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之后,更安全续航更长的固态电池,将成为纯电动汽车赛道中,下一轮技术军备竞赛的关键技术之一。

5月31日,上汽集团和清陶能源签署增资扩股协议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推动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技术“10万辆级”大规模量产落地,依托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为消费者打造真正安全节能、高性价比的“爆款电动车”。

在增资扩股方面,上汽集团将通过战略专项基金上汽(常州)创新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设的嘉兴创颀与新能源专项基金嘉兴颀骏一号向清陶能源追加投资不超过27亿元。完成扩股增资后,上汽集团通过嘉兴创颀、嘉兴颀骏一号及嘉兴创荣将间接持有清陶能源约15.29%的股权。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将与清陶能源深化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合作,并加速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根据规划,2024年上半年智己汽车将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高性能、长续航车型,实现清陶能源固态电池的规模化量产。

今年年内,上汽集团还将与清陶能源共同开发新一代固态电池产品,安全性能、能量密度、成本均优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在此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起智己、飞凡、荣威、MG将推出多款相关量产车型,全年销量将突破“十万辆级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上汽集团在2020年和2022年两次参与到清陶能源的股权融资中,累计对其投资约2.835亿元,间接持有清陶能源约4.2%股权。上汽集团还同清陶能源组建上汽清陶固态电池联合实验室,携手推动车用固态电池材料、电芯与系统的联合开发,目前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完成装车试验,在实现“系统级零热失控”的前提下,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68wh/kg(相比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00%以上),测试车辆最大续航里程达1083公里。

在纯电动汽车市场中,动力电池普遍为三元锂、磷酸铁锂等液态电解质电池。然而液态电解质动力电池中的电解液具有腐蚀性,泄漏后不仅对人体和环境有着损害,还是动力电池热失控主要“帮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避免动力电池热失控以及更高的单体能量密度,车企、科研院所、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探究新的动力电池技术路径,钠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固态及半固态电池层出不穷。

在不同动力电池技术路径中,体积更小、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充电速度更快的固态电池备受追崇,有业内专家认为,未来固态电池将替代目前主流液态电池。

因此,日产、福特、大众、宝马、本田等众多车企或采用投资或采用自研的形式押宝固态电池。以日产为例,在“日产汽车2030愿景”中,明确5年内将投入2万亿日元用于固态电池研发,到2028财年推出搭载日产独创全固态电池(ASSB)的电动车型,并计划在2024财年在日本横滨建造试点工厂,在材料、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方面不断对试点生产进行研究。同时,全固态电池(ASSB)能够将电池成本降至每千瓦时75美元,同时通过不断的创新,未来将成本进一步降低至每千瓦时65美元,以实现电动车型和燃油车型的成本平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1月份,宝马集团与美国初创公司Solid Power启动下一阶段全固态电池的联合研发,并在电池制造中心(CMCC)复制Solid Power的固态电池试生产线。根据规划,Solid Power将在2023年向宝马集团交付车用固态动力电池,到2025年宝马集团将推出首款固态动力电池原型车,2030年之前将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纵使车企有着完善的固态电池装车时间表,但技术难题依旧困扰着固态电池的量产进程。掌握固态电池专利数最多且最早一批研发硫化物固态电池的丰田汽车,曾多次推延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并在2021年表示,全固态电池方面“进展不乐观”。

虽然固态电池研发进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但丝毫不阻碍车企、动力电池企业追求大规模量产装车的目标。在竞争激烈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之中,固态电池将与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等成为下一轮技术军备竞赛的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