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观察|蔚来换电站被拆:充电换电谁能成为主流模式?

河南开封城管拆了蔚来的换电站,此事立马上了热搜,引来各方关注。

城管要拆,是因为认为换电站属于建筑,需要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根据现在的政策,即便在自己的地盘上任何构建物,也是属于城管管理的范围,要符合一定的规则,不然就是违法搭建。

但既然是建筑物,那么认定标准就在住建局,而住建局表示不需要手续。这么看起来是城管太严格了。不过,据城管进一步回应,蔚来的换电站,并不属于开元广场,而是占了公共场所。这种情况下,哪怕是一个流动摊点,也不行。

如果城管的说法属实,那就是在尽自己的职责而已。再进一步说,双方各有理由,也各有难处,但纠结之下,涉及的是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民生痛点:新能源车的充电问题。

前段时间假日一桩难求的“巅峰需求”的新闻,又一次让大家对新能源车的前景感到担心。正因为充电难,所以很多车主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更快速便捷的换电模式上。蔚来以及其他许多造车新势力都有在全国范围推广换电站,提高汽车充电效率的计划。

不过,换电一定比充电强吗?

充电难问题,从根本上是源于新能源车的技术特征:电池的能量密度小。首先,充电价格与能量多少是相关的,能量密度小,单位时间的充能价格就低。如果提升单位时间的充能价格,比如,提到一小时300元,消费者就不划算,不如买油车。

所以,单位时间的充能价格,肯定提不上来。总价提不上来,充电桩的利润就提不上来。需要指出的是,充电桩的成本,并不在于桩本身,以及设备、电路,很大一个成本是土地。

举个例子,特斯拉(85kW车型),充一次80分钟即可完全充满,耗电68-80度。充电费一般是由基本电费和服务费组成的,基本电费约1元左右,服务费根据各地物价局批准范围不同,大部分服务费都是限制在1元以内,较多是每度电收取服务费0.8元,也就是每度总价约为1.8元到2.0元之间。

也就是说,一个充电桩,一小时可充电60度,价格120元。24小时不停歇运行,收入大致在2880元,利润算一半,仅为1440元。

反观加油站,10分钟可以给一辆车加满油,收入大致在300—400元。一小时2400元,24小时不停,一天大约收入57000元。毛利润算10%,大约为5700元,利润都多过充电桩的总收入了。

正因为如此,充电桩就会出现重修建拿补贴,轻运营的情况。很多充电桩的建设,一开始目标在于补贴,被故意设置在偏远地区,车流较少,坏了也没人去修。

因为能量密度小,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车主都会选择在长时间停放的时候冲,也就是在家里、单位冲,这就会减少对充电桩的需求。

所以某种程度上,电车本身的技术特征造成了一个悖论:如果电车是节能减排的,那么,充电桩必然是很难盈利的。这两个特征是基于技术特征的,是长期性的、基础性的、本质性的。

换电模式似乎可以解决以上问题,5分钟就换电,在能量的传输速度上,电池已经赶上了油车。实际上,换电模式现在正被寄予厚望。目前,《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GB/T 40032-2021)作为全球首个有关换电安全的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实施。

换电模式的前提是,众多厂家的电池接口、技术参数相互兼容。这是一个巨大的协调工作,很多人曾认为,这正是中国换电模式的优势所在:协调众多厂家,推出统一的换电接口,然后,投资或补贴,推动全国换电站的建立,从而根本性的解决新能源车的充电难问题,使产业链成熟化。最终确立新能源的历史地位,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中国新能源车的弯道超车。

但是,目前换电模式也有需要克服的障碍。

换电模式面临多个环节的公地悲剧问题。所谓公地悲剧,指能够使用公共资源的各方,对公共资源都不珍惜,而是滥用,最终造成所有人的损失。

文章开头提到的换电站被拆事件,事实上也是换电站用地矛盾的缩影。

在换电模式中,用户开到一个换电站,在自动化机械的帮助下,取下旧电池,换上新电池。但接下来,电池会在各家换电公司中流转,此时电池既不是换电公司与换电站的财产,也不是用户与汽车厂的财产。

在这个前提下,各方都不会珍惜电池。车商会为了更多的里程数,压榨电池,不惜损坏电池的寿命;用户再也不会为了保护电池,选择慢充。当电池折旧速率加大,羊毛出在羊身上,其成本仍然需要用户来承担。

更长期的问题是,既然电池是公用的,车商也就没有了投入资金研发电池的动力。而换电公司,如果是统一的,没有竞争,自然没有动力去做。现在电池还处于飞速发展状态,统一为相同规格,不利于通过市场竞争去刺激电池技术的发展。

其实,这些商业现象的本质,都源于电能与载体电池,是可以分离的。而汽油的化学能量与载体汽油是一体的。所以,汽油不存在用地争议,加油站掺水,损害的是用户利益,用户发现后也会举报。

但在换电模式下,用户发现换到了一块糟糕的电池后,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到下一个换电站换掉。这样造成的损失,谁来负责?所以,换电模式的根本挑战还是在于电池本身的特性。

“换电站被拆”应该只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小插曲。现在新能源车在全球都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但本身的商业模式生态并没有成熟。到底应该充电还是换电,甚至还有一些未经检验的充能方案,都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