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造车企业经过几年的角逐后再现新格局。过去的五六年间,由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组成的“第一梯队”格局相对稳固。但今年以来,第一梯队成员相互之间的角逐白热化,同时它们也开始面临如哪吒、零跑等原来第二梯队成员的猛烈追击。

从今年前8个月造车新势力的销量排名来看,蔚来、理想、小鹏、哪吒、零跑、威马位居前六,销量分别是55767辆、48176辆、45992辆、33728辆、30636辆、24038辆。威马汽车在月度销量上已被哪吒、零跑超越。

在竞争加剧的同时,各家新势力车企也开始跌入产品技术同质化的泥沼。综合来看,各个新造车企业都在对外宣称“不起火不爆炸”电池,“快速充电”“智能网联”“高级别辅助自动驾驶”等技术。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很难对这些技术的区别加以明确分辨。

因此,如何更加细分而准确地定位品牌和技术特点,成了摆在每家新势力车企眼前的课题。作为从“第一梯队”掉到“第二梯队”的企业,威马汽车选择率先出击,聚焦现阶段最贴合用户的真实用车场景,在无人自主泊车领域开辟出一条新路,希望在这一领域打造新的“护城河”。

威马之所以选择无人自主泊车,是因为这是高级别自动驾驶在现阶段最能落地的。很多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虽然看起来很炫,但还不适合走到人与车辆到混行的公共道路上去。自主泊车则不然,用户在车辆使用过程中需要停车的几率很高,在城市中更是如此。

近两年已经有不少车企开始围绕代客泊车、无人泊车做出布局,相关的商业模式也在探索当中。与其他企业相比,威马汽车着重打造技术专业性和全面性的形象。近日,经济观察网记者在上海参与威马汽车组织的无人自主泊车体验时看到,搭载了无人自主泊车系统的 威马W6 参数 图片 ),可以达成三类领先泊车技术。

第一类是AVP无人自主泊车,用户通过手机APP一键泊车,对于停车位停车场都可以自动搜索车位进而自动泊入;第二类是HAVP(无人自主学习泊车),车辆可以通过自带的摄像头、雷达等设备自主学习记忆固定路线,沿着轨迹实现无人驾驶泊车,此过程中还可以自动规避障碍;第三类是PAVP(无人高精地图泊车),通过云端高算力和高精地图支持,在大型商超、写字楼等非固定车位场景下,自动绕行障碍物、跨层巡航并自动泊入车位。

威马W6自主泊车

记者同时看到,目前市面上具有上述相似功能的小鹏P7、特斯拉 Model Y 蔚来ES6 等竞品,在实际测验中,表现不如威马W6覆盖泊车场景的全面程度和精准度。也因此,威马汽车官方称,威马W6是“智能电动车停车专家”。

威马汽车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威马W6是首款可实现无人驾驶的量产车型,也是国内首款基于云端,搭载“无人自主泊车系统”的车型。

据介绍,威马W6达成这些技术依靠的是自身强大的软硬件。受益于百度Apollo、高通等合作伙伴的技术支持,威马W6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搭载7纳米制程车规级高通8155芯片和威马汽车自研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借助百万级云端算力,实现了感知力、智能化、自我进化力三个方面的升级。

威马汽车表示,这样的升级符合自身“科技普惠”的品牌理念。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威马汽车从一开始就锁定电动车普及者的角色,主力产品定位于10-25万元的中坚市场。品牌留给人的印象之一是较为擅长进行用户用车场景研究,并寻找落地之策。

除了无人自主泊车系统,威马W6通过OTA升级还实现了语音车控的优化,以及SOA场景的自定义。SOA技术可以让用户自己编辑,实现驾驶辅助配置、车窗、座椅、空调、驾驶模式、音乐、氛围灯等主被动硬件模块的自由组合和设定,新添加场景模式会按照用户设定的触发条件唤醒。目前,威马W6已陆续开放25项能力,自由组合超过200项功能。

语音车控方面,威马升级了WIMI语音助手,支持自然唤醒、关键词唤醒、快捷指令唤醒等多种交互方式,可实现超过120余项常用功能语音控制。该技术是与合作伙伴科大讯飞共同研发而来。

截至目前,威马汽车有EX5-Z、E.5、EX6 Plus、W6等车型在售。将来,威马汽车将统一产品命名,以W和M两个系列为主,W代表SUV产品,M代表轿车产品。据了解,威马首台纯电轿车量产版计划在2021年末发布。

在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威马W6的对手越来越多,包括哪吒S、 零跑C11 、大众ID.4、广汽埃安AionV Plus等等。威马汽车也着实需要更加鲜明地技术形象去垒高属于自己的高地。

在头部造车新势力阵营中,威马汽车从销量上看已经有些落下了步子。虽然哪吒、零跑均是通过10万元以下的微型车取得了高销量,威马汽车的单车售价要更高,但这关乎品牌的整体发展势头。

正如推出无人自主泊车系统、SOA场景卡片自定义、WIMI语音助手功能升级一样,接下来威马汽车还将通过更细致的场景化技术,为品牌营造先进技术范儿的认知。为强化品牌在无人泊车领域的领先形象,威马汽车甚至还率先作出承诺,针对限定泊车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在无人在车内的情况下,驾驶事故责任归于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