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1月10日报道 这个月专注自动驾驶的初创企业轻舟智航重磅消息不断,几天前的进博会上,轻舟智航发布了Driven-by-QCraft第三代L4级自动驾驶硬件方案。昨天NVIDIA GTC大会上,他们又宣布牵手英伟达,在Driven-by-QCraft硬件方案中使用英伟达的DRIVE Orin芯片。

Orin芯片对汽车圈的朋友不陌生,作为英伟达第三款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其在系统层面符合ASIL-D标准。

对自动驾驶而言,芯片固然重要,但其与车辆的硬件感知能力、算法和数据是环环相构,四项缺一不可。11月10日,借助媒体沟通会的机会,轻舟智航正式对外透露了其第三代L4级自动驾驶硬件Driven-by-QCraft的更多信息。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TO侯聪表示,自动驾驶的普及要在安全和规模化上找到平衡点,既要高性能保障出行安全,也要成本可控,向车规级方向靠拢。轻舟智航会以安全为红线,在硬件的平台化、模块化和冗余化方面,最大程度实现自动驾驶安全和规模化的平衡。

具体到安全,轻舟智航这套第三代L4级自动驾驶硬件方案,硬件上涵盖2个长距离测量激光雷达(主LiDAR)、3个近距离补盲激光雷达(盲区LiDAR)、4个毫米波雷达、9个感知摄像头和1个IMU套装。多传感器的融合方案,可以为车辆提供了360度无盲区的感知能力。

特别是激光雷达的布局上,利用旋转方向保持一致的设计,这套方案有效的避免点云出现明显错位或重影,从而保证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可以收集在一起处理,最大利用所有信息。

同时,感知摄像头也采用逆时针旋转90度安装形成纵向视图,提高了与激光雷达的前融合效果,相比传统的安装方式地面盲区面积减少了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轻舟智航这套硬件方案还大幅优化了场景适应性, 充分提高各类复杂环境和苛刻驾驶条件下的安全性能。

例如,轻舟智航设计了的专门识别红绿灯的相机,这样就可以不受环境光干扰,能够在晚上精准识别出150米外的红绿灯形状及颜色。

此外,传感器还自带清洁功能,能自动去除水雾、灰尘或其他污垢,大大降低安全风险。

安全冗余设计上,这套方案也做了大量的开发,其传感器套件左右互为冗余,可以保证其中单个或两个雷达失效时,感知模块仍能正常运转,支撑车辆安全停靠。

计算平台则采用大小脑设计,也让备份计算单元可以在主计算单元发生故障时及时接收车辆控制,让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平稳地靠边停车。

在规模化上,搭载轻舟智航Driven-by-QCraft硬件方案的自动驾驶车辆已在北京、深圳、苏州、硅谷等全球10座城市落地测试和运营,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能够应对闹市、暴雨、隧道等多类场景。

切入Robobus场景 商业落地前景更佳

不同于业内多数聚焦乘用车Robotaxi无人出租车的玩家,成立于2019年的轻舟智航在起步阶段就选择了无人小巴场景。

技术上看,现阶段无人小巴行驶通常在封闭或半封闭园区运营,形式路线更短,行驶速度较慢,场景的复杂和安全性更易保障。更为关键的是,Robobus比Robotaxi在商业落地层面更有优势,距离无人公交也更近。

去年,交通部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支持在特定环境中开展自动驾驶公交通勤出行示范应用,之后再 视情推广至其他客运场景。Robobus就是关键一环。

目前,轻舟智航的自动驾驶小巴龙舟ONE已成功在苏州、深圳、武汉等6座城市落地常态化运营,成为国内布局城市最多的公开道路自动驾驶小巴。今年10月,轻舟智航还在无锡发布了全国首个公开道路5G自动驾驶网约巴士。

车企合作方面,轻舟智航也已经与中通客车、金旅客车和海格客车等车企合作。据轻舟智航内部人士表示,其与乘用车企的合作也已经开始运作,未来会对外公布。

实际上,不管Robobus还是Robotaxi,两者未来的发展道路可能是殊途同归。

如果L4级甚至L5级自动驾驶得以实现,车辆不再标配方向盘和踏板,车辆内部空间延展需求就会变大,传统的座椅排放形式也将做出改变。就跟现在家庭出行,乘坐体验更好的MPV更受大家喜欢是一个道理。

这个时候类似共享出行小巴造型的车辆会逐渐增多,根据使用成本,大家的出行也会变成购买车辆和拼车出行两种。因为这两种方式,可以在解决拥堵和满足即时出行间找到平衡。

当前不单单是轻舟智航,无人小巴领域的玩家也在增多。宇通已经与文远知行合作,在郑州等城市和机场等园区投放无人小巴,百度的无人小巴项目阿波龙也发布了第二代产品,并在广州落地运营。

无人小巴赛道重新热闹起来,也足够说明无人小巴载人商业化落地的前景,轻舟智航也将迎来最佳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