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汽车综合11月3日报道 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深入融合发展已成当下共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实现汽车节能、减排、降耗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的“轻量化”,无疑成为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技术需求之一。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新能源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整车能耗将降低约5.5%,车辆续航里程将提高约6%。基于国家节能、减排、降耗和强国战略,必须大力推进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在日前由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主办(简称“国创中心”),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淄博市科学技术局、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山东理工大学共同承办的2020国际先进车用材料创新应用峰会上,众多专家也就轻量化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上众多专家指出,尽管目前汽车轻量化已有明确的目标,但轻量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依然广泛存在,而解决挑战的重中之重在于持续的技术创新。

轻量化技术层面的三条创新路径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是结构、材料、工艺三条技术路径,其中设计是龙头、材料是基础、工艺是纽带,装备是保证。

国创中心副总经理邹广才在会上介绍,目前汽车轻量化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材料创新、结构设计创新、制造工艺创新。当前汽车零部件原材料仍以钢为主,高强钢正在扩大应用量,而铝镁合金也展现出了替代的必要性,而非金属材料,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也成为汽车轻量化新的抓手,多材料融合是轻量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结构设计方面,汽车零部件形状各异,其中一个影响轻量化的因素就是通过特殊设计减少材料使用,同时又能保证性能不下降;

工艺方面轻量化则体现在制造手段,比如铸造、锻造的升级,不同材料之间的有效粘结,克服材料之间的不同的热膨胀系数等。

对比国际先进技术,我国在这几方面仍存差距。首先是车用材料产业研究基础差距,比如大量新材料试验数据依赖国外采购,另外是新材料推广应用远远不足,综合性能不变,成本则难以控制。国创中心总经理原诚寅补充道,“材料试验的仿真工具,制造材料用的基础装备、软件、元器件不少都是被卡住的,未来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提升。”

轻量化创新需要创新模式

在本次峰会上的2020新能源汽车技术(轻量化)创新拉力赛活动中,国创中心正式对外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拉力赛(“NEVTIR”)的赛事品牌,通过聚集行业技术专家、产业企业、社会资本、项目人才等优势产业资源,梳理产业痛点、提出命题、征集解决方案,以路演方式筛选出入围方案,以应用验证性测试的形式验收其技术先进性和产业落地的可能性,并展开产业加速计划。

据国创中心副总经理郭辉介绍,国创中心成立以来,已经孵化了20余个项目,其中80%已经产业化了,仅就2018年国创中心主办的燃料电池领域技术拉力赛来看,至今已有多个项目在后续融资时累计实现7.5亿元升值,而“轻量化”领域的创新拉力赛又是一个新起点,未来将重点孵化10—15个项目,保持入孵成功率在70%-80%。

“国创中心在创新技术孵化领域更核心的优势在于,首先我们是一个国家级平台,是一个专业化的平台,聚焦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郭辉表示,在创业空间、场地、资源的对接、资本对接、技术专家支撑等方面,国创中心都会给到创业团队比较好的资源保障。对于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创中心来说,不可替代的优势更在于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技术专业度,一些甚至是项目解决方案本身的技术核心问题,都能够集结行业高端专家智库来给创新项目直接的外脑支持。

“我们是通过一个保姆式的矩阵型平台助力创业团队更好的产业化”,郭辉说。

量化创新链 开放创新空间

国创中心总经理原诚寅在会上指出,汽车轻量化发展需要尝试创新体制,他表示,国创中心作为一块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试验田,也要在体制上尝试创新,创新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要给予创新项目自由开放的空间,否则创新项目可能会选择最保险的方式以免受批评,这和创新的本质必然会产生严重的矛盾冲突。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技术痛点,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促进产业链创新与协同,国创中心在持续推动建立开放自由的创新空间,建立容错机制,也建立更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

在原诚寅看来,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积极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创中心必须运用企业运作方式激励人才。

在谈及国创中心特色定位时,原诚寅强调说:“国创中心不想也不会和任何企业去竞争,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的使命就是做好公共服务平台,聚焦前沿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我们不是下游的产品供应商。这意味着国创中心并没有压缩产业链,而是将创新链进行了量化。把创新链从一个概念做成一个产品量化了,告诉你哪是我擅长的,哪是我缺的,由别人来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