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演了一出后发先至的好戏:通过观察先行企业的行动效果并引以为鉴,从而获得先行企业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往往依赖外部代工的模式进行整车制造,同时重营销不重视产品技术,试图“短平快”迅速占领市场。但这种模式弊端正显,特别是产品品质不够稳定等诸多问题频发。

恒大很敏锐地观察到了上述模式的弊端,许家印曾多次在内部会议强调,“恒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定位,就是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由此以极高的标准启动新产业,将恒大造车帝国的触角延升至整车研发制造环节,轮毂电机、动力电池及动力总成系统等三电核心系统环节,智慧充电桩环节等造车上下游全领域。

恒大正凭借雄厚的资金优势,通过与具有成熟技术与产品实力的企业国际合作,从而快速获得领先的造车技术能力,强化系统性竞争优势。

恒大造车如何实现“以道驭术”?

道是理论,术是方法论;只讲理论不讲方法,纸上谈兵只讲方法不遵循理论,事倍功半。庄子曾言,“以道驭术,术必成”。在系统的战略思考和清晰的投资逻辑引导之下,恒大如何“以道驭术”,将抽象战略落地为具体实践?

“技术国际化”是恒大造车首要战术:通过“买买买”与“强强联合”,基本囊括了于新能源汽车生产紧密相关的整车、三电等关键环节和重要技术

此次合作的德国hofer是汽车动力工程领域的国际龙头,是国际顶尖的三合一动力总成设计及生产企业,在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拥有15个研究机构及4个合作生产基地,拥有超800名科研专家和专业工程师团队,长期与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捷豹、兰博基尼、菲亚特克莱斯勒等全球知名车企合作。

许家印考察德国hofer研发中心

许家印考察德国hofer测试中心

许家印主持召开恒大德国hofer动力科技公司工作会议

许家印与恒大德国hofer动力科技公司及德国hofer高管团队合影

实际上,恒大的每一次落子均基于当前世界最顶尖的新能源车技术。整车制造环节,通过收购成熟整车制造企业及牵手科尼赛克,具备了屈指可数的纯电动汽车整车正向研发能力以及顶级豪华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三电核心系统环节,通过接连的合作或收购,恒大拥有了该领域最前沿科技;智慧充电环节,与国家电网合资成立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公司聚焦社区智能充电桩技术开发运营,共同解决充电难题。

一系列行业NO.1技术,确保了恒大产品的技术优势,为恒大新能源汽车保驾护航

除了是否掌握核心技术,量产能力也是决定新能源车企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坚持技术国际化的同时,恒大也非常注重打造自身的生产基地,提高量产能力以确保产品的品控,为高品质的“恒大”汽车大规模量产交付提供支撑

如果说,技术突破和成功量产是一家车企的“必答题”,那么全产业链的苦心经营则是让优等生脱颖而出的“加分题”。在新能源造车这堂考试中,恒大这位后来居上的优等生凭借其难以复制的模式已然胸有成竹。

更难能可贵的是,从有条不紊的造车布局,再到尖端前沿的造车科技和持续强化的量产能力,在向中国新能源车企领导者进发的征途上,已然领先的恒大仍在继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